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期临床表明:iNKT细胞疗法使头颈癌患者肿瘤直径缩减近50%,且耐受性良好!

2024-11-24 《基因启明》公众号 《基因启明》公众号 发表于上海

头颈癌,是头部或颈部异常细胞以不受控制方式生长时发生的恶性肿瘤,通常始于口腔、鼻子和喉咙内部的鳞状细胞。

亮点

1.与治疗前相比,近90%患者循环中iNKT细胞数量和γ-干扰素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半数患者iNKT细胞数量甚至增加4倍以上。

2.iNKT细胞能激活其它免疫细胞特异性抗肿瘤活性,如NK细胞和NKT细胞。

3.与治疗前相比,近90%患者肿瘤达到部分缓解(PR)或病变稳定(SD),PR患者肿瘤缩减直径甚至超过基线水平的50%。

头颈癌,是头部或颈部异常细胞以不受控制方式生长时发生的恶性肿瘤,通常始于口腔、鼻子和喉咙内部的鳞状细胞。其中,头颈部鳞癌(HNS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发病后会影响到口腔、咽、喉、鼻腔、鼻窦和唾液腺等面部器官的正常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头颈癌的疗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在内的多方案联用治疗。尽管如此,超过一半的患者仍会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头颈癌患者总体存活率中位数少于10个月。因此,开发新的头颈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自然杀伤T细胞(NKT)是CD1d限制性的先天类T细胞,同时表达T细胞受体和NK细胞标记。恒定NKT(iNKT)细胞是人类NKT细胞的主要群体,在人体内表达恒定的Vα24-Jα18链。iNKT细胞具有较好的抗肿瘤功能,激活的iNKT细胞迅速分泌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并激活NK和其他免疫细胞,以刺激抗肿瘤免疫反应。典型的iNKT细胞配体为α-半乳糖基神经酰胺(α-GalCer),注射α-GalCer能够激活体内iNKT细胞引发抗肿瘤反应。

近期,一项题为Combination therapy of in vitro-expanded natural killer T cells and α-galactosylceramide-pulsed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head and neck carcinoma的研究发现,通过输注体外扩增的Vα24 NKT细胞+αGalCer脉冲抗原呈递细胞 (APC),能够激活患者体内iNKT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干扰素的产生,从而有利于肿瘤病灶的清除,实现癌症治愈。

图片

该研究在日本千叶县千叶大学医院耳鼻喉科/头颈外科进行。它是一项 I 期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包括8名HNSCC患者。所有患者在第0天进行白细胞分离,以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随后,在第7天和第13天,患者均接受αGalCer脉冲APC鼻粘膜下注射治疗(1×10^8个细胞);然后在第14天输注Vα24 NKT细胞(5 × 10^7个细胞)至肿瘤供血动脉。每周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整个iNKT细胞疗法的周期为5周。

图片

iNKT细胞疗法的研究时间表

随后,研究人员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全自动全血细胞计数法,对患者外周血Vα24 NKT细胞进行了定量。有趣的是 ,他们发现接受治疗后,有7例患者循环Vα24 NKT细胞数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其中,4例患者在注射活化的Vα24 NKT 细胞后,循环中Vα24 NKT细胞数量增加幅度甚至达到4倍以上,暗示着iNKT细胞疗法极大程度的促进了体内iNKT细胞的产生与激活。

图片

8例患者的外周血样本NKT细胞定量

紧接着,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了PBMC样品的干扰素(IFN)含量,以衡量患者体内激活的iNK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能力。振奋人心的是,在受试的8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的干扰素-γ斑点形成细胞(SFC)数量与治疗前相比升高了4倍以上;有3例患者的SFC水平甚至升高了50倍以上;仅有1例患者产生IFN γ的细胞数量没有增加。总的来说,约87.5%的患者在iNKT细胞疗法后产生了全身性NKT或NK细胞特异性免疫反应。

图片

8例患者外周血样本的干扰素(IFN)-γ斑点形成细胞(SFC)的数量

这一发现令研究人员敏锐的察觉到iNKT细胞疗法可能是治愈HNSCC的关键,于是,他们对患者病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指南评价肿瘤治疗的疗效。令人惊喜的是,与治疗前相比,有3例患者显示部分缓解(PR),4例患者显示病变稳定(SD),仅有1例患者显示病变进展(PD)。

