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机器学习助力罕见遗传病诊治新时代

2025-07-23 熊佳仪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综述系统整合了机器学习在罕见遗传病基因组精准医学中的最新应用与挑战,通过展现多组学融合、高性能计算、实时诊断及解释性AI的最新进展,明确了未来研究的关键技术路径和伦理政策需求。

罕见遗传病影响全球数百万患者,其诊断过程复杂且耗时,治疗选择有限。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的普及,我们能够更精准地鉴定致病基因变异,但面对庞大且复杂的基因组数据,传统分析方法难以胜任。

机器学习(ML)尤其是深度学习通过挖掘高维基因组数据中的隐藏模式,显著提升了基因变异的优先排序和致病性预测能力。同时,ML还助力挖掘罕见病的分子标志物,实现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然而,罕见遗传病患者样本量有限,数据不平衡与临床异质性大,给ML模型训练带来挑战。此外,数据隐私保护和解释性不足也是机器学习临床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期,发表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杂志上的一项标题为“Advancing genome-based precision medicine: a review on 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s for rare genetic disorders”研究,梳理了近年来ML技术在基因组精准医学领域中特别是针对罕见遗传病的应用进展。

研究从分子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临床精准医疗等多学科视角出发,聚焦机器学习如何帮助解决罕见遗传病诊断难、治疗个体化不足及药物研发周期长等痛点。通过对2020年至2025年间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本文明确了当前研究热点、技术瓶颈及未来的重点方向,旨在为医学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采用系统综述方法,遵循PRISMA指南,综合筛选并分析了2020-2025年间关于机器学习与基因组精准医学交叉领域的高质量同行评议文章。采用了包括PubMed、Scopus、IEEE Xplore及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的多阶段检索策略。通过关键词组合检索“machine learning”、“genome based precision medicine”、“rare genetic disorders”等,筛选出符合内容和质量标准的69篇核心文献。

研究结果

1. 机器学习在GBPM中的主要应用

  • 疾病诊断: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深度学习模型对基因组变异进行识别,成功应用于杜氏肌营养不良、Fragile X综合征等罕见遗传病的诊断。ML模型优于传统统计方法,显著提高了致病变异的预测准确度与诊断速度。

  • 生物标志物发现:基于随机森林等方法,通过多组学数据挖掘癌症及代谢疾病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辅助疾病早期检测和疗效评估。

  • 治疗靶点识别与药物再利用:图神经网络(GNN)及生成对抗网络(GAN)被用于解析蛋白质交互网络及药物靶点,促进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罕见病的靶向治疗药物筛选。同时,ML模型成功指导对现有药物(如抗癫痫药)进行再利用探索。

  • 个性化治疗方案优化:基于强化学习的方法对患者基因与临床多样性进行建模,实现治疗响应预测与动态用药调整,提升治疗精准度。

表1:机器学习在基因组精准医学中的应用概览

图1:关键应用领域示意图

2. 多组学数据整合和实时基因组分析技术进展

机器学习算法特别是变分自编码器(VAE)、图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数据的高效整合,揭示疾病分子机制与生物标志物。

大规模的计算能力和高性能算法的进步使得实时基因组数据分析成为可能,特别是在新生儿遗传病的迅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极大缩短了诊疗时间,提升了临床决策的及时性和精准性。

表2:基因组精准医学中的技术进展

图2:XAI在基因组中的应用示意图

3. 安全、隐私及伦理问题

基因组数据具有高度敏感性,面临数据泄露、惩罚性歧视及身份重识别风险。随着ML深度应用,数据跨境流动引发法律法规的合规性挑战。

网络攻击如勒索软件日益针对医疗基因库,造成数据丢失和临床中断。算法偏差则可能加剧不同族群间的诊疗公平性差距。

针对以上挑战,提出多重加密、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和区块链技术等前沿解决方案,以及动态知情同意机制,提升数据安全性和伦理透明度。

表3:基因组精准医学中安全与隐私问题

4. 最新前沿技术:大语言模型(LLM)与基因组

大语言模型(如DNABERT、Nucleotide Transformer)借鉴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变换器架构,能够捕捉DNA序列中的长程依赖关系和复杂语义,为基因组变异功能预测及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LLM具备无监督预训练和跨任务迁移能力,代表了未来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向端到端系统转变的趋势,对罕见疾病的诊断和疗法开发提供潜在突破。

