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Oncol: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使用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与单独使用纳武利尤单抗的7年随访结果

2025-02-21 daikun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旨在评估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与单药纳武利尤单抗在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的长期颅内缓解率、颅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有显著的长期疗效和可控安全性,为黑素瘤脑转移患者治疗带来希望。

黑素瘤脑转移在晚期疾病诊断中占 30-40%,在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仅为 4-5 个月,并且是导致黑素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 BRAF/MEK 抑制剂的出现,黑素瘤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主要针对颅内疾病稳定或控制的患者,缺乏针对活动性颅内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为了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活动性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2014 年启动了一项名为 ABC 的随机对照 2 期临床试验。该试验比较了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与单药纳武利尤单抗在活动性无症状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2018 年,ABC 试验首次报道了该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组的颅内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单药纳武利尤单抗组,分别为 46% 和 20%,从而为黑素瘤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标准。为了进一步评估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在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人员对该试验进行了 7 年的随访。该研究旨在评估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与单药纳武利尤单抗在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的长期颅内缓解率、颅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分析安全性结果。

方法

这项开放标签、随机、2 期临床试验于 2014 年 11 月 4 日至 2017 年 4 月 21 日在澳大利亚的四个地点(两个研究机构癌症中心和两个大学教学医院)进行。入组标准包括:年龄 18 岁或以上,经组织学证实的 AJCC 第 7 版 IV 期黑素瘤,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的活动性颅内靶病变(直径 5-40 mm),ECOG 体能状态 0-2,预期寿命超过 30 天,无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以下队列:队列 A:静脉注射伊匹单抗 3 mg/kg 加纳武利尤单抗 1 mg/kg,每 3 周一次,共 4 剂,然后纳武利尤单抗 3 mg/kg,每 2 周一次;队列 B:静脉注射纳武利尤单抗 3 mg/kg,每 2 周一次;队列 C:非随机分组;静脉注射纳武利尤单抗 3 mg/kg,每 2 周一次。主要终点是从第 12 周开始的最佳颅内反应(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次要生存终点包括颅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安全性从首次给药开始评估,直到停药后至少 100 天。

研究结果

队列 A 的总体颅内缓解率为 51% (95% CI 34-69),队列 B 为 20% (95% CI 7-41),队列 C 为 6% (95% CI 0-30)。队列 A 的 7 年颅内无进展生存率为 42% (95% CI 29-63),队列 B 为 15% (95% CI 6-39),队列 C 为 6% (95% CI 1-42)。队列 A 的 7 年总生存率为 48% (95% CI 34-68),队列 B 为 26% (95% CI 13-51),队列 C 为 13% (95% CI 3-46)。

安全性分析

队列 A 中 54% 的患者出现了 3 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队列 B 中 20% 的患者出现了 3 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队列 C 中 13% 的患者出现了 3 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没有额外的 4 级事件或严重的免疫相关事件发生。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很少见,只有一名患者在队列 B 中死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这与黑色素瘤和黑色素瘤治疗的并发症有关。总而言之,ABC 试验的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和单药纳武利尤单抗在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可控的毒性特征。

结论

ABC 试验的 7 年随访结果表明,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在活动性无症状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具有显著的长期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为黑素瘤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该研究结果支持将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作为黑素瘤脑转移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并为未来免疫治疗在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原始出处

