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二尖瓣环分离和二尖瓣脱垂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长期风险

2025-04-1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MVP和MR患者的二尖瓣环分离与二尖瓣手术后VA的长期风险增加三倍相关,尽管对MAD进行了解剖矫正。

二尖瓣脱垂(MVP)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瓣膜疾病,其潜在病因包括巴洛病、纤维弹性缺乏和混合病理。尽管MVP总体预后良好,但约25%的患者会出现进行性二尖瓣反流(MR)。磁共振成像的表征及其对左心室功能和大小的影响被认为会增加死亡率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然而,一部分MVP患者,无论是否有MR,由于室性心律失常(VA)的风险增加,经历了更恶性的过程。二尖瓣上的一些特征通常共存,包括二尖瓣环分离(MAD)、Barlow病和双小叶MVP。其他危险特征包括左室外侧壁或乳头肌晚期钆增强、频繁的早衰心室复核(PVC)、心电图t波倒转和运动应激试验中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尽管MR手术矫正已被证明可以使MVP患者的总体死亡风险正常化,但具有心律失常特征的患者是否仍面临术后VA风险增加尚不清楚。二尖瓣脱垂(MVP)与进行性二尖瓣反流(MR)相关,需要手术矫正。一部分MVP患者经历室性心律失常(VA),二尖瓣环分离(MAD)已被报道为一种危险因素。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评估MAD和MVP患者接受二尖瓣手术治疗MR的长期VA风险。

该研究纳入了2010-22年在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接受二尖瓣手术(修复或置换)的中度或重度退行性MR的MVP患者。术前和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收缩期末测量二尖瓣环分离长度,参考真实MAD。该研究的主要结局包括因确认的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高负荷而住院、门诊或消融的室性心律失常,并从医疗记录中评估。

599例接受二尖瓣手术的患者中,96例(16%)术前有MAD。MAD的中位长度为8.0[四分位间距(IQR)为5.0-10.0]mm。与无MAD的患者相比,MAD的患者更年轻(55±15岁vs 63±11岁),女性更多(31% vs 17%),并且有更多的Barlow病(70% vs 27%)。所有患者均手术矫正二尖瓣环脱离。在中位随访时间5.4(IQR为2.8-7.5)年期间,术前MAD患者无论是否进行修复/置换,都有较高的VA风险(经年龄和性别调整的风险比为3.33,95%可信区间为1.37-8.08)。

由此可见,MVP和MR患者的二尖瓣环分离与二尖瓣手术后VA的长期风险增加三倍相关,尽管对MAD进行了解剖矫正。

原始出处:

Klara Lodin,et al.Mitral annular disjunction and mitral valve prolapse: long-term risk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fter surgery.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5.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f195/811148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0997, encodeId=d5b7226099e1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46d462292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室性心律失常#</a> <a href='/topic/show?id=40fd23918d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二尖瓣脱垂#</a> <a href='/topic/show?id=6e271261537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二尖瓣环分离#</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153, encryptionId=6e2712615372, topicName=二尖瓣环分离), TopicDto(id=23918, encryptionId=40fd23918d0, topicName=二尖瓣脱垂), TopicDto(id=46229, encryptionId=446d462292b, topicName=室性心律失常)],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Apr 18 13:48:13 CST 2025, time=2025-04-18,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听大咖解读PCI术后室早的临床治疗

老年男性患者PCI术后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频发室早,给予门冬氨酸钾镁后症状明显改善,频发室早的频率得到了降低。

CHRS2023:从指南谈室性心律失常ICD和导管消融

本次盛夏教授汇报的是《2022 ESC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管理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是继2015年后的一项重要更新,更新主要内容有关于ICD和导管消融方面,并且有和旧指南有一些不一样的认识。

Eur Heart J:心律失常致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新的预测模型

使用最大型的既往没有VA的ARVC患者队列,研究人员利用现成的临床参数设计了一个预测模型来估计VA风险,并可指导一级预防ICD的决策。

CHRS 2023:室性心律失常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本次会议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马长生教授,以《室性心律失常最新临床研究进展》为题,为大家做了精彩演讲,小编整理重点,供大家参考学习。

Cardiovasc Diabetol:血糖变异性与危重病人院内死亡的关系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由于血糖调节激素(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和皮质醇)的作用,应激性高血糖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很常见。较高的血糖变异性是ICU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部分原因是VA风险增加所致。

CHRS 2023: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指南与实践

关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指南目前国内外研究有很多了,2022年ESC公布了最新的指南的更新,与2015年版相比,纳入了更多的篇幅和这些年最新的循证医学参考文献。本篇文章,让高鹏教授带我们来一起看看有哪些变化

Diabetes Obes Metab:磺酰脲类药物与2型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关系

与二甲双胍相比,磺酰脲类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时,与VA风险增加相关。在使用磺酰脲类药物作为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疗时,应考虑到这种增加的风险。

JAHA:磺酰脲与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风险相关

与二甲双胍相比,磺酰脲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更高相关。

JAHA: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后意义

在ACS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并存活出院的患者随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而在ACS期间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长期死亡率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