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胰腺癌近期重要研究一览

2018-06-27 MedSci MedSci原创

胰腺癌通常在晚期阶段才被检测到,并且预后不良。按照医学界的说法,21世纪,胰腺癌已取代肝癌,成为新“癌王”。胰腺癌之所以被称为“癌王”,首先因为它发病率高,而且很难早期发现,一旦被发现50%以上是晚期;其次胰腺癌的死亡率很高,5年生存率不足5%,基本上每年有多少人被诊断出胰腺癌,就有多少人去世。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2017关于胰腺癌的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一同分享。【1】急性胰腺炎导致胰腺癌长期风险

胰腺癌通常在晚期阶段才被检测到,并且预后不良。按照医学界的说法,21世纪,胰腺癌已取代肝癌,成为新“癌王”。胰腺癌之所以被称为“癌王”,首先因为它发病率高,而且很难早期发现,一旦被发现50%以上是晚期;其次胰腺癌的死亡率很高,5年生存率不足5%,基本上每年有多少人被诊断出胰腺癌,就有多少人去世。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2017关于胰腺癌的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一同分享。

【1】急性胰腺炎导致胰腺癌长期风险增加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风险因素之一,然而先前二者相关性研究结论互相矛盾。近日研究人员开展全国队列基础研究,对急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考察。研究人员考察了1980-2012年间丹麦全国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资料,每个急性胰腺炎患者匹配5名年龄、性别相仿的非胰腺炎患者。41669名急性胰腺炎以及208340名对照志愿者参与研究。随访期间,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癌风险显著提高,该风险随胰腺炎发病时间的推移曾降低的趋势,但发病5年后的胰腺癌风险仍较高。研究证实急性胰腺炎与胰腺癌长期风险相关。

【2】口服氟尿嘧啶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的患者生活质量

在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报道了口服氟尿嘧啶药物S-1(TS-1)相比于吉西他滨对于胰腺癌辅助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试验显示,接受TS-1治疗的患者与接受吉西他滨治疗的患者相比,前者不但获得了非劣效,而且具有更长的总生存(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危险比分别为0.57和0.60)。尽管两种治疗方法的毒性耐受性良好,但它们的特征不同,血液学不良事件更常见于吉西他滨,而胃肠道不良事件更常见于TS-1。
除了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之外,评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对于评估这种方法对于胰腺癌治疗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较短的OS中保持良好的HRQOL对于胰腺癌患者非常重要。此外,由于毒性特征和给药途径的差异,应研究TS-1对辅助化疗期间HRQOL的影响。鉴于这些问题,HRQOL可以为可切除性胰腺癌的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3】身体成分改变与胰腺癌新辅助治疗之间的关系

肌肉少或肌少性肥胖与无法切除的胰腺癌不良预后有关。新辅助治疗常用来增加肿瘤切除可能。但是新辅助治疗对脂肪和肌肉身体成分的影响尚未知。近期一项研究评估了新辅助治疗是否会影响胰腺癌患者肌肉和脂肪组织,分析最后接受切除的患者与未接受切除的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区别。研究纳入193例胰腺癌患者,患者进行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认胰腺导管腺癌。绝大部分患者接受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叶酸综合治疗,86%的患者接受了放化疗。新辅助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影像学检查的中位时间间隔为6个月。所有的身体成分均显着改变。脂肪成分减少,肌肉成分轻度增加。136例患者可进行手术切除。接受切除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期间骨骼肌面积增加5.9%,未接受切除患者骨骼肌面积降低1.7%。研究认为,胰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期间会出现显着的脂肪组织减少。新辅助治疗期间肌肉组织增加与可切除性有关。

【4】新发糖尿病患者胰腺癌风险预测模型

统计发现,50岁以上的新发糖尿病患者中,大约1%的患者在3年内被诊断为胰腺癌。近日研究人员就新发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风险进行了考察。共1561名新发糖尿病患者参与研究,考察了与胰腺癌相关最密切的三个因素--糖尿病发病时体重、血糖和年龄--以建立END-PAC模型。研究同时招募1096名糖尿病患者形成验证队列,验证队列患者中9人在3年内确诊胰腺癌。END-PAC开发队列中,3个影响因素得分预测3年内胰腺癌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得分3以上人群胰腺癌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80%。验证队列中,9名胰腺癌患者中,7人得分超过3分,3分以上新发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风险增加4.4倍。类固醇或其他恶性肿瘤导致END-PAC得分升高形成假阳性。END-PAC得分<0的人群其胰腺癌风险极低,75%的END-PAC得分超过3分人群其胰腺癌确诊时间提早了6个月以上。根据糖尿病确诊时的体重、血糖以及年龄可以预测新发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风险,该模型为胰腺癌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

【5】胰腺癌风险基因突变研究


近日研究人员就肿瘤易感基因的遗传性生殖细胞突变与胰腺癌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3030名成年胰腺癌患者参与研究,最多随访17年,以公共基因组聚合数据库中123136个个体的外显子序列数据以及外显子聚集联合体数据库中的53105个数据为对照。研究的主要终点为21个肿瘤易感基因与胰腺癌风险。胰腺癌患者平均年龄65.3岁,女性占43.2%。相对于参考集,胰腺癌患者CDKN2A、TP53、MLH1、BRCA2、ATM以及BRCA1基因突变率显著增加。研究发现,6种基因突变人群的胰腺癌风险增加,上述突变人群占所有胰腺癌、家族胰腺癌以及非家族胰腺癌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5%、7.9%和5.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27433, encodeId=89c932e43390, content=一起学习学习,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vi_32/TDiaAWyicHgedzX3wKo3qcxudVJib7AfibfvNeufHRF2jG3Bw8MmZyWjIhtBV1mpJI7Sy9n7RcBKK5t3CuOKuOFxkg/0, createdBy=dd702206933, createdName=wzb521zf, createdTime=Wed Jun 27 12:57:08 CST 2018, time=2018-06-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27428, encodeId=710632e4284a, content=学习了.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7c592194322, createdName=1209e435m98(暂无昵称), createdTime=Wed Jun 27 12:54:08 CST 2018, time=2018-06-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8-06-27 wzb521zf

    一起学习学习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27433, encodeId=89c932e43390, content=一起学习学习,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vi_32/TDiaAWyicHgedzX3wKo3qcxudVJib7AfibfvNeufHRF2jG3Bw8MmZyWjIhtBV1mpJI7Sy9n7RcBKK5t3CuOKuOFxkg/0, createdBy=dd702206933, createdName=wzb521zf, createdTime=Wed Jun 27 12:57:08 CST 2018, time=2018-06-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327428, encodeId=710632e4284a, content=学习了.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7c592194322, createdName=1209e435m98(暂无昵称), createdTime=Wed Jun 27 12:54:08 CST 2018, time=2018-06-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8-06-27 1209e435m98(暂无昵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