Long GV, Atkinson V, Lo SN, Guminski AD, Sandhu SK, Brown MP, Gonzalez M, McArthur GA, Menzies AM. 2025. Ipilimumab plus nivolumab versus nivolumab alone in patients with melanoma brain metastases (ABC): 7-year follow-up of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2 study. The Lancet Oncology.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Ipilimumab plus nivolumab versus nivolumab alone in patients with melanoma brain metastases (ABC) 7-year follow-up of a multicentre, open-label,randomised, phase study 2.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42ff86398040,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Lancet Oncol: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使用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与单独使用纳武利尤单抗的7年随访结果,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6606,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该研究旨在评估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与单药纳武利尤单抗在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的长期颅内缓解率、颅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有显著的长期疗效和可控安全性,为黑素瘤脑转移患者治疗带来希望。,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50207/1738890993044_8538692.jpg, authorId=0, author=daikun,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黑素瘤脑转移在晚期疾病<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8%AF%8A%E6%96%AD">诊断</a>中占 30-40%,在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仅为 4-5 个月,并且是导致黑素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search?keyword=%E5%85%8D%E7%96%AB">免疫</a>检查点抑制剂和 BRAF/MEK 抑制剂的出现,黑素瘤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主要针对颅内疾病稳定或控制的患者,缺乏针对活动性颅内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为了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活动性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2014 年启动了一项名为 ABC 的随机对照 2 期临床试验。该试验比较了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与单药纳武利尤单抗在活动性无症状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2018 年,ABC 试验首次报道了该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组的颅内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单药纳武利尤单抗组,分别为 46% 和 20%,从而为黑素瘤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标准。为了进一步评估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在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人员对该试验进行了 7 年的随访。该研究旨在评估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与单药纳武利尤单抗在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的长期颅内缓解率、颅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并分析安全性结果。</p> <p><img class="wscnph"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219/1739976949029_6145188.png" /></p> <p><strong>方法</strong></p> <p>这项开放标签、随机、2 期临床试验于 2014 年 11 月 4 日至 2017 年 4 月 21 日在澳大利亚的四个地点(两个研究机构癌症中心和两个大学教学医院)进行。入组标准包括:年龄 18 岁或以上,经组织学证实的 AJCC 第 7 版 IV 期黑素瘤,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的活动性颅内靶病变(直径 5-40 mm),ECOG 体能状态 0-2,预期寿命超过 30 天,无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以下队列:队列 A:<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685199141a6">静脉注射</a>伊匹单抗 3 mg/kg 加纳武利尤单抗 1 mg/kg,每 3 周一次,共 4 剂,然后纳武利尤单抗 3 mg/kg,每 2 周一次;队列 B:静脉注射纳武利尤单抗 3 mg/kg,每 2 周一次;队列 C:非随机分组;静脉注射纳武利尤单抗 3 mg/kg,每 2 周一次。主要终点是从第 12 周开始的最佳颅内反应(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次要生存终点包括颅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安全性从首次给药开始评估,直到停药后至少 100 天。</p> <p><strong>研究结果</strong></p> <p>队列 A 的总体颅内缓解率为 51% (95% CI 34-69),队列 B 为 20% (95% CI 7-41),队列 C 为 6% (95% CI 0-30)。队列 A 的 7 年颅内无进展生存率为 42% (95% CI 29-63),队列 B 为 15% (95% CI 6-39),队列 C 为 6% (95% CI 1-42)。队列 A 的 7 年总生存率为 48% (95% CI 34-68),队列 B 为 26% (95% CI 13-51),队列 C 为 13% (95% CI 3-46)。</p> <p><img class="wscnph"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219/1739976982153_6145188.png" /></p> <p><strong>安全性分析</strong></p> <p>队列 A 中 54% 的患者出现了 3 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队列 B 中 20% 的患者出现了 3 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队列 C 中 13% 的患者出现了 3 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没有额外的 4 级事件或严重的免疫相关事件发生。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很少见,只有一名患者在队列 B 中死于深静脉<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search?keyword=%E8%A1%80%E6%A0%93">血栓</a>形成和肺栓塞,这与<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e27610332666">黑色素</a>瘤和<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330410333110">黑色素瘤</a>治疗的并发症有关。总而言之,ABC 试验的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和单药纳武利尤单抗在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可控的毒性特征。</p> <p><strong>结论</strong></p> <p><strong>ABC 试验的 7 年随访结果表明,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在活动性无症状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具有显著的长期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为黑素瘤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该研究结果支持将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作为黑素瘤脑转移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并为未来免疫治疗在黑素瘤脑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strong></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 #808080;">原始出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 #808080;">Long GV, Atkinson V, Lo SN, Guminski AD, Sandhu SK, Brown MP, Gonzalez M, McArthur GA, Menzies AM. 2025. Ipilimumab plus nivolumab versus nivolumab alone in patients with melanoma brain metastases (ABC): 7-year follow-up of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2 study. The <a style="color: #808080;"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1b6210686b2">Lancet</a> Oncology.</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273, tagName=黑色素瘤), TagDto(tagId=11709, tagName=伊匹单抗), TagDto(tagId=77905, tagName=纳武利尤单抗)],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5, categoryName=肿瘤,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399, appHits=1, showAppHits=0, pcHits=30, showPcHits=398, likes=0, shares=0,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Fri Feb 21 14:37:0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2-21,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29995, editor=肿瘤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5, createdBy=94ae6145188, createdName=daikun, createdTime=Wed Feb 19 23:03:08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Fri Feb 21 13:38:11 CST 2025, ipAttribution=陕西省,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Ipilimumab plus nivolumab versus nivolumab alone in patients with melanoma brain metastases (ABC) 7-year follow-up of a multicentre, open-label,randomised, phase study 2.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null)
Ipilimumab plus nivolumab versus nivolumab alone in patients with melanoma brain metastases (ABC) 7-year follow-up of a multicentre, open-label,randomised, phase study 2.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2954, encodeId=41e022529542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3041033311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黑色素瘤#</a> <a href='/topic/show?id=597725653f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伊匹单抗#</a> <a href='/topic/show?id=fc2be73487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纳武利尤单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5653, encryptionId=597725653fd, topicName=伊匹单抗), TopicDto(id=77348, encryptionId=fc2be734870, topicName=纳武利尤单抗), TopicDto(id=103331, encryptionId=330410333110, topicName=黑色素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Feb 21 13:38:11 CST 2025, time=2025-02-21,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读书报告 | NeoTrio研究: 帕博利珠联合达拉菲尼和曲美替尼新辅助治疗BRAF突变黑色素瘤的II期研究

