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颖教授:走向临床 落地实践 CAPSTONE-1研究成绩斐然,服务广大小细胞肺癌患者
2023-08-22 网络 网络 发表于上海
特邀程颖教授专访,深度解读CAPSTONE-1研究的亮点,并分享印象深刻的病例。以下整理精粹,让读者先睹为快。
CAPSTONE-1研究是由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牵头发起,全国47家医院参与,评估了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并于今年全文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15.3个月对比12.8个月),且安全性良好。这一出色数据充分展现了中国学者和中国创新药的风采。为此,特邀程颖教授专访,深度解读CAPSTONE-1研究的亮点,并分享印象深刻的病例。以下整理精粹,让读者先睹为快。
程颖教授:IMpower133研究和CASPIAN研究发现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能够改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生存,开启了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之旅。但是这两项研究仅纳入了部分中国患者,而且这两款药物价格昂贵,也没能够进入医保,多数患者无力支付。
阿得贝利单抗是由恒瑞自主研发的一款PD-L1抑制剂,与阿替利珠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不同,阿得贝利单抗是一款IgG4抗体,基本没有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效应,同时阿得贝利单抗抗体Fc段采用234A/235A突变改造后,去除和巨噬细胞表面FCγRIIa结合的能力,消除抗体依赖的细胞吞噬作用(ADCP),下调了与FcγRI的结合能力,降低了ADCR作用。而且阿得贝利单抗与PD-1的结合更近似于天然的PD-L1与PD-1结合,亲和力强。鉴于阿得贝利单抗的独特优势,我们在小细胞肺癌领域开展了研究。CAPSTONE-1研究是一项阿得贝利单抗或者安慰剂联合EC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对照的随机III期研究,也是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PD-L1抑制剂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领域开展的研究。这项研究在2022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大会上首次报告结果,5月14日刊登于国际肿瘤领域顶级杂志《柳叶刀·肿瘤学》,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认可。CAPSTONE-1研究的主要终点为OS。研究纳入了中国47家医院的462例患者,经过中位13.5个月的随访,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安慰剂联合化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15.3个月和12.8个月,显著降低28%的死亡风险,2年生存率达31.3%,使约1/3的患者生存期超过2年。中位PFS为5.8个月,降低33%的疾病进展风险,1年的PFS率是对照组的3倍多,充分展现了阿得贝利单抗稳健持久的肿瘤控制作用。而且在同类药物中,阿得贝利单抗联合治疗相比对照组irAEs发生率增加最低,仅增加10.6%,阿得贝利单抗联合治疗组中因AE导致停药和死亡的发生率最低(5.2%,0.9%),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CAPSTONE-1研究的成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于PD-L1抑制剂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价值的认可和信心,彰显了中国研究者、民族药企的研发实力,也打破了中国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被国外药物垄断的现状,让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拥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