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CTIT指南新增一级预防推荐,研究表明PLT下降速率可作为预防性使用rhTPO的指标

2024-10-0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梅斯医学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陈静教授做客采访间,围绕该研究为大家解读CTIT一级预防的目的、意义及适用人群。

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CTIT)为抗肿瘤药物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可导致出血、药物剂量强度降低及治疗时间延迟,增加不良预后风险[1]。对高危患者进二级预防有助于降低CTIT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2],近年来,CTIT的防治流程越来越清晰,CTIT的一级预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2024 CSCO CTIT指南[2]对一级预防适用人群做出了推荐,而这一推荐的重要循证依据为2023 ASCO上发表的一篇摘要[3]。基于此,梅斯医学特邀请其作者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陈静教授做客采访间,围绕该研究为大家解读CTIT一级预防的目的、意义及适用人群。

 

Q1:您的团队在2023年ASCO上发表了一篇关于rhTPO用于化疗患者一级预防的摘要,已被24版CTIT指南列为一级预防推荐的重要循证依据,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该研究的亮点?有何关键成果?

 
陈静教授:在化疗疗效得到有效提升的今天,我们尤其要关注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特别是血液学毒性。目前的指南对化疗相关白细胞的减少的二级预防和一级预防均有明确推荐,但对CTIT仅有治疗相关推荐,而缺乏针对预防的推荐。我们在临床中主要关注肉瘤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阿霉素联合异环磷酰胺(AI)方案可能带来严重的毒副反应,因此选取了此类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项探讨使用rhTPO预防血小板(PLT)快速下降患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并在研究中发现,PLT下降速率可作为一级预防干预的指标。研究结果已于2023 ASCO上作为摘要发表。本研究主要基于我们之前开展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之前的数据显示,在使用AI方案化疗后2~3天内,PLT快速下降(>40%)的患者更有可能发生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或3~4级血小板减少症持续时间更长。在本研究中,53例具有这一特征的患者被随机分为预防组(入组后立即予rhTPO)和治疗组(化疗后PLT小于75000/μL时开始rhTPO),并比较两组患者3~4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概率及持续时间。结果发现,预防组和治疗组4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22%和50%(p=0.047)。两组间血小板输注比例无差异,均未观察到3~4级rhTPO相关毒性。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对高风险人群进行CTIT一级预防的必要性,对于接受AI方案化疗的肉瘤患者,化疗后3天内血小板计数快速下降40%以上可作为预防性使用rhTPO的指标。可显著降低4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而不增加毒性。

 

Q2: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TIT)是常见的血小板减少疾病,其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请问CTIT一级预防的目的是什么?适用于哪些人群?

陈静教授:CTIT的一级预防指对于容易出现CTIT的患者,经过临床评估之后,在首次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之前即予以升血小板药物进行预防。其目的主要是识别高危人群,减少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速率、持续时间以及下降程度,为患者化疗后的安全保驾护航,避免化疗强度降低、化疗时间延长、更换疗效较低方案等情况的出现,影响患者化疗的疗效。总之,一级预防或许可以更好地保障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适用于CTIT一级预防的具体人群目前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指南的推荐主要基于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共识,《CSCO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指南2024》中指出,对于进行同步放化疗放疗涉及长骨、扁骨等照射,化疗方案为联合/单用骨髓抑制毒性较大药物如吉西他滨、铂类、阿糖胞苷、阿霉素的肿瘤患者,化疗前应进行充分评估,如果基线血小板值<100×109/L或3天内降幅超过40%,或患者合并低营养状态,或合并肝病,可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考虑进行一级预防。

 

Q3:对CTIT高风险人群推动一级预防有何积极意义?在临床应用中有何注意事项?

陈静教授:虽然我们这项小样本研究为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一级预防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持,但在当今的治疗现状下,我们应该对哪些人群进行一级预防,一级预防应该使用什么药物,以及干预时机和具体措施,均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依据支持。我们这项研究也还有一些不足,例如研究仅选取了接受AI方案化疗后的肉瘤患者作为代表,其结论是否可以延伸到其他瘤种、其他化疗方案以及其他人群中,仍需要更多样本的支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用于一级预防的药物属于超适应证用药,在诊疗环境对医生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充分把握治疗的获益和风险,既要通过一级预防减少严重CTIT的发生,也不能盲目扩大一级预防的适用人群。目前一级预防的应用更多依赖于一线肿瘤医生的经验,需要未来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来不断丰富我们的认知,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依据,为此类人群带来更好的获益。

 

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接受AI方案化疗的肉瘤患者,化疗后3天内血小板计数快速下降40%以上可作为预防性使用rhTPO的指标。可显著降低4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而不增加毒性,这一研究结果为指南中对于CTIT一级预防的推荐提供了重要依据。不过目前临床中一级预防的用药仍属于超适应证范围,需要严格把握指征,平衡获益与风险,为肿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保驾护航。

 

专家简介

 

图片

陈静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三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CSCO肉瘤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  常务委员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  委员

CSCO罕见肿瘤专家委员会  委员

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  委员

CACA肉瘤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CACA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委会  常务委员

CACA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  常务委员

CACA肉瘤专业委员会MDT学组  组长

擅长骨软组织肿瘤和黑色素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主持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其它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18.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33):2579-2590.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30409-00575

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 CSCO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指南202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4

3. WANG ZL, et al. J Clin Oncol, 2023,41 (16_suppl): e2417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