5. 现存挑战与未来展望

  • 数据稀缺与质量参差:需构建代表全球多样性的基因组数据库,应用数据增强和合成数据技术缓解样本量限制。
  • 计算资源瓶颈:推广分布式和云计算基础设施,研发优化算法支持大规模基因组数据分析。
  • 模型可解释性:开发基于生物学机制的XAI工具,提升临床信任和决策支持。
  • 伦理隐私保护:推动全球统一的监管框架和动态知情同意,确保数据使用公平合法。
  • 临床整合落地:加强医工跨学科协作,培训临床人员基因组及AI知识,提高技术接受度。
  • 技术融合创新:深度融合CRISPR基因编辑、单细胞测序与ML,进一步推进个性化精准治疗。

讨论

本综述系统整合了机器学习在罕见遗传病基因组精准医学中的最新应用与挑战,通过展现多组学融合、高性能计算、实时诊断及解释性AI的最新进展,明确了未来研究的关键技术路径和伦理政策需求。

罕见遗传病作为复杂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依赖大数据驱动的智能算法以突破传统诊疗瓶颈。文章不仅理论综述了多样化ML算法的临床潜力,还聚焦数据隐私和公平性问题,强调跨国多方合作与规制标准建立的重要性,为推动精准医疗的临床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结合机器学习、基因编辑和多组学信息,精准医疗将更有效、可解释且公平,从根本上改善罕见遗传病患者的诊疗服务及生活质量

