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thop Res Rev: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开放性复位和固定研究
2024-10-02 医路坦克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肱骨髁上骨折(SCHF)是儿童常见的损伤,本研究旨在评估保留肱三头肌后路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被忽视的复杂骨折病例的疗效和结果。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科人群中常见的骨折,约占肘部周围骨折的55-5%,约占该年龄组骨折的15%。这种骨折通常发生在5 - 10岁的儿童中,原因是伸展的手(FOOSH)摔倒,这是最常见的损伤类型(95% - 98%),通过最大限度地伸展的肘部向轴传递体重,但也可能由其他不太常见的机制引起在大多数97-99%的情况下,远端碎片向后移位,这被称为伸展型骨折。屈曲型损伤较少见,约占1-3%,其中远端向前移位开放性骨折非常罕见,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占1%或更少非移位性骨折通常在愈合后采用短时间固定和活动范围(ROM)治疗。闭合复位和经皮钉钉(CRPP)是大多数移位骨折的金标准治疗方法。切开复位可用于无法复位和困难的病例、晚期就诊或伴有血管损伤的病例。在严重肿胀的情况下,较少使用皮肤或骨骼牵引,直到病情好转;然而,外固定架很少用于儿科。在发展中国家,10-20%的病例存在延迟诊断。目前,对于被忽视的儿童SCHF的治疗方案没有普遍的共识,因此,是否需要长期住院的持续牵引,是否允许其畸形愈合并进行后续的矫正性截骨,是否进行闭合性破骨复位,或在出现骨痂切除后进行开放复位和固定仍存在争议。在我们的环境中,被忽视骨折的高发生率,以及缺乏报道和指南,促使了这项研究。我们的目标是分享我们的经验。
方法:这是一项于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进行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纳入了28例被忽视的儿童SCHF患者,这些患者在初次创伤后5天或更长时间内未进行手术干预,并前往医院接受最终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保留肱三头肌入路行切开复位和k针固定。使用Mayo肘部性能指数(MEPI)和Flynn标准评估最终功能结果。
图1 发病时的病例:4岁男性在创伤后16天(A), 7岁男性在创伤后29天,肘部严重僵硬(B)
保留三头肌入路:皮肤切口(左上),尺神经探查(右上),去骨痂(左下),复位和k针固定(右下)
不同数量的k针固定:(上)III型,2周被忽视的SCHF用两根k针固定。(下)IV型,延迟4周,用3根k线固定
根据Mansat和Morrey分类肘关节僵硬的发生
功能结果根据Flynn的标准
8岁女孩的结果:术后6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ROM。患者在接受传统植骨治疗16天后出现被忽视的右侧SCHF。经切开复位和k针固定治疗。
7岁男孩左侧被忽视SCHF 30天的随访和结果。克氏针取出后即刻进行ROM,术后2个月。患者肘关节屈曲良好,但伸直需要5个月的物理治疗才能改善。
结果:所有骨折(100%)在3 ~ 5.5周内(平均4±0.7周)愈合。根据MEPI, 67.9% (n= 19)的患者评分为优,21.4% (n= 6)为良,7.1% (n=2)为一般,3.6% (n= 1)为差。相应的,Flynn标准的结果为96.4% (n = 27)满意,3.6% (n = 1)不满意。
结论:克氏针经保留三头肌后入路切开复位固定是治疗晚期儿童SCHF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原始出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开放性复位#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