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对新生儿到底有没有影响?
2024-09-23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阐述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的五个方面影响,包括改善状态、远期预后、产妇发热与新生儿感染关系、发热危害及镇痛药物对脑发育影响,指出分娩镇痛并非全是负面作用。
目前,尽管分娩镇痛已经成喷发式增多,但仍有很多人存在疑虑。甚至,有的产科医护人员也会质疑孩子的状态与分娩镇痛有关。
下面,我们列举一下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的影响,主要有五个方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影响不一定都是负面的。
椎管内分娩镇痛可改善新生儿的状态:
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kg)产后1周的死亡率。与接受静脉阿片类分娩镇痛的产妇比较,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min和5min时Apgar评分< 7分的比例更少、脐动脉血气分析显示脐动脉血pH降低的比例也更低,明显地改善了新生儿的酸碱平衡状态。
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儿童远期预后的影响:
出生时Apgar评分< 5分是儿童2岁时神经发育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从这方面考虑,硬膜外分娩镇痛通过改善新生儿的状态有利于儿童的远期发育,但该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椎管内分娩镇痛引发的产妇发热不增加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
另--项队列研究对影响新生儿感染评估的因素进行了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椎管内分娩镇痛本身并不增加新生儿感染的风险,低出生体重、低孕龄、出生时胎粪吸入和呼吸窘迫、出生时低体温、产妇B型溶血性链球菌定植、产妇合并先兆子痫或高血压等才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虽然硬膜外分娩镇痛增加了产妇发热比率和新生儿因发热而需要感染筛查的比率,但明确诊断感染的新生儿比率并无明显增加。
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发热对新生儿的危害:
研究表明,在应用硬膜外镇痛的产妇中,产妇最高体温与新生儿预后(包括肌张力降低、辅助通气、Apgar评分< 7分和早发性癫痫的发生)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产妇发热使新生儿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了2~ 6倍。因此,如何避免产妇发热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是临床医师的重要任务。这方面应遵循产科处理的原则,如果产妇体温升高并伴有血象升高等宫内感染的迹象,应适时实施剖宫产终止妊娠。
椎管内镇痛药物对儿童脑发育的影响:
胎儿期和婴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易受损伤的敏感时期,围产期使用的药物是否会对儿童大脑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椎管内分娩镇痛多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复合应用,药物浓度为剖宫产术中麻醉用药的1/10~ 1/5,仅少量经椎管内血管吸收入血,经母体血液循环,再经胎盘屏障作用于胎儿的药量微乎其微,几乎可忽略不计。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新生儿# #分娩镇痛#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