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Hippo激酶缺失通过慢性激活固有免疫促进del(20q)相关性恶性血液病的进展
2019-08-25 MedSci MedSci原创
染色体20q或del(20q)杂合缺失是恶性血液病中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但迄今为止,在del(20q)常见缺失区域中,对导致疾病发展的基因鉴定仍举步维艰。通过评估患者的基因表达,Stoner等人发现STK4(编码Hippo激酶MST1)是一种20q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骨髓增生性肿瘤(MPN)中,其表达低于单倍剂量不足。小鼠造血特异性基因失活提示Hippo激酶丢失可引起脾肿大、血
染色体20q或del(20q)杂合缺失是恶性血液病中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但迄今为止,在del(20q)常见缺失区域中,对导致疾病发展的基因鉴定仍举步维艰。
通过评估患者的基因表达,Stoner等人发现STK4(编码Hippo激酶MST1)是一种20q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骨髓增生性肿瘤(MPN)中,其表达低于单倍剂量不足。
小鼠造血特异性基因失活提示Hippo激酶丢失可引起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巨核细胞发育不良和慢性粒细胞增多症;与携带del(20q)的患者所观察到的表型非常相似。在JAK2-V617F模型中,Hippo激酶杂合失活导致致命性骨髓纤维化加速发展,再现了MPN疾病的不良进展,并揭示了这两个分子事件之间的一种新的遗传相作。
血清蛋白质定量分析显示,小鼠骨髓纤维化转化与JAK2-V617F和Hippo激酶失活对先天免疫相关促炎细胞因子(包括IL-1β和IL-6)产生的协同作用有关。
机制上,在人类髓系细胞中,MST1与IRAK1的相互作用和shRNA介导的敲除足以增加IRAK1依赖的NF-κB的先天免疫激活。与此一致的是,用一种小分子IRAK1/4抑制剂治疗可挽救JAK2-V617F MPN模型的IL-1β异常升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Hippo激酶MST1 (STK4)在del(20q)相关性血液恶性肿瘤的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揭示了MPN不良进展的一个新的分子基础,这或可通过抑制IRAK1而得到治疗。
原始出处:
Samuel A. Stoner, et al.Hippo Kinase Loss Contributes to Del(20q)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through Chronic Innate Immune Activation.Blood 2019 :blood.2019000170;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9000170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性#
57
#激酶#
68
#恶性血液病#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