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Psychiatry:探索-利用与边缘型人格障碍和抑郁症中的自杀行为

2024-07-12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研究发现,高致命性自杀行为个体显示出较少的探索行为,而低致命性自杀行为个体则表现出过度的行为转移。这些结果提示,心理治疗中应加强对探索新应对方式的关注。

临床理论和行为研究表明,处于自杀危机中的人往往无法找到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或将有用的信息纳入决策中,导致过早的自杀决定并忽略了更好的选择。然而,以往对自杀行为的研究并没有正式检验个体如何在利用熟悉选项与探索潜在更优选项之间进行权衡。本研究旨在从强化学习的正式角度调查自杀行为中的探索与利用。


本研究包含两项探索-利用的大型一维连续空间的案例对照行为研究以及一项为期21天的自杀意念前瞻性随访研究,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22年3月。参与者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住院精神科病房、门诊诊所和社区,接受了实验室和移动评估。

研究对象包括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BPD)和中晚期重度抑郁症(MDD)的成年人,每个样本包括有高致命性自杀尝试史、低致命性自杀尝试史、无自杀尝试史的BPD或MDD患者以及无精神障碍的对照组。MDD样本还包括有严重自杀意念的子组。

主要结果指标包括探索与利用的行为(无模型和模型衍生的)指标、自杀尝试的致命性(Beck致命性量表)和前瞻性评估的自杀意念。参与者完成了一个名为“时钟任务”的实验,在这个任务中,他们在240次试验中探索和利用一维连续空间。在决策阶段,一个绿点围绕中央刺激旋转360度,参与者按下按钮停止旋转并收到概率反馈。通过强化学习模型,评估了参与者的探索和利用行为。

表1 样本中案例对照研究组的基线特征


BPD组包括171名成人(平均年龄30.55岁,79%为女性),MDD组包括143名成人(平均年龄62.03岁,57%为女性)。

在BPD和MDD样本中,具有高致命性自杀尝试史的个体比其他组发现的选项更少,因为他们无法从无奖励的选项中转移出来。相反,低致命性尝试者在获得奖励和未获奖励的行动后容易过度行为转移。


图1 时钟任务与行为操纵检查

在早期探索或利用方面没有发现差异。在84名参与BPD组移动评估研究的参与者中,有56人报告了自杀意念。


图2 模型描述、选择和比较

低探索也预测了新的自杀意念事件,验证了案例对照结果。发现的结果不受药物暴露、情感状态和行为异质性的影响。


图3 时钟任务中的行为表现


研究结果表明,狭窄的探索和无法放弃较差选项与严重的自杀行为和慢性自杀想法有关。相反,本研究中的低致命性自杀行为个体显示出对潜在不利行为的低门槛。这些发现提示,在心理治疗中,探索新的应对方式可能有助于个体制定安全计划。

原始出处:
Tsypes A, Hallquist MN, Ianni A, Kaurin A, Wright AGC, Dombrovski AY. Exploration-Exploitation and Suicidal Behavior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Depression. JAMA Psychiatry. 2024;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24.179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4633, encodeId=ef7a22146339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36a958195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重度抑郁症#</a> <a href='/topic/show?id=2a2e93893a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边缘型人格障碍#</a> <a href='/topic/show?id=99a7109860b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自杀行为#</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9860, encryptionId=99a7109860bf, topicName=自杀行为), TopicDto(id=93893, encryptionId=2a2e93893ad, topicName=边缘型人格障碍), TopicDto(id=95819, encryptionId=236a958195c, topicName=重度抑郁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ul 12 17:05:25 CST 2024, time=2024-07-1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Mol Psychiatry:重度抑郁症受压力生活事件的影响纵向灰质体积变化

在额中前回区和颞颅颈区发现SLEs可能影响两组GMV变化的交互作用。随着SLE增加,对照组这两个区域GMV下降趋势更明显;而MDD患者组没有表现出明显变化趋势。

Psychol Med:重度抑郁症的结构-功能耦合和层次特异性抗抑郁反应

在MDD和抗抑郁反应中发现了层次特异性的SC-FC紊乱,这表明MDD病理学的空间变异性,可以推断治疗结果。由于健康人群中的SC-FC偶联已被证明不成比例地分布在单峰-跨模式轴上。

论文解读| Zhang Z/Meng Z/Kong Y教授团队揭示血浆小胶质细胞衍生的外泌体中VDBP作为重度抑郁症的潜在标志物

该研究着眼于血浆中的小胶质细胞衍生外泌体所含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探索其作为MDD诊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

Int J Ment Health Addiction:1990年至2019年10-24岁青少年重度抑郁症和心境恶劣的心理负担

在30年的时间里,全球青少年和年轻人的MDD发病率没有显著下降,而心境恶劣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结果表明,迫切需要对抑郁症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

Psychiatry Research:氯胺酮与电休克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的meta分析

电痉挛疗法(ECT)是治疗重体发作的金标准,特别是在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它通过调节默认模式网络和体感运动网络中的功能连接来达到治疗效果。

Molecular Psychiatry:重度抑郁症中神经元静息态波动与工作记忆诱导活动的异常关联

研究表明,静息态活动与工作记忆任务活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特别是在默认模式网络和中央执行网络的核心区域。重度抑郁症患者在这些关系中表现出特定差异,尤其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后扣带皮层。

JAMA Psychiatry:加速度计衍生的睡眠、体力活动和昼夜节律域与当前或缓解的重度抑郁症的综合建模

抑郁症患者表现出较弱的昼夜节律,尤其是在振幅和时间安排上。个体成分中的体力活动频繁转换和昼夜节律的稳定性也与MDD密切相关。

Psychiatry Research: 患者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促进重度抑郁症理解和药物发现的工具

MDD与神经回路完整性的广泛系统功能障碍相关。iPSCs模型的整合将多维度的精神病理学、标志物和数据纳入考量,对于跟踪结果,包括症状进展和高风险患者的表型具有重要意义。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四川华西医院探索伏立西汀治疗成人抑郁症的系统评价和剂量反应

伏立西汀在治疗成人重度抑郁症时显示出剂量依赖的疗效。随着剂量增加,疗效提高,但同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增加。尽管高剂量可能提供额外益处,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