NeoTrio 试验对比三种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组病理反应率最高,但因毒性及免疫治疗潜力问题不被推荐,病理反应比影像学反应更能预测无复发生存。

读书报告 | 黑色素瘤辅助免疫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决策

相对于选择观察的患者,选择免疫辅助治疗的患者认为肿瘤科医生的治疗选择偏好对其治疗决策的影响更大。

大咖谈 | 双靶破黑,愈往无前—探寻BRAF V600阳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辅助治疗策略

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的联合治疗方案是中国III期BRAF V600阳性黑色素瘤患者辅助治疗的更优选择。

【衡道丨干货】2024版CSCO黑色素瘤指南更新

《2024 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已正式颁布。本文通过与国家癌症中心发布《黑色素瘤诊疗指南》的对比,对黑色素瘤病理诊断部分内容进行了汇总介绍。

读书报告 | PD1抗体单药辅助治疗黑色素瘤人群和亚型的效益/毒性和复发模式的差异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斯璐教授课题组回顾分析多中心队列不同种族背景和黑色素瘤亚型患者之间抗PD-1单药治疗生存率、复发模式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性。

读书报告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辅助治疗III期黑色素瘤的最终结果

本研究的结果为BRAF突变的III期黑色素瘤患者的辅助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治疗依据,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读书报告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对比PD- 1抗体单药辅助治疗BRAF突变型III期黑色素瘤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本研究表明,D/T在延长RFS方面优于PD-1,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选择,特别适合希望快速控制复发的患者。

【衡道丨笔记】王朝夫教授“皮肤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病变病理诊断及经验分享”

本文介绍黑色素细胞相关知识,包括其在表皮位置、与肤色关系等。阐述黑色素细胞相关皮肤病变及 WHO 肿瘤类型,讲解病理诊断要点、陷阱及良恶性判断方法,还列举多例不同类型黑色素瘤病例。

大咖谈| 2024年黑色素瘤中外指南对照解读

本文从前哨淋巴结阳性后处理、术前新辅助治疗及晚期药物治疗方法三方面,试述2024年中外黑色素瘤指南的观点差异,并引用国内指南对其中关键临床研究结论的分析。

European Radiology:黑色素瘤全身治疗期间肌肉萎缩和器官增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前,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中,发现唯一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领域(长期)下降相关的因素是临床因素,包括年龄、治疗方式和治疗期间的症状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