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技术 | 经皮后路螺钉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手术技巧

2024-08-29 骨科园地 骨科园地 发表于上海

这篇文章介绍一种经皮技术,通过跟腱安全植入后前(PA)螺钉固定后踝骨折。

后踝骨折的固定技术包括通过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使用支撑板和/或拉力螺钉。这两种技术都有局限性,因为它们都需要剥离软组织。

这篇文章介绍一种经皮技术,通过跟腱安全植入后前(PA)螺钉固定后踝骨折。

适应症:

适用于无位移或最小位移的pmf。如果大于0.2 mm的移位需要通过后外侧入路进行复位固定。术前复查关节面水平的轴向和矢状CT扫描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骨折没有或仅发生轻微移位。

图片

手术方法:

首先固定内踝和外踝骨折。经皮植入后踝螺钉方法。

图片

1、使足背屈,导针经皮穿过跟腱中部,进入胫骨后端。注意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位于跟腱外侧缘的外侧。将导针插入骨中2至3毫米(上图A)。

2、然后使用踝关节榫眼视图评估导针的起始点。(上图B)。导针偏外可能进入下胫腓联合,偏内可能会损伤拇长屈肌腱。

3、透视图确认起始点后,继续推进导丝到前皮层(上图C)。

4、插入导丝后,在导丝旁边做一个小的纵向皮肤切口,沿着肌纤维方向分离剥开,并测量螺钉长度,用空心钻扩孔道,后用半螺纹空心钉(带或不带垫圈)从后向前固定(上图D)。

如果后踝骨折是螺旋形胫骨远端骨折的一部分,则在胫骨骨折复位和固定之前对PMF进行处理,以防止骨块进一步移位。

图片

其余步骤如上所述:

图片

下图病例在远端锁定螺钉插入过程中,后踝骨折发生移位,随后采用上述技术进行固定。

图片

图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3120, encodeId=fae12223120d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8968889e1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螺钉固定#</a> <a href='/topic/show?id=59dfe8407a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经皮技术#</a> <a href='/topic/show?id=6c1e1106921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后踝骨折#</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0692, encryptionId=6c1e11069219, topicName=后踝骨折), TopicDto(id=78407, encryptionId=59dfe8407a9, topicName=经皮技术), TopicDto(id=88897, encryptionId=a8968889e1f, topicName=螺钉固定)],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Aug 29 22:33:33 CST 2024, time=2024-08-2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Am J Orthop:双皮质螺钉固定治疗内踝骨折

内踝骨折在骨科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通常合并有外踝部位的骨折,需要手术固定骨折块。现阶段临床上固定内踝的骨折块主要方法是螺钉。对骨质疏松或者高年龄的患者,常规螺钉固定的强度不足,Stephen A等人在AJO上介绍了双皮质螺钉固定内踝骨折的方法。 方法非常简单,内踝骨折复位后,沿着骨折线垂直的方向打入导针,注意,对部分内踝骨折线接近横行的患者,导针和骨折线垂直后,在胫骨外侧骨皮质处容易出现

手术技巧:实心螺钉固定第五跖骨近端骨折

第五跖骨近端骨折通常使用空心螺钉进行髓内固定,复位并插入导针后置入空心螺钉,但是手术中也有可能出现导针断裂,同时反复插入导针也会削弱局部骨质导致固定效果欠佳。从生物力学上讲,实心螺钉优于空心螺钉,而螺钉直径和螺纹深度对固定的效果有重要作用,较粗的螺钉可以更好的固定骨折同时避免螺钉断裂。 美国的学者Benjamin C在2014年的Techniques in Orthopaedics杂志上

CORR:半椎板切除单侧侧块螺钉固定治疗颈椎OPLL效果良好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前路减压、后路减压、前后路联合减压等,可伴或不伴融合。手术治疗目标是在解除脊髓压迫的同时,保持颈椎的矢状位排列和稳定性。对于单节段或双节段的后纵韧带骨化或伴有固定后凸畸形的患者,推荐采用前路减压来解除对脊髓的压迫。而对于多个节段(≥3)的连续性或混合性后纵韧带骨化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手术方式更加适合。【原文下载】 然而采用后路减压,无论是椎板切除术还是椎板成形术也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3D打印铸型辅助跟骨骨折螺钉固定的前瞻性研究

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DIACFs)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缺陷。本研究评估了3D打印铸造辅助螺钉固定用于DIACFs患者的放射学和功能结果。

JOT:髋臼后柱经皮螺钉固定避免损伤臀下神经的手术技巧

髋臼后柱经皮逆行螺钉固定可用于治疗移位较小的髋臼骨折。有报道称,移位小于2mm的老年髋臼骨折用此法治疗后,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但是,关于局部神经损伤风险的解剖学研究至今未见诸报道。 针对这一情况,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医学院的Azzam教授等学者进行了一项试验性研究。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尸体标本试验研究,确定神经结构与经坐骨结节植入螺钉间的解剖关系。 研究人员选取了三例男性和两例女

Am J Orthop: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术后无需常规行CT检查

骨盆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骶髂关节创伤经常伴有骨盆环不稳定性骨折,可威胁到患者性命。经皮微创固定骶髂关节可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和早期功能锻炼,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临床预后。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传统的骶髂关节固定方法。这种手术方法的缺点在于手术创伤大、神经损伤和术中出血增加。而经皮固定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软组织损伤和降低术中出血量。但是,由于骨盆后环结构复杂,螺钉置入位置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