原始出处

Abbas SR, Abbas Z, Zahir A, Lee SW. Advancing genome-based precision medicine: a review on 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s for rare genetic disorders. Brief Bioinform. 2025 Jul 2;26(4):bbaf329. doi: 10.1093/bib/bbaf329. PMID: 40668553; PMCID: PMC12265892.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bbaf329.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acf088e79945,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机器学习助力罕见遗传病诊治新时代,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1217,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本综述系统整合了机器学习在罕见遗传病基因组精准医学中的最新应用与挑战,通过展现多组学融合、高性能计算、实时诊断及解释性AI的最新进展,明确了未来研究的关键技术路径和伦理政策需求。, cover=https://img.medsci.cn/Random/102373157-95011716.1910x1000.jpg, authorId=0, author=熊佳仪,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 style="color: #333333;">罕见遗传病影响全球数百万患者,其诊断过程复杂且耗时,治疗选择有限。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的普及,我们能够更精准地鉴定致病基因变异,但面对庞大且复杂的基因组数据,传统分析方法难以胜任。</p> <p style="color: #333333;">机器学习(ML)尤其是深度学习通过挖掘高维基因组数据中的隐藏模式,显著提升了基因变异的优先排序和致病性预测能力。同时,ML还助力挖掘<a href="https://rare.medsci.cn/">罕见病</a>的分子标志物,实现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p> <p style="color: #333333;">然而,罕见遗传病患者样本量有限,数据不平衡与临床异质性大,给ML模型训练带来挑战。此外,数据隐私保护和解释性不足也是机器学习临床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p> <p><img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22/1753142467368_6512445.png" /></p> <p style="color: #333333;">近期,发表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杂志上的一项标题为&ldquo;Advancing genome-based precision medicine: a review on 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s for rare genetic disorders&rdquo;研究,梳理了近年来ML技术在基因组<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B2%BE%E5%87%86">精准</a>医学领域中特别是针对罕见遗传病的应用进展。</p> <p style="color: #333333;">研究从分子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临床精准医疗等多学科视角出发,聚焦机器学习如何帮助解决罕见遗传病<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8%AF%8A%E6%96%AD">诊断</a>难、治疗个体化不足及药物研发周期长等痛点。通过对2020年至2025年间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本文明确了当前研究热点、技术瓶颈及未来的重点方向,旨在为医学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p> <p style="color: #333333;">本文采用系统综述方法,遵循PRISMA<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search">指南</a>,综合筛选并分析了2020-2025年间关于机器学习与基因组精准医学交叉领域的高质量同行评议文章。采用了包括PubMed、Scopus、IEEE Xplore及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的多阶段检索策略。通过关键词组合检索&ldquo;machine learning&rdquo;、&ldquo;genome based precision medicine&rdquo;、&ldquo;rare genetic disorders&rdquo;等,筛选出符合内容和质量标准的69篇核心文献。</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研究结果</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1.</strong> <strong>机器学习在GBPM中的主要应用</strong></p> <ul style="color: #333333;"> <li> <p><strong>疾病诊断</strong>: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深度学习模型对基因组变异进行识别,成功应用于杜氏肌<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d30588111d2">营养不良</a>、Fragile X综合征等罕见遗传病的诊断。ML模型优于传统<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BB%9F%E8%AE%A1">统计</a>方法,显著提高了致病变异的预测准确度与诊断速度。</p> </li> <li> <p><strong>生物标志物发现</strong>:基于随机森林等方法,通过多组学数据挖掘癌症及代谢疾病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辅助疾病早期检测和疗效评估。</p> </li> <li> <p><strong>治疗靶点识别与药物再利用</strong>:图神经网络(GNN)及生成对抗网络(GAN)被用于解析蛋白质交互网络及药物靶点,促进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罕见病的<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78aa999190f">靶向治疗</a>药物筛选。同时,ML模型成功指导对现有药物(如抗癫痫药)进行再利用探索。</p> </li> <li> <p><strong>个性化治疗方案优化</strong>:基于强化学习的方法对患者基因与临床多样性进行建模,实现治疗响应预测与动态用药调整,提升治疗精准度。</p> </li> </ul> <p style="color: #333333;"><em>表1:机器学习在基因组精准医学中的应用概览</em></p> <p style="color: #333333;"><img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22/1753142636258_6512445.png" /></p> <p style="color: #333333;"><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22/1753142644762_6512445.png" /></p> <p style="color: #333333; text-align: center;">图1:关键应用领域示意图</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2. 多组学数据整合和实时基因组分析技术进展</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机器学习算法特别是变分自编码器(VAE)、图神经网络广泛应用于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数据的高效整合,揭示疾病分子机制与生物标志物。</p> <p style="color: #333333;">大规模的计算能力和高性能算法的进步使得实时基因组数据分析成为可能,特别是在新生儿遗传病的迅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极大缩短了<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search?keyword=%E8%AF%8A%E7%96%97">诊疗</a>时间,提升了临床决策的及时性和精准性。</p> <p style="color: #333333;"><em>表2:基因组精准医学中的技术进展</em></p> <p style="color: #333333;"><img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22/1753142670926_6512445.png" /></p> <p style="color: #333333;"><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22/1753142670937_6512445.png" /></p> <p style="color: #333333; text-align: center;">图2:XAI在基因组中的应用示意图</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3. 安全、隐私及伦理问题</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基因组数据具有高度敏感性,面临数据泄露、惩罚性歧视及身份重识别风险。随着ML深度应用,数据跨境流动引发法律法规的合规性挑战。</p> <p style="color: #333333;">网络攻击如勒索软件日益针对医疗基因库,造成数据丢失和临床中断。算法偏差则可能加剧不同族群间的诊疗公平性差距。</p> <p style="color: #333333;">针对以上挑战,提出多重加密、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和区块链技术等前沿解决方案,以及动态知情同意机制,提升数据安全性和伦理透明度。</p> <p style="color: #333333;"><em>表3:基因组精准医学中安全与隐私问题</em></p> <p style="color: #333333;"><img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22/1753142682818_6512445.png" /></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4. 最新前沿技术:大语言模型(LLM)与基因组</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大语言模型(如DNABERT、Nucleotide Transformer)借鉴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变换器架构,能够捕捉DNA序列中的长程依赖关系和复杂语义,为基因组变异功能预测及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新思路。</p> <p style="color: #333333;">LLM具备无监督预训练和跨任务迁移能力,代表了未来<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a7fe6919e29">生物信息学</a>机器学习向端到端系统转变的趋势,对罕见疾病的诊断和疗法开发提供潜在突破。</p>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5. 现存挑战与未来展望</strong></p> <ul style="color: #333333;"> <li><strong>数据稀缺与质量参差</strong>:需构建代表全球多样性的基因组数据库,应用数据增强和合成数据技术缓解样本量限制。</li> <li><strong>计算资源瓶颈</strong>:推广分布式和云计算基础设施,研发优化算法支持大规模基因组数据分析。</li> <li><strong>模型可解释性</strong>:开发基于生物学机制的XAI工具,提升临床信任和决策支持。</li> <li><strong>伦理隐私保护</strong>:推动全球统一的监管框架和动态知情同意,确保数据使用公平合法。</li> <li><strong>临床整合落地</strong>:加强医工跨学科协作,培训临床人员基因组及AI知识,提高技术接受度。</li> <li><strong>技术融合创新</strong>:深度融合CRISPR基因编辑、单细胞测序与ML,进一步推进个性化精准治疗。</li> </ul> <p style="color: #333333;"><strong>讨论</strong></p> <p style="color: #333333;">本综述系统整合了机器学习在罕见遗传病基因组精准医学中的最新应用与挑战,通过展现多组学融合、高性能计算、实时诊断及解释性AI的最新进展,明确了未来研究的关键技术路径和伦理政策需求。</p> <p style="color: #333333;">罕见遗传病作为复杂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依赖大数据驱动的智能算法以突破传统诊疗瓶颈。文章不仅理论综述了多样化ML算法的临床潜力,还聚焦数据隐私和公平性问题,强调跨国多方合作与规制标准建立的重要性,为推动精准医疗的临床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style="color: #333333;">未来,结合机器学习、基因编辑和多组学信息,精准医疗将更有效、可解释且公平,从根本上改善罕见遗传病患者的诊疗服务及<a href="https://m.medsci.cn/scale/show.do?id=4c862426ef">生活质量</a>。</p> <p style="color: #333333;"><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原始出处</span></p> <p style="color: #333333;"><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Abbas SR, Abbas Z, Zahir A, Lee SW. Advancing genome-based precision medicine: a review on 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s for rare genetic disorders. Brief Bioinform. 2025 Jul 2;26(4):bbaf329. doi: 10.1093/bib/bbaf329. PMID: 40668553; PMCID: PMC12265892.</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10637, tagName=罕见病), TagDto(tagId=69694, tagName=机器学习模型)],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72, categoryName=人工智能,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304, categoryName=罕见病,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386, appHits=2, showAppHits=0, pcHits=33, showPcHits=384, likes=0, shares=0, comments=1,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Wed Jul 23 13:22:0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7-23,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45039, editor=罕见病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3, createdBy=074a6512445, createdName=xiongjy, createdTime=Tue Jul 22 08:05:31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Wed Jul 23 13:22:18 CST 2025,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bbaf329.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true, qaList=[{id=865311, encryptionId=f60f86531138, articleId=acf088e79945,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罕见病治疗响应时如何解决临床异质性问题?, answer=采用元学习框架整合多中心数据,结合临床表型图谱和强化学习动态调整权重,最新研究表明可使不同亚群患者的预测一致性提高至85%以上。,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3248812506, updatedAt=1753248812506}, {id=865312, encryptionId=0f038653122c, articleId=acf088e79945,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大语言模型在基因组学中的应用会如何改变罕见病诊断范式?, answer=DNABERT等模型通过无监督预训练捕捉DNA序列深层特征,在未标注数据上实现致病性变异预测AUC达0.92,有望突破已知基因-疾病关联的限制。,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3248812506, updatedAt=1753248812506}])
bbaf329.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4530, encodeId=2c3622e4530b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a8be95562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罕见病#</a> <a href='/topic/show?id=fab46121ef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机器学习模型#</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1217, encryptionId=fab46121efa, topicName=机器学习模型), TopicDto(id=79556, encryptionId=5a8be955621, topicName=罕见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l 23 13:22:18 CST 2025, time=2025-07-2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7-23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Genome Med:多学科协作推进罕见病全基因组测序临床应用

