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笔记】「卵巢术中冰冻的病理诊断与临床对策体系课」第五讲
2025-02-12 衡道病理 衡道病理 发表于陕西省
本文介绍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术中冰冻难点,如取材、诊断分级等问题,阐述胚胎学基础知识,分享 4 例卵巢肿瘤病例,包括卵黄囊瘤、未成熟畸胎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成熟性畸胎瘤。
一、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术中冰冻的难点及常见问题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取材问题?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诊断及分级问题?
卵巢甲状腺肿的诊断与鉴别问题?
畸胎瘤的恶变与未成熟畸胎瘤的概念问题?
起源于畸胎瘤的黏液性肿瘤的命名问题?
二、胚胎学基础知识
人体胚胎发生的过程
配子发生是胚胎发生的前提,经过两次特殊的细胞分裂产生精子和卵子。
受精后,胚胎经历前期发育,形成二胚层胚盘、羊膜囊等结构。
三胚层的分化导致神经管、神经嵴的形成,中胚层分化出轴旁中胚层等。
人体胚胎发生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1.配子发生和受精是胚胎发生的前提。
2.胚胎前期发育形成二胚层胚盘等结构。
3.三胚层分化出神经管、神经嵴等。
4.中胚层分化出轴旁中胚层。
未成熟神经组织定义
神经管的发生和分化:
神经嵴的发生和分化:
神经上皮的分化:
神经细胞的成熟:
冰冻当中如何报告畸胎瘤中管状结构:
-
年龄
-
大体:是否实性为主
-
临床生化指标,肿瘤生长速度
-
镜下肿瘤背景是否成熟
-
管状结构是否复层,核分裂情况
-
实在困难,描述性诊断,备注清楚
-
石蜡加做组化:GFAP,NESTTIN,SALL4,EMA,KI67
三、病例分享
病例1
女,22岁,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术后3年余,腹胀9天,咳喘3天。
3+年前(2020年7月)因“左侧卵巢畸胎瘤”于我科行“腹腔镜左侧卵巢囊肿剔除+双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剔除术”,术后病理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可见分化成熟的神经组织。术后1月彩超未示异常。后未再复查
9天前自觉脐周及下腹胀,进食稍加重,排便后稍缓解,伴腹围增大,大小便如常。
6天前彩超:下腹部腹腔内见一158x68x130mm中等回声肿块,欠规则,边界欠清,内回声不均匀,腹腔积液,胸腔少量积液。
1+天就诊我院急诊,查彩超示左附件肿块,146x94mm大小,考虑未成熟型畸胎瘤可能。
右侧卵巢内见两个约25x20mm,18x14mm的肿块,考虑畸胎瘤可能,盆腹腔大量积液。拟“卵巢肿瘤:未成熟性畸胎瘤可能”收入院。
辅助检查(入院)
2024-4-10 胸部CT:右肺数个小结节,双肺散在炎症、渗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右侧明显,腹腔大量积液,腹膜后肿大淋巴结。
2024-4-10 生殖激素:睾酮119.44ng/dL,余未见异常:
2024-4-10 肿瘤指标:CA125 756U/ml,CA153 43.9U/ml,CA199 35.7 U/ml,AFP 16090 lU/mL;卵巢恶性肿瘤风险指数(ROMA):79.8
2024-4-11全腹部MRI平扫+增强:
1)盆腔中央区见类圆形囊实性占位性病变,大小约10.7cmX9.2cmX15.3cm,考虑左侧卵巢来源生殖细胞恶性肿瘤性病变可能,未成熟畸胎瘤可能;
2)子宫陷凹内见片状低T2信号,未能除外出血信号;
3)右侧卵巢区肿块大小约 32mm*21mm*44mm,考虑卵巢囊性畸胎瘤;双侧胸腔积液,双下肺含气不全
2020年病理切片
2024年病理切片
病理诊断:
卵巢卵黄囊瘤
卵巢卵黄囊瘤
一种原始生殖细胞肿瘤,有很多独特的结构模式,也可能向内胚层结构分化,范围从原始的肠道(原肠)和间充质,至胚外衍生物(第二卵黄囊和尿囊)和胚胎性体细胞组织(肠.肝和间充质)。ICD-0 9071/3;ICD-11 2C73.Y
-
几乎总发生在儿童和年轻妇女。
-
多数患者腹部增大、疼痛、下腹部或盆腔肿块。
-
血清AFP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存在卵黄囊成分。
-
通常并存两种或更多结构模式,网状结构最常见。间质通常细胞少,疏松黏液样,
-
经典形态:S-D小体,也可以多泡状、实性、筛状-管状、腺样、肝样等。
-
通常为纯型,也可能是混合性的一种成分。
-
组化:表达AFP、GPC-3、SALL4,不表达OCT4、SOX2、D2-40和CD30.
