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J Am Soc Nephrol:长透析间隔期显著加重心肺功能异常,或增加心血管风险

昨天 刘少飞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这项研究为血液透析患者心肺运动功能动态管理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填补了透析间隔期对运动性心肺功能影响研究的空白。

近日,一项围绕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隔期心肺功能变化的研究引起了医学界广泛关注。该项研究名为《长透析间隔期后的异常心血管功能反应:一项类实验性交叉研究》的成果表明,在常规每周三次血液透析治疗(HD)患者中,长透析间隔期(通常为72小时,即常说的“周末间隔”)显著加剧了患者运动相关的心肺功能异常反应,提示右心功能障碍及运动状态下肺血管阻力异常升高。这一发现进一步解释了为何临床上透析患者在长间隔期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为未来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管理及透析方案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当前,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常依赖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而常规方案多采用每周三次透析。由于透析治疗间歇期内体液与毒素持续积聚,间隔时间越长,患者超负荷风险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尤其是周末长间隔,临床统计数据显示,这一时间段内透析患者猝死及心衰入院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透析日。然而,过往鲜有研究系统评估长短间隔期对透析患者心肺运动功能的动态影响机制。基于这一空白,研究团队开展了本项类实验性交叉研究,旨在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客观评估长、短透析间隔对血液透析患者运动状态下心肺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具体变化特征。

该研究由单中心团队发起,采用类实验性两臂交叉设计,纳入31例稳定接受常规每周三次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19例,平均年龄55岁,中位透析龄56个月。所有受试者分别于透析后、两天透析间隔末期以及三天透析间隔末期完成心肺运动试验、生物电阻抗测定及体能功能评估。研究数据显示,患者在三天透析间隔后体重及总体液量显著高于两天间隔,提示长间隔期内水钠潴留问题明显加重。此外,心肺运动试验发现,反映运动肺血管阻力及右心室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通气/二氧化碳产量比值斜率(VE/VCO₂ slope)在三天间隔后显著升高,平均值由两天间隔时的29.5升升至31.2升,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2)。该项参数被公认为运动状态下肺血管阻力及右心室泵血能力异常的重要无创监测指标,提示患者长透析间隔后运动性肺血管负荷及右心功能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通气/二氧化碳产量比值斜率出现异常,但两种间隔期内最大摄氧量(VO₂Peak)及无氧阈值VO₂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长透析间隔虽未直接降低患者短期运动耐力,但运动过程中的心肺血流动力学适应性异常明显加剧。进一步分析显示,VE/VCO₂斜率的变化幅度与透析间隔内体重变化呈正相关(r=0.36,P=0.04),且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44,P=0.02),提示心脏结构异常及体液潴留可能共同参与了长透析间隔后运动心肺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

本研究结论指出,长透析间隔期不仅导致体液潴留增加,更显著影响运动性心肺血流动力学反应,出现通气/灌注失衡、右心功能障碍以及右心-肺动脉耦联障碍等现象。这些异常反应或是导致长透析间隔期间患者心血管事件高发的潜在生理机制基础。研究团队强调,未来在透析患者的临床管理中,应重点关注长透析间隔期内的体液管理与心功能监测,特别是运动性右心功能状态的动态评估,可能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人群,预防心衰及猝死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同时,研究提示,为降低透析患者长间隔期间的潜在心血管风险,或可通过优化透析频次、延长单次透析时长、调整透析方案及干预目标体重策略,改善透析间隔内水钠潴留情况,并结合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动态评估患者心肺储备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状态,个体化调整治疗方案,提升透析患者远期生存质量。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为血液透析患者心肺运动功能动态管理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填补了透析间隔期对运动性心肺功能影响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随着透析技术与运动评估手段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通过个体化透析方案、精准体液管理、动态心肺功能监测等综合手段,有效降低透析相关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全面提升透析患者的远期预后水平。

原始出处:
Arroyo E, Groninger NW, Dillman DE, Burney HN, Li X, Li Y, Narayanan G, Coggan AR, Sher SJ, Karp SL, Moe SM, Lim K. Abnormal Cardiovascular Functional Responses After the Long Interdialytic Interval: A Quasi-Experimental Crossover Study.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25 Jun 9. doi: 10.2215/CJN.000000074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48934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8985, encodeId=f0e322689857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92151919e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血管风险#</a> <a href='/topic/show?id=8fab513405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肺功能#</a> <a href='/topic/show?id=247212e7445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长透析#</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340, encryptionId=8fab513405b, topicName=心肺功能), TopicDto(id=51919, encryptionId=992151919e2, topicName=心血管风险), TopicDto(id=127744, encryptionId=247212e74451, topicName=长透析)],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n 12 09:23:43 CST 2025, time=昨天,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NS Drugs: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的心血管影响

癫痫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SMs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和心脏节律增加这一风险。

Circulation:脂蛋白(a)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介导心血管风险

这些结果证明了Lp(a)和LDL-C水平对ASCVD风险的独立性和可加性,并且LDL-C降低并不能完全抵消Lp(a)介导的风险。

Nature Medicine:MASLD和心血管风险有何联系?六大聚类带来的全新视角

通过对MASLD患者的大规模数据分析,系统性地发现并验证了两种主要的MASLD亚型:心脏代谢型和肝特异型。研究表明,这些亚型在基因组、代谢组学特征以及长期临床结局上存在显著差异。

Hypertension:老年人主动脉-股骨硬度梯度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在传统危险因素和脉搏波速度的预测能力减弱的老年人中,主动脉-股动脉僵硬度梯度可能增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能力。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130/80,心血管风险与血压正常人群相似!China PEACE百万人群项目广东队列新分析

广东高血压患者知晓、治疗、控制情况不佳,血压控制差者风险高,相关因素已明确,需加强管理,研究纳入众多成年人,随访得出风险结论。

《柳叶刀》警告:这些食物每一口都在损害心脏,还促癌

空军军医大学及世卫组织研究证实,超加工食品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风险相关。本文介绍其危害,如影响血管、肠道、免疫系统,还揭露部分 “健康食品” 骗局,给出饮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