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logy:同步亚实性结节在肺腺癌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2024-06-01 shaosai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现阶段,由于持续存在的SSN具有较高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及重视。

亚实性结节(SSN)可出现在1.7%-9.2%的接受CT的患者,已经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影像学发现。由于持续存在的SSN具有较高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及重视

大于或等于6mm的亚实性结节通常被认为是治疗的目标,任何小于6 mm的结节都需要接受持续的监测。然而,这些同步SSN的存在是否与术后患者预后有关尚未得到很好的证实。


近日,发表在Radiology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探讨了肺腺癌结节切除术患者术前CT所显示的单发与多发同步SSN的预后差异及价值。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因SSN和临床分期为IA的肺腺癌行肺叶切除术或叶下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前CT扫描评估切除的SSN(优势结节)和同步SSN的放射学特征。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同步SSN对二次干预时间、复发时间(TTR)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

研究共纳入684例患者(平均年龄:60.9岁±9.5 [SD];389例(女性),515例(75.3%)术前CT显示单发SSN, 169例(24.7%)有多发SSN。在随访期间(中位,71.8个月),38例二次干预主要是由于同步SSN(38例中的21例)或异时性结节(38例中的14例)的生长。随着同步SSN大于或等于6 mm的数量增加,进行二次干预的时间缩短(P < 0.001)。同步SSN与TTR (P = 0.53)或OS (P = 0.65)之间没有相关性,但这些指标与切除结节的特征具有相关性,特别是TTR的实性部分大小(P = 0.01)和TTR和OS的组织学亚型(P < 0.001)。


 
表 患者特征

本项研究表明,在肺腺癌患者中,术前CT扫描上同步SSN的存在与TTR或OS无关,但尺寸大于或等于6 mm的同步SSN的存在与继发性干预的可能性增加有关。

原文出处:

Yura Ahn,Sang Min Lee,Sehoon Choi,et al.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Synchronous Subsolid Nodules in Patients with Resected Subsolid Lung Adenocarcinoma.DOI:10.1148/radiol.23031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7798, encodeId=dda4220e7986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11e82302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腺癌#</a> <a href='/topic/show?id=3dcf110e66c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亚实性结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0766, encryptionId=3dcf110e66ca, topicName=亚实性结节), TopicDto(id=82302, encryptionId=211e823029d, topicName=肺腺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un 01 18:12:03 CST 2024, time=2024-06-0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ell子刊:李汉杰/陈昶/王光锁/陈云揭示了独立依赖的三级淋巴结构的抗肿瘤作用

该研究生成了人肺腺癌发展的免疫细胞图谱,并揭示了独立依赖的三级淋巴结构的抗肿瘤作用。

论文解读|Gen Li / Kang Zhang / Xun Hu教授团队发现新型免疫相关特征可用于肺癌复发预测

文章报道LUAD患者的新型免疫相关特征,为I–III期LUAD患者提供了更精确的复发风险预测。

EJC丨KRAS G12D突变切除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共变异和预后,与非G12D突变并不相同

本研究探讨了该中心KRAS G12D突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共存基因组特征及预后。

肿瘤科:浸润性肺腺癌病理学分级(IASLC分级)

浸润性肺腺癌病理学分级(IASLC分级)

EGFR 19del/T790M/C797S顺式突变肺腺癌,成功获益吉非替尼联合奥希替尼

本文介绍了一名携带EGFR 19del、TP53 C124Lfs*25、EGFR T790M和C797S突变的患者,其中EGFR C797S具有与EGFR T790M相同的等位基因频率。

Genes&Diseases:尚沛研究员团队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单细胞分析揭示肺腺癌中MAPK 通路共表达的生物标记物及其功能

这项研究整合了两种机器学习算法,以识别肺腺癌患者肺组织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认识抗癌新药QL1706,不管有无EGFR基因突变都能有效,患者活得更长更好!

对于EGFR突变的患者,在靶向药耐药后也面临无药可用或获益有限的情况,为此研究者开展了这样一个临床试验,将一款双重免疫药物QL1706联合化疗和贝伐单抗,来治疗EGFR突变或未突变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

问诊分析:混合磨玻璃肺癌病理低分化,术后才3个月又现实性结节,转移了吗?

今天分享的这位结友则是影像上表现为混合磨玻璃密度,病理上却是低分化,关键是术后才3个月检查发现新增实性结节!转移了吗?

Cell子刊:四川大学刘伦旭等团队合作发现多细胞生态型影响肺腺癌从磨玻璃样变到晚期的进展

该研究结果为肺腺癌异质性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为早期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途径。

PD-L1高表达晚期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获益恩沃利单抗联合恩度治疗

本文介绍一例晚期肺腺癌伴MPE的患者,接受恩沃利单抗联合恩度一线治疗后疗效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