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首次移植患者中,≥50岁相合同胞供者对比≤35岁替代供者的移植结局

2025-03-13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陕西省

学者基于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数据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

供者选择

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allo-HCT)是血液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供者选择对移植效果至关重要。传统上,相合同胞供者(MSD)是首选,但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使用年轻非亲缘供者、半相合供者等其他供者来源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在使用移植后环磷酰胺(PTCy)为基础的移植抗宿主病(GvHD)预防的情况下,年轻供者是否优于HLA相合供者的问题尚不清楚。因此学者基于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数据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近日发表于《Blood Advances》。

1.jpg

研究结果

纳入患者:研究数据来自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涵盖2014至2021年间报告的异基因HCT病例,在年龄≥50岁首次移植患者中,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对比了不同供者移植,包括:供者年龄≥50岁的MSD,以及≤35岁的HLA相合非亲缘供者(HLA 8/8 MUD)、HLA不全相合非亲缘供者(HLA ≤7/8 MMUD)和单倍体相合(haplo)亲缘供者。排除使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移植以及接受PTCy联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或阿仑单抗的患者。

分组与统计分析:根据GvHD预防方案将研究人群分为PTCy队列和CNI(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队列,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Cox比例风险模型等统计方法对OS、无病生存期(DFS)、非复发死亡率(NRM)、复发率、急性和慢性GvHD等终点进行评估。

患者特征:共纳入14662例患者,其中3746例接受PTCy方案,10916例接受CNI方案。接受PTCy的患者中,MSD组平均年龄60岁,MUD组26岁,haplo组28岁,MMUD组27岁;接受CNI的患者中,MSD组平均年龄60岁,MUD组26岁。

2.jpg

PTCy队列的结果:

总生存期(OS):在PTCy队列,MSD组5年OS为44%,MUD组为52%,haplo组为45%,MMUD组为46%。多因素分析显示,与MSD相比,MUD的OS无显著差异(HR 1.20,95%CI:1.03-1.41,p=0.09),haplo (HR: 1.02, 0.88-1.18, p=1.00)和MMUD(HR: 1.00, 0.83-1.21, p=1.00)的OS也与MSD无显著差异。对于年轻供者组,MUD的OS优于haplo (HR 1.18, 95% CI 1.05-1.33, p=0.04),而MUD和MMUD无差异(HR 1.20, 95% CI 1.02-1.42, p=0.12),MMUD和haplo也无差异(HR 1.02, 95% 0.87-1.19, p=1.00)。

3.jpg

4.jpg

7.jpg

无病生存期(DFS):MUD组的DFS显著优于MSD组(HR 1.21,95%CI:1.05-1.40,p=0.048),而haplo组(HR 1.04, 95% CI 0.90–1.19, p=1.00)和MMUD组(HR 1.07, 95% CI 0.90-1.28, p=1.00)与MSD组无显著差异。对于年轻供者组,MUD的DFS高于haplo (HR 1.17, 95% CI 1.05-1.31, p=0.038),MMUD对比MUD组(HR 1.13, 95% CI 0.97 – 1.33, p=0.47)和haplo组(HR 0.97, 95% CI 0.83-1.13, p=1.00)无差异。

其他终点:MSD、MUD、haplo和MMUD组的NRM分别为22%、19%、30%和23%,多因素分析中,MUD、haplo和MMUD组相对于MDS的HR分别为1.00 (95% CI 0.77-1.30, p=1.0)、(95% CI 0.53-0.88, p=0.01)和(95% CI 0.54-1.01, p=0.16)。5年复发率分别为48%、42%、41%和41%,HR分别为1.29 (95% CI 1.08-1.53, p=0.02)、1.30 (95% CI 1.10-1.54, p=0.02) 和1.26 (95% CI 1.01-1.56, p=0.15)。此外,急性II-IV度GVHD、急性III-IV度GVHD和慢性GVHD无差异。

CNI队列的结果:

MSD组和MUD组5年OS分别为43%和44%,无显著差异(HR 1.03,95%CI:0.97-1.09,p=0.37)。MUD组的DFS也显著优于MSD组(HR 1.09,95%CI:1.04-1.15,p<0.01)。MSD组的复发率也显著高于MUD组(HR 1.23,95%CI:1.15-1.33,p<0.0001),且MSD组的急性II-IV度和慢性GvHD发生率显著低于MUD组,III-IV度GvHD无差异。

