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泛癌蛋白质组图谱揭示22种癌症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2025-05-31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通过构建泛癌蛋白质组学图谱,系统地分析了22种癌症类型的蛋白质表达谱,揭示了癌症的共性和特异性生物学特征。

癌症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基因突变和蛋白质表达的异常。尽管近年来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仅依靠基因组学数据难以全面理解癌症的生物学特征和治疗靶点。蛋白质作为细胞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其表达和修饰状态直接反映了细胞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癌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蛋白质组学研究逐渐从单一癌种扩展到泛癌研究。泛癌蛋白质组学通过分析多种癌症类型的蛋白质表达谱,揭示不同癌症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为癌症的分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目前大多数泛癌蛋白质组学研究仍集中在少数几种癌症类型上,缺乏对多种癌症类型的全面分析。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Cancer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pan-cancer proteome atlas, a mass spectrometry-based landscape for discovering tumor biology, biomarke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高通量DIA-MS技术建立了覆盖22种癌症的Pan-Cancer Proteome Atlas(TPCPA),系统分析了癌种间和同种癌症内的蛋白表达特征,识别出多个泛癌与特异性蛋白标志物、潜在靶点和亚型分类器,特别在结直肠癌的CMS亚型与免疫特征分析中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并通过在线平台对外开放了全部数据资源。

研究首先对所有样本进行了无监督聚类分析,发现样本主要根据癌症类型聚集,且实体瘤和液体瘤之间存在明显分离。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研究团队进一步验证了已知的癌症生物学特征,例如前列腺癌中的雄激素反应、乳腺癌中的雌激素反应以及肝癌中的代谢特征。此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特定肿瘤类型中高表达的E3泛素连接酶,这些酶可能成为未来蛋白质降解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癌症的分子特征,研究团队应用了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识别了13个与癌症生物学相关的蛋白质模块。这些模块涵盖了细胞黏附、免疫反应、代谢过程等多个方面。例如,模块5与结直肠癌的细胞黏附和糖基化过程密切相关,而模块6则与热休克蛋白和线粒体功能相关。这些模块的发现不仅揭示了癌症的共性特征,还为特定癌症类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靶点。

在免疫浸润分析方面,研究团队利用ESTIMATE算法和ssGSEA分析了不同癌症类型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显示,血液癌症和黑色素瘤等癌症类型具有较高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而前列腺癌、脑癌卵巢癌则表现出较低的免疫细胞浸润。此外,研究还发现,结直肠癌的免疫亚型与共识分子亚型(CMS)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且免疫亚型的预后价值可能优于CMS亚型。

为了进一步验证蛋白质组学数据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基于75种蛋白质的癌症类型分类器,能够准确区分17种实体瘤的来源。该分类器在多个独立数据集上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为未知原发灶转移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工具。此外,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一个基于52种蛋白质的结直肠癌CMS亚型分类器,能够在蛋白质组学水平上准确预测CMS亚型,为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构建泛癌蛋白质组学图谱,系统地分析了22种癌症类型的蛋白质表达谱,揭示了癌症的共性和特异性生物学特征。研究不仅发现了多个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的蛋白质模块,还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靶点。此外,研究开发的癌症类型分类器和结直肠癌CMS亚型分类器在独立数据集上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为癌症的精准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思路。未来,随着更多癌症类型的蛋白质组学数据的积累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蛋白质组学有望在癌症的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 本研究模式图

原始出处:

Jaco C. Knol, et al. 2025. The pan-cancer proteome atlas, a mass spectrometry-based landscape for discovering tumor biology, biomarke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Cancer Cell.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PIIS1535610825002120.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63088e9916a5,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Cancer Cell:泛癌蛋白质组图谱揭示22种癌症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2923,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本研究通过构建泛癌蛋白质组学图谱,系统地分析了22种癌症类型的蛋白质表达谱,揭示了癌症的共性和特异性生物学特征。,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0322/1711088122508_2570354.jpg, authorId=0, author=,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癌症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基因突变和蛋白质表达的异常。尽管近年来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仅依靠基因组学数据难以全面理解癌症的生物学特征和治疗靶点。蛋白质作为细胞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其表达和修饰状态直接反映了细胞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癌症的<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8%AF%8A%E6%96%AD">诊断</a>、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p> <p>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蛋白质组学研究逐渐从单一癌种扩展到泛癌研究。泛癌蛋白质组学通过分析多种癌症类型的蛋白质表达谱,揭示不同癌症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为癌症的分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目前大多数泛癌蛋白质组学研究仍集中在少数几种癌症类型上,缺乏对多种癌症类型的全面分析。</p> <p>近日,国际权威期刊Cancer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dquo;The pan-cancer proteome atlas, a mass spectrometry-based landscape for discovering tumor biology, biomarke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rdquo;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高通量DIA-MS技术建立了覆盖22种癌症的Pan-Cancer Proteome Atlas(TPCPA),系统分析了癌种间和同种癌症内的蛋白表达特征,识别出多个泛癌与特异性蛋白标志物、潜在靶点和亚型分类器,特别在<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BB%93%E7%9B%B4%E8%82%A0%E7%99%8C">结直肠癌</a>的CMS亚型与<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search?keyword=%E5%85%8D%E7%96%AB">免疫</a>特征分析中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并通过在线平台对外开放了全部数据资源。</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530/1748596744308_9488541.png" /></p> <p>研究首先对所有样本进行了无监督聚类分析,发现样本主要根据癌症类型聚集,且实体瘤和液体瘤之间存在明显分离。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研究团队进一步验证了已知的癌症生物学特征,例如<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c8ee32526f3">前列腺癌</a>中的雄激素反应、<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search?keyword=%E4%B9%B3%E8%85%BA%E7%99%8C">乳腺癌</a>中的雌激素反应以及<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370d8126914">肝癌</a>中的代谢特征。此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特定肿瘤类型中高表达的E3泛素连接酶,这些酶可能成为未来蛋白质降解<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78aa999190f">靶向治疗</a>的潜在靶点。</p> <p>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癌症的分子特征,研究团队应用了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识别了13个与癌症生物学相关的蛋白质模块。这些模块涵盖了细胞黏附、免疫反应、代谢过程等多个方面。例如,模块5与结直肠癌的细胞黏附和糖基化过程密切相关,而模块6则与热休克蛋白和线粒体功能相关。这些模块的发现不仅揭示了癌症的共性特征,还为特定癌症类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靶点。</p> <p>在免疫浸润分析方面,研究团队利用ESTIMATE算法和ssGSEA分析了不同癌症类型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显示,血液癌症和<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e27610332666">黑色素</a>瘤等癌症类型具有较高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而前列腺癌、<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085c8495615">脑癌</a>和<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5%8D%B5%E5%B7%A2%E7%99%8C">卵巢癌</a>则表现出较低的免疫细胞浸润。此外,研究还发现,结直肠癌的免疫亚型与<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5%85%B1%E8%AF%86">共识</a>分子亚型(CMS)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且免疫亚型的预后价值可能优于CMS亚型。</p> <p>为了进一步验证蛋白质组学数据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基于75种蛋白质的癌症类型分类器,能够准确区分17种实体瘤的来源。该分类器在多个独立数据集上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为未知原发灶转移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工具。此外,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一个基于52种蛋白质的结直肠癌CMS亚型分类器,能够在蛋白质组学水平上准确预测CMS亚型,为结直肠癌的<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B2%BE%E5%87%86">精准</a>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p> <p>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构建泛癌蛋白质组学图谱,系统地分析了22种癌症类型的蛋白质表达谱,揭示了癌症的共性和特异性生物学特征。研究不仅发现了多个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的蛋白质模块,还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靶点。此外,研究开发的癌症类型分类器和结直肠癌CMS亚型分类器在独立数据集上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为癌症的精准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思路。未来,随着更多癌症类型的蛋白质组学数据的积累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蛋白质组学有望在癌症的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530/1748596744332_9488541.pn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nbsp;本研究模式图</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原始出处:</span></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Jaco C. Knol,&nbsp;et al. 2025. The pan-cancer proteome atlas, a mass spectrometry-based landscape for discovering tumor biology, biomarke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Cancer Cell.</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1603, tagName=蛋白质组学), TagDto(tagId=76523, tagName=泛癌), TagDto(tagId=79864, tagName=新型生物标志物)],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5, categoryName=肿瘤,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42, categoryName=转化医学,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918, appHits=2, showAppHits=0, pcHits=34, showPcHits=916, likes=0, shares=0,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Sat May 31 13:16:0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5-31,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29995, editor=肿瘤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bb6e9488541, createdName=Neko, createdTime=Fri May 30 17:20:13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Sat May 31 13:17:19 CST 2025,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PIIS1535610825002120.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true, qaList=[{id=437834, articleId=63088e9916a5, userName=rayms, question=为什么说蛋白质组学比基因组学更能反映癌症特征?, answer=蛋白质是功能的直接执行者,其表达和修饰状态直接反映细胞病理状态,而基因组数据难以全面体现这些动态变化。,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48668662425, updatedAt=1748668662425}, {id=437829, articleId=63088e9916a5, userName=rayms, question=什么技术被用于建立泛癌蛋白质组图谱?, answer=研究采用高通量DIA-MS(数据非依赖采集质谱)技术进行大规模蛋白质组分析。,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48668662425, updatedAt=1748668662425}])
PIIS1535610825002120.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7472, encodeId=64f4226e472c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15d88e347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蛋白质组学#</a> <a href='/topic/show?id=cc9964892a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泛癌#</a> <a href='/topic/show?id=54215825ed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新型生物标志物#</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8257, encryptionId=54215825ed9, topicName=新型生物标志物), TopicDto(id=64892, encryptionId=cc9964892a1, topicName=泛癌), TopicDto(id=88734, encryptionId=915d88e3471, topicName=蛋白质组学)],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y 31 13:17:19 CST 2025, time=2025-05-3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bioRxiv:“黑暗蛋白质组”研究揭示数千个新的人类基因