研究成功展示了GS联合多学科团队诊疗的临床价值,为未来罕见病的基因诊断和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破样本限制!EMBO 研究用蛋白质组学 + 临床本体破解儿科罕见病分子密码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临床本体(SNOMED CT)与大规模蛋白质组学数据整合的框架,全方位分析了罕见儿科疾病,实现了对病种稀少患者群体的系统性分组和量化分析。

JCEM:基因型脂肪营养不良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及社会福祉深度剖析

本研究为遗传脂肪营养不良患者的全方位身心健康状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基线数据。

Genome Medicine:将蛋白质组学纳入罕见病常规诊断实践的理由

将蛋白质组学等先进工具引入标准诊断实践中,旨在缩短诊断时间,扩展罕见病患者的治疗选项。

医疗机构罕见病药学服务专家共识(2025)

本共识中的罕见病药学服务是指药师提供的以提高罕见病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合理药物治疗为中心的相关服务。

Nature genetics:长读基因组测序在罕见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LR-WGS在罕见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挑战及潜在优势,强调了取代当前临床遗传方法的关键步骤。

超罕见神经遗传病个性化反义寡核苷酸治疗有了 “指南针”,1M1M 最佳实践框架构建三轴评价体系

提出针对极罕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突变的个体化抗义寡核苷酸(ASO)疗法评价的多维度最佳实践框架。从基因变异、疾病特征及患者个体三大轴系统化评估患者的受益-风险平衡,促进精准基因治疗的科学决策。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基于大规模电子健康记录OARD数据库,显著提升罕见病表型注释覆盖与关联识别

本研究基于大规模跨机构真实世界电子健康数据,构建了开放的罕见病及其相关表型注释数据库OARD,突破了传统人工注释覆盖有限的瓶颈。

J Intern Med:戈谢病临床表现、发病机理、诊断手段、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本文系统总结了戈谢病在临床表现、分子机理、诊疗与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强调了疾病的异质性和复杂性。

JAMA Network Open:推进罕见病药物再利用的策略

虽然罕见病非营利组织致力于收集患者体验数据用于评估再利用结果值得赞扬,但这些组织在涵盖所有再利用药物使用情况方面仍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