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H】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两个常见方案的真实世界对比

2025-04-17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高危APL治疗方案尚无定论,HERO联盟回顾性研究比较APML4和ATRA+ATO+GO方案。77例患者分组分析,两组疗效相似,后者血细胞恢复快、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发生率低,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高危APL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罕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亚型,由17号和15号染色体易位导致PML-RARA融合基因形成,该融合蛋白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砷剂(ATO)高度敏感。其中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的APL患者定义为高危患者。

目前对于高危APL的治疗尚无明确最佳方案,NCCN指南推荐两种基于ATRA/ATO的方案,分别为APML4方案和ATRA+ATO+GO方案。APML4方案包括诱导治疗阶段ATRA、ATO和伊达比星,巩固治疗阶段ATRA/ATO,以及维持治疗阶段ATRA、甲氨蝶呤和巯嘌呤;而ATRA+ATO+GO方案则在ATRA和ATO的基础上,加入gemtuzumab ozogamicin (GO)±伊达比星。

0.jpg

Hematology Research Outcomes(HERO)联盟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近日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1.jpg

研究结果

研究设计: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4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9个HERO联盟中心的≥18岁新诊断高危APL患者,这些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超过10000,且具有t(15;17)(q24.1;q21.2)染色体易位。根据诱导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APML4组和ATRA+ATO+GO组。

患者特征:共纳入79例患者,排除2例记录不完整的患者后,最终分析了77例患者的数据,其中52例接受APML4诱导治疗,25例接受ATRA+ATO+GO诱导治疗。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中位年龄为45岁,21%的患者年龄超过60岁。APML4组中非西班牙裔白人患者比例更高,而ATRA+ATO+GO组中西班牙裔/拉丁裔患者比例更高。两组患者的疾病负担相似,FLT3突变在检测的患者中出现频率为81%,其中FLT3-ITD突变占77%,FLT3-TKD突变占20%,且多数与FLT3-ITD突变共存。

支持性治疗:在诱导治疗期间,大多数患者接受了额外的减细胞治疗,APML4组为71%,ATRA+ATO+GO组为84%。APML4组更倾向于使用羟基脲(69%),而ATRA+ATO+GO组更常使用伊达比星(68%)。诱导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31天,APML4组为34天,ATRA+ATO+GO组为22天。

安全性:APML4组58%的患者和ATRA+ATO+GO组36%的患者在诱导治疗期间出现死亡、确诊感染和/或入住ICU(p=0.075)。两组在各个单独终点上均无显著差异。诱导治疗期间的死亡率为7.8%,感染发生率为40%,预防性使用皮质类固醇与感染增加无关(p=0.781)。两组间入住ICU率相似,17%的患者在治疗开始后需要入住ICU。ATRA+ATO+GO组的血小板(PLT)和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恢复时间更短(p<0.001)。与APML4组相比,ATRA+ATO+GO组在诱导治疗期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发生率更低(p=0.023)。其他安全性终点在两组间相似。预防性使用皮质类固醇与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低相关(接受预防性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发生率为27%,未接受的患者为77%;p<0.001)。

2.jpg

疗效结果:

完全缓解率:APML4组和ATRA+ATO+GO组分别有90%和96%的患者达到完全血液学缓解(p=0.389)。

4.jpg

总生存率: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整个研究人群的36个月估计总生存率为92%,两组之间相似:APML4组为90%,ATRA+ATO+GO组为96%。

5.jpg

总结

疗效相似:两种治疗方案在高危APL患者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疗效,36个月的总生存率在两组间相似。

安全性差异:ATRA+ATO+GO方案在诱导治疗期间的血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更短,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发生率更低。尽管APML4方案的诱导治疗期间死亡率和感染发生率较低,但两组在这些终点上并无显著差异。

治疗选择:鉴于两种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危APL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偏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ATRA+ATO+GO方案可能更适合希望减少细胞毒性化疗强度的患者。

研究意义:尽管存在局限性,但该研究是首次比较基于伊达比星和基于GO的方案在高危APL治疗中的应用,为优化临床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Benitez, L.L., Marx, K.R., Rausch, C.R., Buhlinger, K.M., Clark, S.M., Reid, J.H., Lo, M., Gatwood, K.S., Profitt, S., Shah, R., Ciervo, J., Baron, J., Marini, B.L., Perissinotti, A.J., Soule, A., Waldron, M. and Muluneh, B. (2025),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reatment for High-Risk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Real-World Outcomes From the HERO Consortium. Am J Hematol. https://doi.org/10.1002/ajh.27667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781, encodeId=200e2260e811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2cb52309d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 <a href='/topic/show?id=6a8e26443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PL#</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644, encryptionId=6a8e264431, topicName=APL), TopicDto(id=52309, encryptionId=52cb52309d9, topicNam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16 22:50:49 CST 2025, time=2025-04-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Blood Cancer J:华南SCCLG协作组证实: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口服砷剂疗效不减但安全性更好

SCCLG-APL首次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治疗儿童APL可完全采用口服RIF代替静脉ATO,不但疗效不降低,而且住院时间缩短,不良事件包括感染和心脏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更低。

【BJH】全口服诱导方案治疗高危APL的回顾性研究:口服依托泊苷替代静脉化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者开展一项纳入60例高危APL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了口服VP16替代静脉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Blood】143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长期结局

基于 HARMONY 平台分析 1438 例 APL 患者长期结局,ATRA - ATO 方案优于伊达比星化疗,高龄及高危患者早期死亡风险高,重新定义预后因素。

Cancer Discovery:那仁满都拉/周春等破解三氧化二砷靶向结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

在中国,白血病的自然发病率大概是4/10万,当中有1/4是儿童患者。在儿童白血病患者里,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占了80%,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占了15%左右。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占后者的10%。在

JHO:口服砷剂和维甲酸巩固治疗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2期研究结果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是一种起病凶险的白血病,单纯依靠化疗复发率高,总体生存曾较差。现在有了全反式维甲酸 (ATRA) 和三氧化二砷 (ATO) 的“梦幻组合”,已经成为一种高度可治愈的疾

【BCJ】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化综合征,个性化管理策略有助于降低早期死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教授和陈苏宁教授牵头一项3期多中心研究,给予患者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预防DS,并探索了芦可替尼作为 DS 二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旨在降低 APL 患者的早期死亡率。

PNAS:上海交通大学王侃侃/陈竺/陈赛娟等合作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转录失调的调控新机制

作者的研究揭示了PML/RARα组装的微斑点的生物物理、病理和转录动态,强调了BRD4在介导转录激活和PML/RARα启动APL中的重要性。

BJH:使用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而不进行化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长期真实世界结局:回顾性单中心研究

这项研究表明,在没有化疗的情况下,用ATO和ATRA治疗APL的所有风险类别与现实世界中出色的长期结果有关。

【今日分享】2023 JSH实践指南:血液恶性肿瘤—Ⅰ.白血病-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一种亚型,本文主要针对APL的管理提供指导建议。

三氧化二砷对比复方黄黛片治疗初诊非高危APL的随机研究

国内学者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APL16研究,比较了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RIF与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简化巩固方案治疗非高危APL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