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thods:何川团队开发RNA结合蛋白结合位点原位逆转录测序分析的新方法

2024-01-12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逆转录的RBP结合位点测序(ARTR-seq)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依赖于抗体引导下RBP结合RNA的原位逆转录来识别RBP结合位点。

RNA结合蛋白(RBPs)通过与RNA靶点动态相互作用来调节多种细胞过程。然而,仍然缺乏有效的方法来捕获RBPs与其RNA靶点之间的稳定和瞬时相互作用,特别是当相互作用是动态的或样品有限时。

2024年1月10日,芝加哥大学何川团队在Nature Methods 在线发表题为“Profiling of RNA-binding protein binding sites by in situ reverse transcription-based sequenc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逆转录的RBP结合位点测序(ARTR-seq)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依赖于抗体引导下RBP结合RNA的原位逆转录来识别RBP结合位点。

ARTR-seq避免了紫外线交联和免疫沉淀,允许从少至20个细胞或组织切片中高效和特异性地鉴定RBP结合位点。利用快速甲醛固定的优势,ARTR-seq能够在短时间内捕获RBP的动态RNA结合,正如在短至10分钟的时间范围内对应力颗粒组装过程中G3BP1的动态RNA结合的分析所证明的那样。

图片

RBPs与RNA靶标动态相互作用,调控RNA转录、剪接、修饰、定位、翻译和降解等各方面的命运。RBPs的功能障碍或与RNA底物的结合可导致各种缺陷甚至疾病。捕获RBP-RNA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动态甚至瞬时相互作用,对于更好地理解RBP及其对靶RNA的功能作用至关重要。

广泛使用的识别RBP靶点的方法是基于特异性RBP及其结合RNA的免疫沉淀(IP),通过直接RNA IP (RIP)或共价捕获辅助的交联IP (CLIP) 。特异性RBP结合的底物RNA可以使用针对RBP的抗体通过RIP或CLIP富集,然后通过高通量测序(seq)在整个转录组中分析RBP靶点。CLIP-seq通过共价交联捕获底物RNA上的RBP结合位点。RNase处理可以消化RNA的无RBPs区域,提高结合位点检测的分辨率。CLIP-seq变体如PAR-CLIP或eCLIP可提高交联效率、特异性或结合位点分辨率。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且被广泛使用,但也有局限性。由于IP效率低,它们通常需要大量的起始材料;紫外交联是一种低效的化学反应。最近报道的tRIP-seq和LACE-seq可以应用于低输入样本,但代价是降低库的复杂性。

图片

ARTR-seq方案(图源自Nature Methods 

TRIBE和STAMP型方法将RBP与RNA碱基编辑器融合,在RBP结合位点附近引入突变,绕过IP来识别RBP结合位点。这些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研究RBP在活细胞中的结合,并且在单细胞水平上使用有限的材料。它们在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然而,这些基于编辑的方法仍然具有的局限性。它们需要通过在生殖系或细胞系中插入碱基编辑蛋白来操纵基因组,这阻碍了它们在原代细胞和组织中的应用。

诱导编辑蛋白表达通常需要大约24小时或更长时间,这不能用于监测RBP的动态RNA结合。这些碱基编辑器有自己的序列偏好,可能会改变目标RBP的本地结合特征。RT&Tag,一个从CUT&Tag策略衍生出来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寡核苷酸(dT)引物启动的逆转录(RT)和分离细胞核中全长RNA-互补DNA (cDNA)异双工的Tn5标记来分析RBP-RNA相互作用。RT&Tag可以识别RBP与多聚腺苷化RNA的结合,但对非多聚腺苷化RNA和细胞质RBP的结合无效。由于Tn5酶在异双工上的效率较低,需要25,000-100,000个细胞核才能获得足够的转录组范围内的结合信号。

为了克服现有方法的局限性,该研究引入了一种基于RBP结合位点测序(ARTR-seq)的检测方法,通过原位RT捕获RBP-RNA相互作用。研究证明,ARTR-seq可以使用少至20个细胞或单个组织切片,以良好的测序质量敏感地描述RBP靶点。此外,成像步骤可以很容易地内置到ARTR-seq程序中,提供RBPs的直接空间信息。通过ARTR-seq,发现剪接因子与RNA N-甲基腺苷(m6 A)修饰的YTH家族解读蛋白的结合模式不同。ARTR-seq可以无偏地检测RBP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RNA结合,并测量RBP在RNA底物上的结合强度。此外,ARTR-seq可以在10分钟的小时间尺度上监测压力颗粒(SG)组装过程中G3BP1的动态RNA结合。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3-02146-w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80958, encodeId=50bb2180958f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709155e00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RNA结合蛋白#</a> <a href='/topic/show?id=8eb7109884a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逆转录测序#</a> <a href='/topic/show?id=b1d7109885d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RBP结合位点测序#</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9885, encryptionId=b1d7109885df, topicName=RBP结合位点测序), TopicDto(id=15570, encryptionId=3709155e00b, topicName=RNA结合蛋白), TopicDto(id=109884, encryptionId=8eb7109884a3, topicName=逆转录测序)],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an 12 10:49:11 CST 2024, time=2024-01-1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Genome Bio:卵巢肿瘤中的RNA结合蛋白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周圣涛课题组于2018年3月16日在开放获取期刊Genome Bi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RNA binding protein SORBS2 suppresses metastatic colonization of ovarian cancer by stabilizing tumor-suppressive immunomodulatory transcrip

Molecular Cell:难治性乳腺癌的潜在药物靶点:RNA结合蛋白YTHDF2

研究员发现破坏 YTHDF2 依赖性 mRNA 降解会触发三阴性乳腺癌 (TNBC) 细胞和肿瘤的细胞凋亡。

Cell Death Dis:异质核糖核蛋白A0磷酸化位点可作为结直肠癌的新治疗靶点

RNA调节介导的RNA结合蛋白(RBPs)已被证实与体内稳态的维持以及癌症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大多数的RBPs与肿瘤相关的功能以及其抗肿瘤作用的详细机制目前还知之甚少。

Cell Stem Cell:广州生物院姚红杰课题组揭示RNA结合蛋白DDX5对体细胞重编程的关键作用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姚红杰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RNA Helicase DDX5 Inhibits Reprogramming to Pluripotency by miRNA-based Repression of RYBP and its PRC1-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F

Nat Neurosci:科学家找到3类精神疾病的共同病因

《自然—神经科学》上的两篇文章从遗传学和生物化学角度找到证据证明:RNA结合蛋白TOP3β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症、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智力缺陷的一种共同因素。结合之前一些研究认为的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可能拥有共同的遗传风险因素的结论,这两项新研究确定了与这些疾病共有的认知缺陷有关的潜在生物过程。 由于过去数个世纪的人口迁移模式的影响,芬兰北部某地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比例较高。通过对该人群的研究,N

J Neurosci:新标志物有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近日,波士顿大学医学院(BUSM)研究人员确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一种积聚的蛋白质组。这些调查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该研究可能有助开辟新的方法来诊断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J Neurosci 2012 Jun 13;32(24):8270-83]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