5.jpg

6.jpg

8.jpg

研究结论

供者选择建议:对于≥50岁的移植患者,使用≥50岁MSD与≤35岁替代供者的OS相似,但年轻MUD在DFS方面更优,可能与较低的复发率有关。因此,当年轻MUD可用时,可能是≥50岁患者的更优选择。此外,年轻MUD的OS优于年轻haplo供者,而年轻MMUD与haplo供者的OS无显著差异。

临床意义:该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中供者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特别是在供者来源有限或患者情况特殊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最合适的供者。同时,也提示未来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其他可能影响移植效果的因素。

参考文献

Karthik Nath, Mei-Jie Zhang, Matthew Bye, Muhammad Bilal Abid, Cara Benjamin, Brian C Betts, Neel S. Bhatt, Esteban Arrieta-Bolaños, Yung-Tsi Bolon, Shahinaz M Gadalla, Michael R Grunwald, Maxwell M Krem, Stephanie J. Lee, Steven G.E. Marsh, Rodrigo Martino, Parinda A Mehta, Filippo Milano, Timothy Prestidge, Jennifer N. Saultz, Bronwen E. Shaw, Stephen R. Spellman, Hannah K Choe, Brian C Shaffer; Transplant Outcomes Using Older Matched Sibling Donors Compared to Young Alternative Donors: A CIBMTR Analysis. Blood Adv 2025; bloodadvances.2024014858.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advances.202401485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5786, encodeId=40882255e865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321685245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环磷酰胺#</a> <a href='/topic/show?id=b7e449e676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9767, encryptionId=b7e449e676e, topicName=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 TopicDto(id=68524, encryptionId=73216852458, topicName=环磷酰胺)],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Mar 12 20:28:58 CST 2025, time=2025-03-12,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AJH:单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新诊断的获得性血友病A疗效比较

单剂量利妥昔单抗加糖皮质激素方案显示出类似的疗效和安全性,且环磷酰胺无继发性恶性肿瘤或生殖毒性的报道风险,可能被推荐作为AHA的一线治疗

Arthritis Rheumatol:Rituximab和环磷酰胺在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的长期安全性比较

Rituximab和环磷酰胺两种药物在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方面的效果相似

Haematologica:新药时代MM干细胞动员新方案:环磷酰胺、G-CSF和按需普乐沙福

该研究评估了采用以新药为基础的诱导方案治疗的NDMM患者,采用环磷酰胺+G-CSF和“按需”普乐沙福进行HSC动员,并确定了动员不良和需要使用普乐沙福的预测因素。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可被破局了!黄芪皂苷III可调节环磷酰胺所诱导的免疫抑制

环磷酰胺(CTX)是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但其产物磷酰胺氮芥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选择性不高,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机体的正常细胞也死伤惨重,进而导致严

【Cancer】成人AML单倍型移植GVHD预防:后置环磷酰胺对比ATG对比联用

学者利用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协会(EBMT)登记组数据,在大样本患者中回顾性分析了成人AML haplo-SCT 中PTCy对比ATG对比PTCy+ATG用于GVHD预防。

J Ethnopharmacol: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温中补肾方改善小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的方法,探讨温中补肾方(WZBSF)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作用机制。

【BJH】伊沙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治疗新诊断POEMS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血液科开展了一项开放标签、前瞻性研究,以评估伊沙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ICD)治疗新诊断POEMS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

JNNP:诱导环磷酰胺联合维持免疫抑制治疗高危重症肌无力——长期随访和安全性概况

对于特定患者(通常是具有 AChR 抗体的患者),应考虑使用环磷酰胺来快速诱导缓解、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以及长期免于反复注射治疗。

J Ethnopharmacol:靶向p53/Fas通路的墨旱莲醚提取物治疗化疗性脱发的发现

采用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墨旱莲的石油醚提取物(PEE)对脱发和毛囊损伤的治疗作用,并阐明其潜在的治疗机制。

环磷酰胺(CYC)诱导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REACT评分)

环磷酰胺(CYC)诱导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REACT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