-
大多数显示等臂染色体12p,25-50%肿瘤C-KIT突变,常见于17号外显子,伊马替尼敏感。
-
分期和肿瘤大小(<10cm)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
病例2
女,12岁,患者自觉腹围增大1月余
彩超示:
盆腹腔内可见一个巨大包块,大致范围为285x272x123mm,形状不规则,边界尚清,内部为混合回声,可见强弱不等的实性不均质回声,实性部分内可见少量血流信号,盆腹腔积液。
CT示:
1.腹盆腔内巨大囊性包块伴分隔,内含实性、钙化以及脂肪成分,畸胎瘤?;
2.腹盆腔大量积液,腹膜后可疑增大淋巴结,双侧附件区显示欠清。
实验室检查:
CA199 79.70 ↑ U/ml,CA125 187.00↑U/ml,CA153 30.80↑U/ml。
患者一般情况好,为进一步诊疗,遂拟“卵巢肿瘤可能”收入院。
大体所见:
”右附件“送检肿物一个,大小31cmX20cmX7.8cm,切面囊实性,内见皮脂及毛发样物及骨,实性区域灰红实性质软,附输卵管一条,长约0.5cm,管径约0.5cm,表面光滑,可见伞端。
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一种含有数量不等的未成熟和成熟性组织的畸胎瘤,ICD-O:9080/3;ICD-11:2C73.3
-
最常见于30岁之前,可有低水平的血清AFP
-
第二常见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占30%MOGCT。
-
通常单侧性,体积大,主要是实性,鱼肉样,灰褐色,可能含有囊肿、出血及坏死。
-
数量不等的不成熟性胚胎型组织,大多数表现为神经外胚层小管和菊型团,伴有时伴明显的、细胞丰富的、核分裂活跃的胶质成分,与不同程度的外胚层和内胚层相混杂,小管被覆重叠的、深染的细胞有大量核分裂象,并可能有色素。
-
通常出现不成熟性软骨,脂肪组织,骨和骨骼肌,少见内胚层。非成熟畸胎瘤的最原始成分的胚胎成分的胚胎样小体,它由卵黄囊上皮和胚盘组成,其上皮类似胚胎性癌(主要由胚胎样小体组成的肿瘤称为多胚瘤)。
-
未成熟性畸胎瘤可见明显的反应性血管增殖。
病例3
女,22岁,腹胀20余天,发现盆腔包块3周。
20余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自觉腹围稍增大,无其他不适,未重视。
3周前自扪及右下腹包块,直径约10cm;仍未就诊。
2周前出现双下腹部撕裂样疼痛,活动后加重,伴下腹坠胀感,腹胀同前,伴尿频、尿急,无尿痛及排尿困难,余无不适。就诊石岩人民医院,行子宫双附件彩超、腹部增强CT后,建议手术。
1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无发热、咳痰、胸闷、胸痛等不适,于石岩人民医院就诊。3天前出现右侧腰痛,尿频、尿急稍缓解。
2天前转诊龙华分院查肿瘤标志物、彩超,考虑“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可能”。为进一步治疗,转诊我院。既往史:对“碘造影剂”过敏;
月经婚育史:月经初潮12岁,周期30-35天,经期5天,经量正常,偶有痛经,程度中等,需口服止痛药。PIP:2024年6月25日。未婚未育,有性生活史。否认妊娠史,避孕套避孕。
家族史及个人史:无特殊。
冰冻诊断:
卵巢无性细胞瘤
冰冻后石蜡:
(右侧)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符合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无性细胞瘤60%+卵黄囊瘤40%)。
卵巢无性细胞瘤
一种原始生殖细胞肿瘤,肿瘤细胞无特异性分化模式。ICD-O:9060/3;ICD-11:2C73.1
-
几乎总发生在儿童和年轻妇女。患者平均年龄22岁。
-
临床表现腹胀、腹部肿块或腹痛。
-
LOH通常升高,3%-5%患者HCG轻度增高,大约10%的肿瘤双侧发生。
-
直径通常>10cm,切面实性鱼肉样,褐色或白色,可出现小灶出血坏死囊性变
-
通常肿瘤由大小两种细胞构成,其间有纤维性间质分割。3%病例含有合体滋养细胞。
-
可出现坏死及钙化,可能存在性腺母细胞瘤。
-
组化:PLAP、CD117、D2-40、SALL4、0CT4、NANOG阳性,CK可阳性,但EMA阴性。
-
大多数显示等臂染色体12p,25-50%肿瘤C-KIT突变,常见于17号外显子,伊马替尼敏感。
-
分期和肿瘤大小(<10cm)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
病例4
女,22岁,发现右附件包块6月。
6月前患者因“突发右侧腰背痛”于我院行双髋关节CT检査附见:盆腔偏右侧混杂密度灶41x36mm,考虑畸胎瘤可能;复查彩超提示右卵巢内可见19x11mm稍高回声团,考虑畸胎瘤,患者无下腹痛、腹胀,无异常阴道流血、流液等不适,建议动态观察。
6天前患者我院复查彩超提示:子宫右后方可见一42x36mm异常回声,不除外畸胎瘤可能。建议手术,门诊拟“右卵巢畸胎瘤可能”收住入院。
病理诊断:
成熟性畸胎瘤
成熟性畸胎瘤
-
成熟性畸胎瘤是由两个或三个胚层的成熟组织组成的肿瘤。分为:
1.成熟性囊性畸胎瘤
2.成熟性实性畸胎瘤
-
发病年龄广泛
-
多无症状。
-
约1/3卵巢甲状腺肿患者出现腹水,可伴有Meigs综合征
-
抗-天门冬氨酸受体抗体(Anti-NMDAR)自身免疫性脑病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术中冰冻#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