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急性卒中合并癌症患者血管内血栓取出术的疗效观察

2022-11-18 Naomi MedSci原创

癌症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常见共病。将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确立为大血管闭塞治疗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一般排除癌症患者。因此,血管内血栓摘除术在癌症人群中的临床益处目前尚不清楚。

癌症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多项回顾性研究表明,5-10%的AIS患者会有已知的恶性肿瘤,在癌症诊断后的前6个月内或在积极化疗期间,风险最高。对于静脉溶栓,国家指南建议,对于预期寿命超过6个月的患者,阿替普酶可能是合理的。然而,许多癌症患者不符合溶栓治疗的条件,因为禁忌症的发生率增加,如同时使用抗凝治疗、最近的大手术、脑转移或血液系统问题,如凝血功能障碍或血小板减少。对于这类患者,血管血栓切除术(EVT)可能是唯一可能的急性治疗方法,但指导实践的指南或临床研究有限。近日,一项发表在Neurology上的研究使用大型住院患者数据库-国家住院患者样本(NIS)来检查接受EVT的癌症患者的临床结果。

在2016-2019年期间,NIS被询问AIS的入院情况,并确定了癌症患者的身份。比较患有癌症和不患有癌症的AIS患者的基线人口学、合并症、再灌注治疗和结果。对于接受EVT的患者,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来研究主要结果,如颅内出血的风险、住院时间和出院处置。

  • 在研究期间,267.72万名AIS患者住院,其中22.88万人(8.5%)被诊断为癌症。132,210例患者接受了EVT,其中8935例(6.8%)为癌症。
  • 接受EVT的癌症患者中,超过20%的人在没有服务的情况下常规出院,结果良好。
  • 在调整倾向评分分析中,接受EVT的癌症患者有相似的颅内出血发生率(OR 1.03,CI 0.79~1.33,p=0.90)和出院后住院超过10天的几率(OR 1.34,CI 1.07~1.68,p=0.01)。
  • 与非肿瘤患者相比,接受EVT治疗的转移性肿瘤患者的颅内出血发生率(OR 1.03,CI 0.64~1.67,p=1.00)和常规出院的可能性(OR 0.83,CI 0.51~1.35,p=0.54)相似,但住院死亡率较高(OR 2.72,CI 1.52~4.90,p<0.01)。

该研究表明,在现代医学实践中,急性卒中合并癌症或转移性癌症患者接受血管内血栓摘除术后,其颅内出血和有利出院的比率与非癌症患者相似。这表明符合再通治疗标准的AIS患者可能会被考虑合并癌症诊断。

文献来源:Shapiro SD, Vazquez S, Das A, et al. Investigating Outcomes Post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 With Cancer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Sep 19]. Neurology. 2022;10.1212/WNL.0000000000201208.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120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troke:院前卒中量表在缺损严重程度范围内的诊断性能——疑似中风患者的院前分流研究分析

常用的院前卒中量表在缺损严重程度的范围内显示出不同的性能。

European Radiology:缺血性卒中患者EVT术后的这一影像学表现,关乎着患者预后的评估!

流体增强反转恢复血管性增高(FVH)定义为相对于脑脊液的低密度而言,蛛网膜下腔存在的圆形、连续或点状的线性增高,具有典型的动脉走向。

Neurology:流感疫苗接种与缺血性卒卒中险:一项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评估了普通人群接种流感疫苗与流行前、流行后和流行后首次缺血性卒中(IS)风险之间的关系。流行前期观察到卒中风险降低,或提示该保护作用与流感预防无关联,或部分被不可预测的混杂因素解释。

Lancet:刘建民教授团队发现卒中患者取栓再通后血压管理下限(ENCHANTED-2/MT研究)

10月28日,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杂志主刊在线发表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成功再通后强化降压控制的研究&r

Front Neurol:中国140万成年人卒中患病率及风险因素研究

依托美年健康全国300多个城市、600余家体检中心的网络布局、上亿人次的体检数据优势,发起了一项来自我国28个省161个城市的254个健康体检中心1431527名参与者的脑磁共振成像(MRI)调查,旨

JAHA:青少年体重指数与早期房颤和死亡、心力衰竭和缺血性卒中的长期风险

青春期男性的BMI指数升高与早期房颤密切相关,并与房颤患者的临床结局恶化密切相关,包括全因死亡率、突发心衰和缺血性结局。

拓展阅读

Stroke:二十年来,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结果持续改善

在最初的 20 年里,“遵守中风指南”与美国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循证护理和结局的持续改善相关。

Stroke:缺血性中风后血管内治疗患者不完全再灌注的自然演变

近一半的 eTICI<3 患者实现了延迟再灌注,从而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结果。

【综述】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调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RhoA/ROCK信号通路参与的调控和介导作用机制进行梳理,并对当前该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应用和药物研发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缺血性卒中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综述】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笔者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ISR发生机制、危险因素、治疗选择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对ISR的诊疗提供借鉴。

【综述】水通道蛋白4在缺血性卒中后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者综述了AQP4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缺血性卒中后的表达变化和作用,特别是AQP4在缺血性卒中后脑水肿形成、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以及神经炎症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深化对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解,

CNS Drugs:急性中度及中重度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替卡格雷与氯吡格雷疗效比较——TICA-CLOP研究

替卡格雷在非心源性中度及中重度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表现出优于氯吡格雷的疗效,显著降低了新发卒中和复合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增加出血风险。

2024 ESO指南:脑小血管病—第2部分:腔隙性缺血性卒中

欧洲卒中组织(ESO,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 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