注:部分缓解(PR)为肿瘤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4周;病变稳定(SD)为肿瘤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病变进展(PD)为肿瘤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俗话说“不看广告看疗效”,为了能更加直观的衡量iNKT细胞疗法对于肿瘤的治愈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PR患者的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

如图所示,1号病例患有复发性下咽癌,在iNKT细胞疗法治疗后,其肿瘤直径降至27.2 mm,与治疗前的56.1 mm相比,肿瘤减少超过50%;2号病例患有颈食管复发性喉癌,治疗前最长肿瘤直径高达66.6 mm,在iNKT细胞疗法治疗后减小至43.6mm;5号病例患有复发性舌癌,在治疗后其肿瘤直径更是从58.3 mm减少到37.7 mm。可见,iNKT细胞疗法对于“打消头颈癌病灶、杀死肿瘤细胞”具有显而易见的效果!

图片

3例PR患者的CT图像

最后,也是最引人热议的是——这种iNKT细胞疗法是否会对患者产生副作用呢?为打消这一顾虑,研究人员对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进行了细致记录。绝大多数患者未观察到严重副作用,治疗后的不适集中在低烧、头痛、疲劳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上症状会自行消退。因此,该iNKT细胞疗法对于头颈癌患者耐受性良好。

图片

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和临床反应

综上所述,这项针对HNSCC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提示我们,iNKT细胞疗法对于头颈癌的治愈具有好的效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iNKT细胞疗法必将为更多的癌症患者带来曙光。

 

来源:

微信公众号: 基因启明

 

参考文献:

Kunii N, Horiguchi S, Motohashi S, Yamamoto H, Ueno N, Yamamoto S, Sakurai D, Taniguchi M, Nakayama T, Okamoto Y. Combination therapy of in vitro-expanded natural killer T cells and alpha-galactosylceramide-pulsed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head and neck carcinoma. Cancer Sci. 2009 Jun;100(6):1092-8. doi: 10.1111/j.1349-7006.2009.01135.x. Epub 2009 Mar 11. PMID: 1930228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39030, encodeId=cb3b22390301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30a444159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头颈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4415, encryptionId=f30a4441598, topicName=头颈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Nov 25 11:19:31 CST 2024, time=23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3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四联药治疗头颈癌有效率100%,其他癌症能参考吗?

四联药治疗头颈癌有效率100%!其他癌症呢?

领跑肿瘤新前沿|一周热点大分享!

肿瘤学热点一网打尽!深入解读权威指南,分享最受欢迎的治疗公式,为您的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不容错过的肿瘤治疗新知识,尽在这理,点击立即查看!

【今日分享】2024 国际指南:肿瘤内和结内注射NBTXR3纳米颗粒在头颈癌中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口腔、口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肿瘤内和结内注射NBTXR3氧化铪纳米粒子的最佳方法。点击立即下载查看。

头颈癌一线免疫治疗首次获得CSCO指南I级推荐,听听专家怎么说

近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迎来重要更新,免疫治疗用于复发或转移头颈癌患者一线治疗更新为I级专家推荐,这也是头颈癌一线治疗首次将免疫治疗纳入I级专家推荐。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更准更快更经济,麻省总医院开发新型液体活检技术,检测HPV相关头颈癌

近年来,在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推动下,影响口后喉部的一种头颈癌——口咽癌——的发病率急剧上升,HPV目前约占全美所有口咽癌病例的75%。

BMC Oral Health:与其他类型的癌症患者相比,头颈癌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较差

几项研究发现牙周炎与多种癌症之间存在关联。由于头颈癌(HNC)的部位与口腔相邻或接近,因此可能特别受口腔炎症的影响。本研究旨在确定HNC患者与其他类型癌症患者相比是否口腔健康状况较差。

J Oral Pathol Med:自身免疫性风湿病与头颈部癌症之间的关系

全球估计显示,2020年全球有1930万个新的癌症病例,其中近8%(1.518.133)对应于头颈部(H&N)癌症。

隔山打牛,头颈癌肺转移后放疗联合PD-1病灶全消失18个月了!

这个患者在肿瘤出现了肺部转移之后,使用了放化疗,然后使用了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在对一些肿瘤病灶进行立体定向全身放射治疗(SBRT),导致未放疗照射病灶出现远隔效应。

聚焦头颈,优化头颈癌治疗策略的再思考

本次会议特邀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孙晓南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韩亚骞教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浩教授担任大赛评委,就参赛的头颈部鳞癌经典诊疗病例进行精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