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曾泽贤/潘登/高志冬团队开发肿瘤免疫靶点鉴定平台ICRAFT,解析A20抗肿瘤机制

2025-03-02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在本研究中,作者开发了ICRAFT,一个基于CRISPR组学的肿瘤免疫靶点鉴定平台,并系统性揭示了能在肿瘤和免疫细胞中具有双重免疫调节作用的关键基因,为提高免疫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策略。

近年来,免疫治疗(如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癌症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许多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获益【1-3】。然而,尽管部分患者在治疗初期表现出良好反应,但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中受益,且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会产生耐药性【4】。更重要的是,许多肿瘤治疗策略往往只关注如何杀伤癌细胞,却忽略了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导致一些治疗在削弱肿瘤的同时,也损害了机体的抗癌免疫能力。此外,大量靶点发现研究主要基于转录组数据的相关性分析,难以直接揭示基因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细胞的功能影响,这使得免疫治疗靶点的筛选尤为困难。

2025年2月28日,北京大学曾泽贤团队及合作者Immunity上发表了研究论文Integrated computational analysis identifies therapeutic targets with dual action in cancer cells and T cells在本研究中,作者开发了ICRAFT (https://icraft.pku-genomics.org),一个基于CRISPR组学的肿瘤免疫靶点鉴定平台,并系统性揭示了能在肿瘤和免疫细胞中具有双重免疫调节作用的关键基因,为提高免疫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策略。

图片

全基因组CRISPR筛选结合了基因编辑与高通量筛选,能够直接验证基因在肿瘤和免疫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为免疫治疗靶点发现提供了有力工具。但是,但是,单一实验通常受限于特定的细胞类型或实验条件,难以全面解析基因在不同免疫环境中的功能,且数据分散,缺乏系统性整合,阻碍了精准靶点的筛选和转化应用。ICRAFT整合了来自90项研究的558个CRISPR筛选数据集、200万单细胞RNA-Seq数据和943个免疫治疗临床样本的RNA-Seq数据,可以系统性挖掘在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中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关键基因。ICRAFT作为一个完全开源的在线分析平台,不仅提供可交互式数据分析,还为科学社区提供了高质量、标准化的数据资源,有利于加速肿瘤免疫研究和治疗策略的开发。

data_summary_0210

ICRAFT中CRISPR筛选数据汇总

在本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ICRAFT平台,重点解析并实验验证了TNFAIP3(A20)基因的功能,并首次揭示了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双重作用。在肿瘤细胞中,TNFAIP3缺失可激活TNF诱导的细胞凋亡通路,并上调NF-κB信号通路,增强趋化因子表达,促进T细胞浸润,使肿瘤细胞对免疫杀伤更加敏感。而在T细胞中,TNFAIP3的失活能够增强CD8+ T细胞的抗肿瘤能力,使其在肿瘤环境中更具杀伤力。换言之,靶向TNFAIP3不仅能够削弱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能力,还能同时提升T细胞的抗癌效力,展现出极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graphical_abstract

这一计算平台不仅确认了TNFAIP3的双重作用机制,还发现了PTPN2和SOCS1等基因的类似功能,为未来联合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潜在靶点。

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博士生罗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博士后张瑞和博士生郭睿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曾泽贤、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潘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志冬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ICRAFT作为开放平台将为科学家提供更多机会探索新的免疫功能调节靶点。首次系统性地分析了在癌细胞和免疫细胞中具有双重作用的基因靶点,这为癌症免疫治疗的设计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原文链接:

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khAA_OR%7Eyin9e

参考文献:

1. Ansell, S.M., Lesokhin, A.M., Borrello, I., Halwani, A., Scott, E.C., Gutierrez, M., Schuster, S.J., Millenson, M.M., Cattry, D., Freeman, G.J., et al. (2015). PD-1 blockade with nivolumab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Hodgkin's lymphoma. N Engl J Med 372, 311-319. 10.1056/NEJMoa1411087.

2. Xu-Monette, Z.Y., Zhou, J., and Young, K.H. (2018). PD-1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PD-1 blockade in B-cell lymphomas. Blood 131, 68-83. 10.1182/blood-2017-07-740993.

3. Hodi, F.S., O'Day, S.J., McDermott, D.F., Weber, R.W., Sosman, J.A., Haanen, J.B., Gonzalez, R., Robert, C., Schadendorf, D., Hassel, J.C., et al. (2010). Improved survival with ipilimuma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 N Engl J Med 363, 711-723. 10.1056/NEJMoa1003466.

4. Sharma, P., Hu-Lieskovan, S., Wargo, J.A., and Ribas, A. (2017). Primary, Adaptive, and Acquired Resistance to Cancer Immunotherapy. Cell 168, 707–723. 10.1016/j.cell.2017.01.017.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4206, encodeId=6a8122542062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af5290653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免疫治疗#</a> <a href='/topic/show?id=d2be124e303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TNFAIP3#</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4730, encryptionId=d2be124e3032, topicName=TNFAIP3), TopicDto(id=29065, encryptionId=daf52906537, topicName=免疫治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Mar 02 12:36:54 CST 2025, time=2025-03-02,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02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大咖谈 | dMMR/MSI-H mCRC免疫治疗新进展

该研究为支持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作为MSl-H/dMMR mCR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选择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读书报告 | 黑色素瘤辅助免疫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决策

相对于选择观察的患者,选择免疫辅助治疗的患者认为肿瘤科医生的治疗选择偏好对其治疗决策的影响更大。

对话大咖 | 李秀琴教授浅谈妇科肿瘤攻防战:揭秘诊疗前沿与预防康复新策略

【医悦汇】对话大咖栏目特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秀琴教授,深入探讨妇科肿瘤的发病现状、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全程管理的重要性,强调了规范化治疗和康复管理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对话大咖 | 联合治疗的曙光:赵菁教授解读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与免疫治疗新策略

本期【医悦汇】对话大咖栏目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赵菁教授,深入探讨NSCLC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策略的优势与挑战。

IMWG免疫治疗委员会关于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顺序的建议

MWG免疫治疗委员会于2024年3月组织了全球30余位骨髓瘤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审查了影响免疫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患者和疾病相关因素,总结了治疗顺序的现有信息,并提出了系列核心建议。

重磅!唐本忠院士、陈小元院士、宁峙彭教授等最新JACS: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新策略!

TNBC 免疫治疗易免疫逃逸,本文用吡啶盐转子策略制 TBTP-Bz,构建 AMFL 靶向肿瘤,可多模态成像,激活 STING 通路,实现光热免疫治疗,有临床转化前景。

新热点!新型免疫治疗在肝癌上的应用

肝癌在线邀您共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红松教授关于肝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的精彩内容。

Nature Medicine:九个月后的基因叛变:多组学解析CAR-T细胞"黑化"之路

《Nature Medicine》研究揭示CAR-T细胞疗法存在致瘤风险,追踪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现CAR-T细胞“叛变”成外周T细胞淋巴瘤,剖析基因层面突变及演变,为免疫治疗安全性监控敲响警钟。

肺癌免疫+放疗常见问题和应用实践一文全讲透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传统治疗手段有局限。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为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不同分期肺癌的联合治疗效果各有特点,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可参考 2024 版专家共识,未来仍需探索优化。

Nat Commun:上海交通大学李万万/于绪江合作研究发现高价铋(V)纳米平台可触发癌细胞死亡和抗肿瘤免疫反应

研究报道了一种多功能的氧化五价铋(V)纳米平台(NaBiVO3-PEG)可在无激发和H2O2-和O2-独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