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pus Science & Medicine:羟氯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长期使用与损伤积累的关系

2024-07-15 潘华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这些发现重申了现有的关于HCQ在SLE中的益处的数据,并进一步支持在疾病过程中持续适当剂量使用HCQ,除非有明确禁忌症。

羟氯喹(HCQ)在多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结果中表现出益处,包括疾病活动、复发率、生存率和血栓事件。然而,以往的研究将HCQ作为二分变量进行评估,可能受到在病情更严重患者中停用HCQ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持续使用HCQ的利弊,本研究探讨了SLE患者中的累计HCQ剂量与损伤积累的关系,并使用狼疮严重指数(LSI)控制疾病严重程度的潜在混杂因素。

本研究纳入了一个前瞻性队列,包括286名至少随访10年的成年SLE患者。通过回顾性病历审查计算从诊断到最后一次随访的累计HCQ剂量,并除以SLE病程得到每年疾病期间的平均HCQ剂量(HCQ/年)。在基线、入组3年和5年时使用SLICC/ACR损伤指数(SDI)评分评估疾病损伤。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定义为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外周动脉疾病。计算并使用经过验证的狼疮严重指数(LSI)。采用Student’s t检验和Spearman检验进行双变量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变量分析。

研究结果

研究队列中99%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0.7岁。HCQ/年与基线、3年和5年的SDI之间存在统计学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所有指定时间点,SDI为零的患者的平均HCQ/年显著高于SDI≥1的患者(p<0.001)。在随访期间,68/286(23.8%)的患者至少发生了一次MACE。发生MACE的患者的平均HCQ/年显著低于未发生MACE的患者(p=0.03)。在心脏事件(p=0.04)和缺血性卒中(p=0.02)中也观察到相同的模式。LSI均值在基线、3年和5年时SDI>1的患者中显著较高(p<0.009),在发生MACE的患者中也显著较高(p=0.05)。在包含LSI和HCQ/年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随着平均HCQ/年的增加,任何MACE的发生概率显著降低(OR 0.994,p=0.027)。

终身年HCQ剂量与SDI之间的相关性

HCQ终生剂量/年、病程与疾病损害的关系

总之,在SLE患者队列中发现了每年平均HCQ剂量与损伤积累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尤其是在心血管损伤方面。这些发现重申了现有的关于HCQ在SLE中的益处的数据,并进一步支持在疾病过程中持续适当剂量使用HCQ,除非有明确禁忌症。

原始出处:

Effect of cumulative hydroxychloroquine dose on prevention of damage progression and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4976, encodeId=835d22149e67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d95109e27e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a> <a href='/topic/show?id=e8fe115561a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羟氯喹(HCQ)#</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9727, encryptionId=8d95109e27ef, topicNam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TopicDto(id=115561, encryptionId=e8fe115561a8, topicName=羟氯喹(HCQ))],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l 15 09:29:55 CST 2024, time=2024-07-1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Lupus Science & Medicine:干扰素诱导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作用

IFN通过促进B细胞和T细胞的活化引发SLE的发作,而持续或反复的活化则更多依赖于其对ABCs、LDGs和单核细胞的影响。

Lupus Science & Medicine:加拿大18-30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就业轨迹

18-30岁SLE患者从非就业状态转变为就业状态的几率较低,这表明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参与度较低,可能在18-30岁面临就业困难。

Lupus Science & Medicine:化学护发产品使用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女性SLE患者中化学护发产品的使用普遍,与一般人群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

Lupus Science & Medicine:超加工食品摄入与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风险之间的关系

每日UPF摄入量最高的女性比最低摄入量的女性患SLE的风险高出近50%。

Lupus Sci Med:新型机制药物——RSLV-132治疗重度皮肤病变活动及存在RNA免疫复合物的SLE患者的疗效

每周接受一个月RSLV-132负荷剂量,然后每两周一次持续5个月的RSLV-132治疗,并未显著改善SLE患者的平均CLASI评分。

Lupus Sci Med: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表型虚弱和握力与端粒长度的关系

尽管脆弱性与端粒长度之间的关联在统计学上不显著,但握力与端粒长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Arthritis Res Ther:疫苗接种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险之间的关系

疫苗接种与SLE风险增加之间。没有显著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