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中晚年的心血管健康变化对晚年脑血管疾病磁共振成像标志物的影响

2023-04-0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改善中年内和中年至晚年的心血管健康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血管健康可用于预防脑血管疾病;然而,缺乏关于整个中年和晚年的心血管健康与晚年脑血管疾病相关的数据。明尼苏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和社区健康部的学者旨在研究中年或晚年的心血管健康以及中年和中年与晚年之间的心血管健康变化是否与晚年脑血管疾病的磁共振成像标志物的患病率有关。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1638名来自社区动脉硬化风险研究的参与者,他们参加了中年(平均年龄53岁和59岁)和晚年(平均年龄76岁)的两次访问。每次就诊时,都会计算包括7个项目中的6个项目的心血管健康Life's Simple 7得分(范围为0-12/0-14,取决于饮食的可用性),每个项目的权重分配为差(0)、中等(1)或理想(2)。参与者在晚年访问时进行了3T脑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果是晚年时的白质高信号、微出血和腔隙性、皮质下和皮质梗塞。线性和逻辑回归模型被用来评估中年和晚年的心血管健康,以及中年和从中年到晚年的心血管健康的改善与脑血管疾病的磁共振成像标志物的关联,并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

结果显示,中年时较高的心血管健康评分,中年时心血管健康的改善,晚年时较高的心血管健康,以及中年至晚年时心血管健康的改善与脑血管疾病标志物的较低患病率有关。例如,从中年到晚年心血管健康的改善(每1分)与较小的白质高浓体积有关(β,-0.07[95%CI,-0.10至-0. 04]),微出血(OR=0.93[0.90-0.97])、腔隙(OR=0.93[0.89-0.97])、皮质下(OR=0.93[0.89-0.97])和皮质梗死(OR=0.92[0.87-0.97])的概率较低。

由此可见,改善中年内和中年至晚年的心血管健康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Changes in Cardiovascular Health Across Midlife and Late-Life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rkers of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n Late-Life. https://doi.org/10.1161/STROKEAHA.122.04137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眩晕专题:当“晕”遇上了脑血管病

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疾病如老年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均可导致眩晕。虽然脑血管病可以导致眩晕,但眩晕未必都是脑血管病所致。

桥臂病变的临床病因学研究进展

桥臂又称小脑中脚是3对小脑脚中最大者,是连接大脑皮质和脑桥、小脑的中继站。近年来,关于桥臂病变的病例报道及研究明显增加,本文主要对桥臂病变的临床病因学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及总结。

甘露醇在颅内压增高时怎么用?这6点必看!

甘露醇是治疗颅内压(ICP)增高最常用药物,神经科医生对其并不陌生。但由于临床中ICP增高的病理生理机制各不相同,以及甘露醇的广泛应用,导致甘露醇不规范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冠心病合并脑微出血,“缺血+出血”,抗栓策略如何制定?

一句话提示:出血风险的增加是否抵消或超过抗栓治疗的获益,需要进行量化评价。

眩晕专题系列:屈晓霞教授:当“晕”遇上了脑血管病(下)

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疾病如老年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均可导致眩晕。虽然脑血管病可以导致眩晕,但眩晕未必都是脑血管病所致。

临床笔记:脑血管疾病:脑梗死

临床笔记 | 脑血管疾病:脑梗死

拓展阅读

GW-ICC新闻发布会丨AI心脏医生:精准医疗,守护全民心血管健康

2024年11月9日,在第35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 2024)暨亚洲心脏大会(AHS 2024)上,“应泽医生—国际首个由专家团队主导研发的智能心脏医生”新闻发布会隆重举行。

JAHA:与工作相关的压力与不利的心血管健康有关

工作相关压力与不利的CVH相关。这些结果强调了工作场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建议有必要研究可以减少工作相关压力和促进CVH的干预措施。

心脏不健康,大脑也危险!AHA科学声明

美国心脏协会声明强调心血管健康对大脑重要,本文阐述心衰、房颤、冠心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机制,建议多途径干预和早践行 “生命 8 要素”。

1月猛吃720个鸡蛋?哈佛医学生用自己做试验,发现“颠覆性”结果:胆固醇不升反降20%!鸡蛋吃几个最健康?

来自哈佛大学的Nick Norwitz博士就以身试“蛋”,连续1个月每天吃24个鸡蛋,也就是一整个月内吃了720个!胆固醇不会爆表吗?鸡蛋应该怎么吃?一周吃几个蛋最健康?

Hypertension:青少年收缩压、心血管健康和神经认知的关系

收缩压升高和一般心血管健康与青少年神经认知结局相关。这些结果如何指导临床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Cardiovasc Res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赵健元教授团队发现孕期叶酸对子代心血管健康影响的两面性

该研究利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深入研究孕期高叶酸通过相关基因甲基化调控心肌组织相关基因表达影响子代心脏功能的表型和机制,为临床上孕期叶酸适量补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