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O】中国多中心研究证实连续输注间充质干细胞预防半相合移植的GVHD安全有效

21小时前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近日《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表中国一项多中心随机研究,评估了间充质干细胞在预防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GVHD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间充质干细胞

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在中国已成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选择,但移植后并发症(尤其是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复发)仍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特性,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已有多项研究探索其在预防GVHD中的应用。

近日《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表中国一项多中心随机研究,评估了间充质干细胞在预防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GVHD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1.jpg

研究方法&结果

研究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中国三家移植中心接受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92例18-60岁患者,患者随机分配到MSC组和对照组(各96例),两组的基线特征疾病平衡。MSC组患者在移植当天(第0天)之前4小时接受1×10^6/kg的脐血来源MSC(UC-MSC)输注,随后在移植后第一个月每周一次、第二个月每两周一次、第三个月一次,共八次输注;对照组接受常规预防措施。主要终点为2年严重慢性GVHD(cGVHD)的累积发病率,次要终点包括急性GVHD(Agvhd)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总生存率(OS)、无GVHD无复发生存率(GRFS)、白血病复发率、非复发死亡率(NRM)以及移植后150天内的不良事件(AE)发生率。


cGVHDMSC组2年严重cGVHD的累积发病率为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P=0.033)。所有级别cGVHD的累积发病率在MSC组为27.6%,对照组为45.5%(P=0.022)。在中度至重度cGVHD方面,MSC组也有改善趋势(P=0.065)。

2.jpg

aGVHD:MSC组I至IV级aGVHD的累积发病率为1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9%(P<0.001)。MSC组II至IV级aGVHD的发病率为4.2%,对照组为30.2%(P<0.001)。MSC组III至IV级aGVHD的发病率为2.1%,对照组为21.9%(P<0.001)。

3.jpg

生存期:MSC组3年GRFS率为6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0%(P<0.001)。两组间OS率无显著差异(P=0.70),白血病复发率(P=0.34)和NRM(P=0.45)方面也无显著差异。

4.jpg

不良事件:在移植后0至150天内记录的AE中,MSC组未观察到输注相关副作用。MSC组3至4级出血性膀胱炎(HC)的发生率降低(P=0.031),但在其他AE如CMV、出血、真菌感染等方面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5.jpg

总结

UC-MSC序贯输注: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内进行UC-MSC序贯输注,可显著降低急性和慢性GVHD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GRFS率,且不增加复发和非复发死亡的风险。

治疗策略优化:早期(第0天)开始MSC输注,能够有效覆盖急性和慢性GVHD的窗口期,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减少炎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尤其对于中度至重度受累的器官,如肝脏、眼睛和肺部。

进一步预防复发:尽管MSC输注在改善GRFS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在提高OS方面尚未观察到显著差异,可能因为复发仍然是死亡的主要原因,需要联合额外的复发预防手段以改善生存。

安全性:MSC输注在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未增加输注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

研究意义:该研究为UC-MSC在预防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临床证据,强调了优化MSC输注方案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临床试验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方向。通过早期、持续和广泛的MSC覆盖,可以有效预防GVHD,同时保持较低的复发风险,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提供了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Han Yao et al. Sequential Infus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for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Prevention in 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 Open-Label,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JCO 0, JCO-24-02119 DOI:10.1200/JCO-24-0211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1237, encodeId=d1ab226123e4d, content=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335, encryptionId=00a18335de, topicName=GVHD), TopicDto(id=97232, encryptionId=d8229e2323c, topicName=间充质干细胞)],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Apr 20 15:21:35 CST 2025, time=15小时前, status=0,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Nat Med:间充质干细胞在类固醇耐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中的潜力

使用iPS细胞衍生的间充质干细胞(CYP-001)治疗类固醇耐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在2年随访中显示出安全性、耐受性和持续疗效。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PCOS发生和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本文回顾了现有的MSCs来源外泌体及其miRNA在PCOS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并尝试对外泌体在PCOS妇女卵母细胞成熟和改善不孕症中的潜在作用进行探讨,现综述如下。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优化策略研究进展

本文总结了当前MSCs治疗POI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近年来MSCs治疗POI的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为POI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Stem Cell Res Ther:评价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膨胀纹的疗效:一项双盲随机临床试验

人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微针治疗妊娠纹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南医大/东大Sci.Adv.:3D打印生物活性纤维增强水凝胶,可促进肌腱结合部的结构和功能再生!

南京医科大学姚庆强、东南大学张薇/陈佳林开发了一种含有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Klotho的三维打印生物活性纤维增强水凝胶,用于结构性和功能性MTJ再生。

论文解读|范家铭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简化的非低温干细胞储存运输策略

该研究以iMEF干细胞作为模型,通过优化储存温度、细胞密度及其他一系列参数,成功实现干细胞保存长达10天。这一创新策略为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基于干细胞的心脏组织工程,有望高效修复梗死后心肌!南京学者文章

近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张代民等在本刊发表综述指出,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心脏组织工程有望成为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脏修复的高效治疗策略,且有较高的临床转化价值。

Genes & Diseases:Wei Seong Toh教授团队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小型细胞外囊泡促进骨愈合的机制

采用大鼠颅骨缺损模型研究了骨修复过程中MSC-sEVs激活的细胞分子机制。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膝关节炎疼痛的临床效果如何?

MSC治疗在生物学上具有修复受损组织和抑制炎症的潜力。

Hepatology:浙江大学曹红翠团队发现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抑制肝内B细胞的致病功能减轻小鼠肝纤维化

该研究假设MSCs有可能抑制肝内B细胞的促纤维化活性,从而抑制LF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