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头痛、心跳加速?以为是加班太累了,没想到竟是“隐藏炸弹”!
2024-12-28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35 岁刘女士因频发头痛、心悸等症状就医,确诊嗜铬细胞瘤合并副神经节瘤。介绍该病是罕见神经内分泌肿瘤,阐述其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强调应防漏诊误诊,手术为首选,术后需随访。
35岁的刘女士是一名公司文员,近期频繁出现头痛、心悸和大汗淋漓的症状,尤其是在紧张或情绪波动时更为明显。她曾多次测量血压,发现波动很大,甚至高达180/110 mmHg,但偶尔又会恢复正常。她一度以为是工作压力大导致的高血压,未予重视。
直到一次出差途中,刘女士因剧烈头痛晕倒在机场。急诊时发现她血压再次飙升,进一步检查显示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异常升高,腹部CT发现右侧肾上腺存在一个3.5厘米的肿块。此外,胸部MRI还意外发现主动脉旁有一处2厘米的副神经节肿块,最终确诊为嗜铬细胞瘤合并副神经节瘤。
什么是嗜铬细胞瘤合并副神经节瘤?
嗜铬细胞瘤(PCC)和副神经节瘤(PGL)是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为每年(5.7~6.6)人/百万。PCC和PGL两者合称为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由于PPGL为罕见病,因此PCC合并PGL者更为罕见。在PPGL中,PCC合并PGL的发生率为1%~7%。
临床表现
PCC合并PGL的临床表现与单纯PCC、PGL患者类似。PCC同时合并PGL时,PGL的发生部位主要位于腹腔和盆腔部,但有个例报道PGL发生部位在头颈部及心脏。
PCC合并交感神经性PGL因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可引起血压升高、代谢改变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导致患者心、脑、肾、血管等重要器官损害。对于头颈部PGL,因其来源于副交感神经节,几乎不产生儿茶酚胺,它们更常在影像学检查中意外发现。
PCC合并头颈部PGL的患者可仅表现为血压波动,或颈部肿块 ,或表现为耳鸣、听力障碍、周围性面瘫。
治疗与预后
PCC合并PGL患者病情复杂,其诊治涉及多个学科,应在充分药物准备的前提下尽早实施手术以切除肿瘤,从而获得治愈或延缓病情发展。经腹腔镜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目前仍缺乏大样本量的包含PCC合并PGL患者的随访数据,国内相关研究随访了176例PPGL术后患者,随访时间2个月至16年零9个月,通过随访发现PCC、PGL、PCC合并PGL患者的术后转移率分别为10.5%、21.1%和25.0%,死亡率分别为1.3%、15.8%和25.0%。
综上所述,PCC合并PGL患者临床罕见,其发病年龄较小,肿瘤突变发生率高,临床表现多样,应进行全面的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以防漏诊和误诊,尤其对于年龄较小,有PPGL既往史,双侧PCC的患者,功能显像检查将有助于诊断。因该病基因突变率高,有条件者应进行基因检测。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需根据肿瘤部位及大小决定。因术后转移风险高,故术后随访不可缺少。
参考资料:
1. 许义贞,张争,高莹,等. 嗜铬细胞瘤合并副神经节瘤的研究进展.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4,44(02):93-97.
2.周家权,张玉石. 副神经节瘤和嗜铬细胞瘤的转移风险评估及相关治疗进展.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22,16(06):756-759.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嗜铬细胞瘤危害非常大,但它非常隐匿,临床上很难确诊
22
#副神经节瘤# #嗜铬细胞瘤#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