北京大学岳伟华课题组《自然∙通讯》:犬尿氨酸通路遗传多态与童年期逆境互作参与抑郁障碍的新机制

2025-02-21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首次通过全基因组遗传环境交互关联分析揭示了童年期不良逆境与犬尿氨酸通路IDO2基因的协同作用对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影响,为精准诊疗带来新希望。

抑郁症正在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截至目前,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病。抑郁症由遗传环境因素共同致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个体差异大。2025年2月18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岳伟华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题为“Genome-wide interaction association analysis identifies interactive effect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kynurenine pathway on depression”的研究论文,首次通过全基因组遗传环境交互关联分析揭示了童年期不良逆境与犬尿氨酸通路IDO2基因的协同作用对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影响,为精准诊疗带来新希望。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博士后孙瑶瑶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岳伟华教授为末位通讯,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毕文健研究员、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陈润森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片

童年期不良逆境,主要指18岁以前个体所经历的躯体与情感虐待和忽视,是抑郁症最重要的环境危险因素之一;但并非所有经历童年期逆境的个体均发展为抑郁。传统研究基于“候选基因”策略发现童年期逆境对个体的影响受遗传调控,即存在遗传环境交互作用(G×E或G-by-E)。然而,尽管学界广泛认同抑郁症致病机制中遗传环境互作模式的存在,但基于先验发现的互作模式在新样本中往往难以被复制。全基因组时代亟需无偏识别可重复验证的遗传环境互作新模式。

该研究使用由毕文健课题组开发的适用于大型生物样本库且高效率的全基因组遗传环境交互关联分析新算法SPAGE(DOI: 10.1016/j.ajhg.2019.10.008),在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开展全基因组遗传环境交互关联研究(GWEIS),率先发现了与童年期逆境互作的全基因组显著易感基因IDO2:携带风险等位基因的个体在经历童年期逆境暴露后抑郁风险显著增加,定位于犬尿氨酸通路;共定位分析揭示该基因的低甲基化介导了童年期逆境所致的高抑郁风险;影像学分析将该遗传环境互作模式关联的脑结构改变定位到左脑缘上回厚度变薄,并且这种脑结构改变在成年人和儿童中均得到验证。为了明确这种遗传环境互作模式是否可以在其他样本中复现,课题组利用美国青少年脑认知发育队列(ABCD)进行独立验证,发现这种遗传环境互作模式可以显著预测两年后儿童的新发抑郁,前扣带回皮层增厚受阻在其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课题组进一步在抗抑郁治疗队列中也成功验证了这种互作模式,发现:携带风险基因的个体在经历童年期逆境暴露后,不仅抑郁风险显著增加,且在抗抑郁治疗中反应更差。

图片

研究框架图

该研究首次通过全基因组遗传环境互作关联分析无偏识别了与童年期逆境互作的易感基因,构建了"基因-表观遗传-脑发育-临床转归"的全链条证据体系,为理解抑郁症的遗传环境互作模式提供了新范式。

参考文献

Sun, YY, ... Chen, RS#, Bi, WJ #, & Yue, WH#. Genome-wide interaction association analysis identifies interactive effect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kynurenine pathway on depression. Nat Commun, 16, 1748 (2025).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7066-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2969, encodeId=d17022529693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1cf549e3f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抑郁症#</a> <a href='/topic/show?id=cd7a680697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犬尿氨酸#</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4973, encryptionId=91cf549e3f1, topicName=抑郁症), TopicDto(id=68069, encryptionId=cd7a680697e, topicName=犬尿氨酸)],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Feb 21 14:37:47 CST 2025, time=2025-02-21,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21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论著|利用多导睡眠监测构建失眠患者抑郁症诊断模型

本研究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失眠患者的PSG数据进行挖掘,基于不同算法建立失眠患者抑郁症的诊断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性能,筛选出最佳的诊断模型,为诊断失眠患者抑郁症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证实:不结婚,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尤其对男性而言

这项研究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综合横断面和纵向队列分析,评估婚姻状况与抑郁症状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发现:改善抑郁的所有运动,它最有效!

在一项关于运动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中,舞蹈被发现对改善情绪和提高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疗效,甚至超过了传统的慢跑和瑜伽。

最新研究:运动多长时间能显著降低抑郁症风险?

多项研究表明,运动与抑郁症风险呈逆曲线剂量 - 反应关系,适量运动能显著降低抑郁症风险,“周末战士” 和 “日常活跃者” 患抑郁症风险均低于 “缺乏锻炼者”。

新版CANMAT指南-心理干预在抑郁治疗的地位

心理干预在抑郁症治疗中,尤其是在存在明确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及认知障碍的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Cell:规模最大的抑郁症遗传研究如何推动更有效的治疗

该研究汇总了来自29个国家、包括近700,000例抑郁症患者和超过400万名对照的遗传数据,成为迄今为止覆盖人群最广、规模最大的抑郁症遗传研究。

综述|人工智能技术在抑郁症临床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本文旨在为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抑郁症临床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EclinicalMedicine:复旦大学研究揭示抑郁症增加T2DM患者心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本研究发现突出了MDD和抑郁症状在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发展中的作用。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抗抑郁药物处方作为赌博障碍的风险因素:基于挪威注册数据的纵向研究

接受抗抑郁药物处方的个体发展为赌博障碍(GD)的几率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或抗抑郁药物处方的其他适应症可能增加GD的风险,提示抑郁症患者应避免参与赌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