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m Heart Assoc:不同年龄性别对心力衰竭死亡率的影响不同

2024-07-27 刘少飞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在因急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中,男性性别是老年患者但不是年轻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些性别和年龄相关的差异,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以改善老年男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背景

心力衰竭在发病率、临床特征和预后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然而,这些差异可能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亚洲人群中,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相关差异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亚洲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不同年龄段的性别差异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汇总了KorHF(韩国心力衰竭)和KorAHF(韩国急性心力衰竭)登记处的数据,包括2005年至2009年间的3200名患者和2011年至2014年间的5625名患者,这些患者均因急性心力衰竭在韩国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年龄≥70岁和年龄<70岁。主要研究终点是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结局,这些结局根据性别并按年龄进行分层分析。

在分析的8825名患者中,45.7%的年龄小于70岁,54.3%的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两组中女性的平均年龄均较大。基线特征的差异在年龄较大的组中更加明显,具体表现为女性患有高血压和瓣膜性心脏病的比例较高,而男性则更容易患有慢性肾病、既往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中风。

结果

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死亡率在年龄较大的组中显示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在住院期间,男性的死亡率为7.41%,而女性为5.08%(P<0.001);出院后一年内,男性的死亡率为22.20%,而女性为17.95%(P<0.001)。这种模式在调整后的分析中依然存在,结果显示与女性相比,男性的住院死亡率增加了54%(比值比,1.54 [95% CI,1.17-2.04]),一年的死亡率增加了30%(风险比,1.30 [95% CI,1.13-1.51])。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龄较小的患者组中,男性和女性的住院和出院后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性别差异主要存在于老年患者中。

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因急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中,男性性别是老年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这一发现强调了在管理和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时,需要特别关注男性患者。男性在基线特征上患有更多的合并症,如慢性肾病、既往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中风,这可能是导致他们预后较差的部分原因。

相反,女性患者尽管在基线时患有较高比例的高血压和瓣膜性心脏病,但她们的住院和出院后预后相对较好。这可能与女性在面对心血管疾病时的生理差异和潜在的生物学保护机制有关,如雌激素的心脏保护作用。

结论

在因急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中,男性性别是老年患者但不是年轻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些性别和年龄相关的差异,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以改善老年男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此外,了解不同性别在疾病进展和治疗反应上的差异,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急性心力衰竭的性别差异,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这些发现,以提供更精准和有效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参考文献:

Lee Y, Yoon M, Choi DJ, Park JJ. Differential Effect of Sex on Mortality According to Age in Heart Failure. J Am Heart Assoc. 2024 Jul 26:e034419. doi: 10.1161/JAHA.124.03441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056343.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00, fileName=J Am Heart Assoc:不同年龄性别对心力衰竭死亡率的影响不同)]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51c38365402b,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J Am Heart Assoc:不同年龄性别对心力衰竭死亡率的影响不同,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12278,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在因急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中,男性性别是老年患者但不是年轻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些性别和年龄相关的差异,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以改善老年男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0508/1715219434872_4754896.jpeg, authorId=0, author=刘少飞,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img src="https://img.medsci.cn/20240727/1722074827818_1976717.png" /></p> <p>背景</p> <p><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072c5088466'>心力衰竭</a>在发病率、临床特征和预后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然而,这些差异可能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亚洲人群中,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相关差异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亚洲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不同年龄段的性别差异及其对预后的影响。</p> <p>方法</p> <p>本研究汇总了KorHF(韩国心力衰竭)和KorAHF(韩国急性心力衰竭)登记处的数据,包括2005年至2009年间的3200名患者和2011年至2014年间的5625名患者,这些患者均因急性心力衰竭在韩国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年龄&ge;70岁和年龄&lt;70岁。主要研究终点是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结局,这些结局根据性别并按年龄进行分层分析。</p> <p>在分析的8825名患者中,45.7%的年龄小于70岁,54.3%的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两组中女性的平均年龄均较大。基线特征的差异在年龄较大的组中更加明显,具体表现为女性患有<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9%AB%98%E8%A1%80%E5%8E%8B'>高血压</a>和瓣膜性心脏病的比例较高,而男性则更容易患有慢性肾病、既往<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5%BF%83%E8%82%8C%E6%A2%97%E6%AD%BB'>心肌梗死</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中风。</p> <p>结果</p> <p>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死亡率在年龄较大的组中显示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在住院期间,男性的死亡率为7.41%,而女性为5.08%(P&lt;0.001);出院后一年内,男性的死亡率为22.20%,而女性为17.95%(P&lt;0.001)。这种模式在调整后的分析中依然存在,结果显示与女性相比,男性的住院死亡率增加了54%(比值比,1.54 [95% CI,1.17-2.04]),一年的死亡率增加了30%(风险比,1.30 [95% CI,1.13-1.51])。</p> <p>值得注意的是,在年龄较小的患者组中,男性和女性的住院和出院后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性别差异主要存在于老年患者中。</p> <p><img class="wscnph" src="https://img.medsci.cn/20240727/1722075085431_1976717.png" /></p> <p>讨论</p> <p>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因急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中,男性性别是老年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这一发现强调了在<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7%AE%A1%E7%90%86'>管理</a>和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时,需要特别关注男性患者。男性在基线特征上患有更多的合并症,如慢性肾病、既往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中风,这可能是导致他们预后较差的部分原因。</p> <p>相反,女性患者尽管在基线时患有较高比例的高血压和瓣膜性心脏病,但她们的住院和出院后预后相对较好。这可能与女性在面对心<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8%A1%80%E7%AE%A1'>血管</a>疾病时的生理差异和潜在的生物学保护机制有关,如雌激素的心脏保护作用。</p> <p>结论</p> <p>在因急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中,男性性别是老年患者但不是年轻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些性别和年龄相关的差异,并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以改善老年男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此外,了解不同性别在疾病进展和治疗反应上的差异,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急性心力衰竭的性别差异,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这些发现,以提供更<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B2%BE%E5%87%86'>精准</a>和有效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a href='https://m.medsci.cn/scale/show.do?id=4c862426ef'>生活质量</a>和生存率。</p> <p>&nbsp;</p> <p>参考文献:</p> <p><span style="color: #212121;">Lee Y, Yoon M, Choi DJ, Park JJ. Differential Effect of Sex on Mortality According to Age in Heart Failure. J Am Heart Assoc. 2024 Jul 26:e034419. doi: 10.1161/JAHA.124.03441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056343.</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335, tagName=心力衰竭), TagDto(tagId=54503, tagName=年龄性别)],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2, categoryName=心血管,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78, categoryName=医学知识,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2772, appHits=13, showAppHits=0, pcHits=77, showPcHits=2759, likes=0, shares=1,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Sat Jul 27 19:15:00 CST 2024, publishedTimeString=2024-07-27,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29998, editor=心血管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1bd41976717, createdName=SophylioJerry, createdTime=Sat Jul 27 18:13:23 CST 2024, updatedBy=2570354, updatedName=王佳佳BOM, updatedTime=Sat Jul 27 19:15:26 CST 2024,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00, fileName=J Am Heart Assoc:不同年龄性别对心力衰竭死亡率的影响不同)],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J Am Heart Assoc:不同年龄性别对心力衰竭死亡率的影响不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7111, encodeId=cdfc221e1119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72c508846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力衰竭#</a> <a href='/topic/show?id=8f7e49010f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年龄性别#</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9010, encryptionId=8f7e49010f0, topicName=年龄性别), TopicDto(id=50884, encryptionId=072c5088466, topicName=心力衰竭)],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ul 27 19:15:26 CST 2024, time=2024-07-2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Eur Heart J:伴或不伴心力衰竭时使用袢利尿剂:对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没有心力衰竭诊断记录的情况下被处方使用袢利尿剂,且这种使用与较高的死亡率关联性强于心力衰竭诊断记录。

如何诊治心力衰竭中的静脉淤血

本文介绍心力衰竭因心功能障碍致钠水潴留引发静脉淤血,阐述诊断淤血的方法及治疗措施,提及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新技术和优化管理等。

Cardiovasc Diabetol:华西医院团队报道:合并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降低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左心室重构和心血管结局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发现合并糖尿病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中,女性在左心室重塑模式、风险因素及生存率方面与男性存在显著差异,强调了性别在疾病管理和预后中的重要性。

高危前降支CTO逆向开通1例--在错误中寻回真腔

71 岁男性因胸闷气促入院,诊断冠心病等,首次手术先尝试正向未成功,择期逆向。再次手术经调整最终成功,总结经验并讨论难点。

Chin Med:心宝丸通过调节SGLT1/AMPK/PPARα轴改善心肌脂肪酸能量代谢,改善心力衰竭

揭示了心宝丸(XBW)通过调节心脏能量代谢而作用于心力衰竭(HF)的新机制。

Eur J Heart Fail:心力衰竭患者的缺铁和补充情况

这项调查的结果强调需要对心衰患者进行更一致的ID筛查和治疗策略。

患者出现这6个症状,警惕是心力衰竭恶化的前兆!

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进程中往往伴有心力衰竭恶化(WHF),常预示着患者预后较差,因此有必要将其从多种心衰类型中单独定义。

EHJ:心力衰竭中的毛细血管后肺动脉高压:PH-HF多中心研究中当前定义的影响

本研究首次强调了2022年欧洲指南中pcPH新定义对CpcPH患病率的影响,并验证了mPAP > 20 mmHg和PVR > 2 WU在心衰患者中的预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