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肠道细菌有保护作用,或能减少严重感染风险|《柳叶刀》子刊

2024-07-05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结果显示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特别是丁酸盐产生菌水平较低与人群严重感染风险增加存在关联。

尽管全球传染病防治已取得重大进展,但相关疾病负担仍然巨大。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全球约25%的死亡由感染引起。因严重感染住院的患者明显特征之一是肠道菌群紊乱,但尚不明确肠道菌群紊乱是否增加了感染的发生。

近日,来自阿姆斯特丹联合大学和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微生物》(The Lancet Microbe)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结果显示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特别是丁酸盐产生菌水平较低与人群严重感染风险增加存在关联。

图片

截图来源:The Lancet Microbe

在这项观察性的微生物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0699例参与者的粪便样本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膳食纤维发酵过程中产生丁酸盐的16种细菌。这些细菌能够消化人类自身无法消化的纤维。

在为期6年的随访研究中发现,602例参与者因感染而住院或死亡,与未因感染住院的参与者相比,他们肠道中的丁酸盐产生菌明显较少。丁酸盐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既往研究已证实其对小鼠的免疫系统会产生积极影响。

分析结果还显示,因感染住院的参与者与未因感染住院的参与者,其肠道微生物菌群存在差异(R2=0.00037,P=0.0002):

  • 因感染住院的参与者中,Veillonella和链球菌的相对丰度更高,而丁弧菌相对丰度较低。

  • 未因传染病住院的受试者具有较高水平的专性厌氧菌,如Butyrivibrio。

总之,研究表明,随访期间因感染住院的参与者和没有感染相关住院的参与者之间的基线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不同,是由Veillonella的增加和专性厌氧菌Butyrivibrio的减少驱动的。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Bob Kullberg指出,“肠道菌群中有益菌占据10%以上的参与者,感染的几率可以降低15%至25%。” 这表明微生物菌群参与了肠道外的感染,如肺部和膀胱感染。分析考虑了年龄、抗生素使用史以及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成和感染风险的潜在疾病等因素。

研究还发现,这些细菌中的丁酸盐可以通过改善肠道外的防御机制来提高防御能力。这一发现强调了健康微生物菌群的重要性,并为预测每个个体的严重感染风险打开了大门。但是,为什么有些人体内的丁酸盐产生菌更多,仍然是待研究的问题。

是否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将这些细菌引入肠道的问题也仍未得到解答。“需要进行后续研究,来找出如何通过饮食或益生菌增加丁酸盐的含量,以防止严重感染,”共同研究员兼教授Joost Wiersinga说。

参考资料

[1] Kullberg RFJ, Wikki I, et al., (2024). Association between butyrate-producing gut bacteria and the risk of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isation: results from two observational, population-based microbiome studies. Lancet Microbe. Doi: 10.1016/S2666-5247(24)00079-X.

[2] Fewer good gut bacteria increase the risk of serious infection. Retrieved Jun 20, 2024,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4867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3406, encodeId=f5c522134066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4d4259120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传染病#</a> <a href='/topic/show?id=1790816e50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肠道微生物菌群#</a> <a href='/topic/show?id=239a1043841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丁酸盐#</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4384, encryptionId=239a1043841e, topicName=丁酸盐), TopicDto(id=25912, encryptionId=14d4259120b, topicName=传染病), TopicDto(id=81675, encryptionId=1790816e50a, topicName=肠道微生物菌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ul 05 13:18:47 CST 2024, time=2024-07-0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Trave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来自哥伦比亚加勒比地区地区的移民孕妇的传染病

本文结果反映了实施教育、预防和检测健康计划的必要性,旨在减少怀孕移民群体的产前感染数量,以防止母亲和新生儿的致命并发症。

2023年度巨献:中国传染领域十大医学研究出炉

2023年梅斯年终巨献:中国重磅级医学研究成果解读!

不再强制的婚检,对你很重要

婚前医学检查(简称婚检)是为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侣提供的一种健康检查,通过婚检可以了解婚前男女双方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发育异常、慢性病、传染病、性病、遗传病等身体异常或疾病,能规避90%的传染性疾病

多地将科普文章纳入职称评审指标

11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各地的疫情防控政策也随之变化

闻玉梅院士:重视突发传染病联合性预警防治,优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闻玉梅院士建议,设立突发传染病的联合性预警和防治机制,特别要考虑对动物和人源传染病的合作监测。

2023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研究评选 | 传染领域

一年一度的十大医学进展又拉开帷幕了,回顾这一年,医学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科学家在传染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哪些研究能入选十大年度研究呢?

除了甲流,春季是儿童常见传染病高发期!这些传染病需警惕!

春季是儿童常见传染病高发的时期,比如麻疹、水痘等疾病,可能悄然来袭。那么,不同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如何?怎样科学有效防治?

Lancet子刊:复旦大学余宏杰课题组在基于基因数据的传染病时空溯源领域发表综述

该综述概述了广泛用于重建感兴趣的爆发的地理来源的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