人类基因组测序后新研究聚焦 “黑暗蛋白质组”,发现被忽视的非传统基因,研究团队扩大基因定义,创建数据库等,其产物或有重要意义,已开展后续研究。

J Ethnopharmacol:从网络药理学和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鹿茸提取物抗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策略的整合蛋白质组学研究鹿茸(VAE)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的治疗机制,研究相关靶点和通路。

华科大刘刚/廖云飞/潘安教授团队《自然·通讯》:发现蛋白质组学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新进展

研究发现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可以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多系统和器官的健康获益。

Molecular Psychiatry:改变的tRNA表达谱与自杀脑中密码子特异性蛋白质组学变化的关系

MDD自杀脑中tRNAGly-GCC表达显著升高,并与富含GGC密码子的蛋白质表达上调相关。tRNAGly-GCC过表达可促进这些蛋白的翻译,为自杀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潜在治疗靶点。

Nature Medicine:司美格鲁肽为何不仅能减重?从蛋白质组学揭秘其多维治疗潜力

这项研究不仅为深入理解司美格鲁肽的药理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还展示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疾病机制研究及药物开发中的巨大潜力。

好文推荐 | 同一家系ALS患者和正常人骨间肌组织的差异蛋白分析

本研究拟从罕见的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中找到相关的蛋白,为临床治疗研究提供相关的资料,为未来治愈该疾病提供思路。

Chin Med:基于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健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该研究旨在基于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探讨健心(JX)颗粒治疗心衰的作用及其机制。

Nat Aging:大规模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帕金森病的新病理机制和潜在生物标志物

这项研究通过大规模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帕金森病的新病理机制,并发现了多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