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 Natl Acad Sci U S A:港大医学院发现压抑恶菌新化合物,最快可在5年后制成药物
2018-07-19 佚名 中国生物技术网
港大医学院7月17日发表最新研究,首次发现一种非抗生素类先导化合物M21,可有效压抑有关恶菌的“控制中心”ClpP蛋白酶,令多种致病性的毒力因子同时无法生产,将恶菌变成“无牙老虎”,再以其他药物将其杀死。相关研究已发表在《PNAS》上。
港大医学院7月17日发表最新研究,首次发现一种非抗生素类先导化合物M21,可有效压抑有关恶菌的“控制中心”ClpP蛋白酶,令多种致病性的毒力因子同时无法生产,将恶菌变成“无牙老虎”,再以其他药物将其杀死。相关研究已发表在《PNAS》上。
研究团队指出,M21成功令带病的小鼠全部存活,未来将继续进行优化和测试,最快或在5年后制成药物推出市面。
报道称,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MRSA)及小区型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CA-MRSA)近年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中CA-MRSA的感染人数,由2007年的173宗,增至去年的约1260宗,个案急增7倍,若感染导致肺炎,约一半病例会因肺部组织坏死而死亡。
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副教授高一村解释,ClpP蛋白酶是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的其中一种致病因子,犹如其细菌的主要“控制中心”,负责指挥具致病性的毒力因子释放,及调节毒力因子的产生。
研究团队对约5万个小分子化合物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其中一种被团队命名为M21的化合物,可有效压抑ClpP蛋白酶,从而减少毒力因子的生产。在小鼠实验中,通过以M21治疗带有感染CA-MRSA的小鼠一星期,结果存活率高达100%。而没有服用M21的小鼠则在一星期内相继死亡。
高一村预计,M21最快可在5年后推出市面,期间将对M21进行优化和毒性测试,若一切顺利,便会在人体进行临床试验。
报道指出,若M21成为药物,将会对病人“相当有用”,特别对严重受感染的病人,可有效压抑病毒产生,有更多时间消灭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
原始出处:
Gao P, Ho PL, Yan B, et al.Suppress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virulence by a small-molecule compound.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8 Jul 16. pii: 201720520. doi: 10.1073/pnas.1720520115. [Epub ahead of prin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医学院#
0
#Nat#
41
#ROC#
46
#ACA#
45
#化合物#
46
#ATL#
74
#PRO#
48
学习了,谢谢分享
75
学习了很有用不错
69
学习了,谢谢分享。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