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VB | 右心室与肺动脉重构联动机制揭示:改善肺动脉顺应性或成新治疗靶点

2025-05-03 刘少飞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此项研究在机制层面明确了肺动脉-右心室结构与力学变化联动,强调了主肺动脉顺应性作为RV-PA耦合的重要调控环节,丰富了PAH右心衰竭发病机制,为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开发新型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近日,一项来自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发现,为肺动脉高压(PAH)导致右心衰竭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研究团队在PAH动物模型中证实,主肺动脉(mPA)顺应性下降与右心室(RV)结构和功能重塑密切相关,提示改善大血管顺应性可能成为肺动脉高压防治右心衰竭的新策略。

右心-肺血管耦合失衡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肺动脉高压作为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肺疾病,最终导致右心衰竭而致命。既往多聚焦于肺小动脉病变和右心室压力负荷变化,主肺动脉的大血管顺应性变化及其对右心-肺血管耦合(RV-PA coupling)的影响鲜有报道。

本项研究基于Sugen-5416+低氧诱导的大鼠PAH模型,系统评估了肺动脉力学性质、右心室结构与功能变化及二者耦合关系。

主肺动脉顺应性下降与右心室重构同步发生

研究显示,PAH模型动物的主肺动脉表现出显著纤维化、糖胺聚糖沉积增加及胶原/弹力蛋白比例升高,使血管壁僵硬度增加,尤其在纵向拉伸状态下顺应性下降显著。

与此同时,右心室壁亦出现胶原沉积增多、心肌纤维肥大,心肌纤维排列由正常的双层结构向类似左心室的三层结构重构,提示心脏结构代偿性改变。机械测试发现,右心室在低应变状态下顺应性下降,整体机械各向异性增强。

顺应性下降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恶化

进一步分析表明,主肺动脉僵硬化程度与右心室组织力学性能、收缩功能、心排出量及RV-PA耦合指数均呈显著相关。主肺动脉顺应性下降,直接导致右心室负荷增加、收缩功能下降,RV-PA耦合失衡,心输出量减低,预示右心衰竭进展。

提示潜在治疗新方向

研究负责人指出,既往PAH治疗多集中于扩张肺小动脉、降低肺动脉压,而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大血管(主肺动脉)顺应性变化对右心室重构及功能失调的重要作用。提示通过改善大血管力学性能,可能有效缓解右心负荷、延缓右心衰竭进展,为PAH治疗提供全新策略。

未来或可探索:

  • 大血管顺应性改善药物

  • 支架、球囊或血管塑形等介入手段

  • 联合抗纤维化、抗炎、抗氧化治疗策略

研究意义

专家认为,此项研究在机制层面明确了肺动脉-右心室结构与力学变化联动,强调了主肺动脉顺应性作为RV-PA耦合的重要调控环节,丰富了PAH右心衰竭发病机制,为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开发新型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据悉,该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心血管杂志,未来拟在大型动物及临床前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其治疗潜力。

参考文献:

Mirani B, Dauz JD, Yazaki K, Latifi N, Santerre JP, Bendeck MP, Simmons CA, Friedberg MK. Right Ventricular Stiffening and Func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Main Pulmonary Artery Remodeling in a Rat Model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25 Apr 24. doi: 10.1161/ATVBAHA.124.32135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27025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3221, encodeId=1c9722632210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5dd820437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动脉#</a> <a href='/topic/show?id=52d93862e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右心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8627, encryptionId=52d93862e06, topicName=右心室), TopicDto(id=82043, encryptionId=95dd820437d, topicName=肺动脉)],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y 02 21:14:55 CST 2025, time=2025-05-02,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5-02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右心室与肺动脉的耦合—决定因素和预后影响

研究旨在评估 RV-PA 偶联对 TAVI 患者的决定因素和预后价值。

JACC Cardiovasc Interv:英国研究称肺动脉去神经治疗肺动脉高压安全有效!

肺动脉高压不好治,靶向药物也贵,还有什么好办法治疗吗?

European Radiology:4D血流在评估肺动脉返流严重程度方面的价值

四维血流作为一种具有3个方向速度编码的时间分辨容积相差成像,已成为MRI中先天性心脏病综合评价的一部分,可以更好地理解复杂的血流模式或右心室生理学。

European Radiology:PET/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是一种膜蛋白酶,在健康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但在90%以上的上皮性癌间质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水平较高,而在肿瘤细胞中FAP普遍不表达。

肺动脉导管心内打结成功拔除一例

患者,男,27岁,168 cm,57kg,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年”入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重度),拟心内直视心肺转流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前超声心动图

Chest:一例57 岁男性肺动脉钙化

本病例展示了一名复杂病史的57岁男性患者在因不明感染和多系统并发症住院治疗期间突然去世,尸检揭示心脏扩张肥大、右心衰竭及疑似甲状旁腺恶性肿瘤。

心腔内多根废弃导线要警惕!阜外医院华伟等病例报告

起搏导线脱入肺动脉是较为罕见的并发症。近期阜外医院华伟、顾敏通过检索近 10 年来在该院就诊的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病历资料,共发现 3 例这样的患者,并均经 X 线胸片和 CT 证实。

Heart:肺动脉大小与Fontan术后预后独立相关

在Fontan循环中,非搏动性肺动脉血流对肺动脉的生长是不利的,而肺血管被认为是影响Fontan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提出假说,Fontan术后患者的肺动脉大小与临床预后呈相关性。本次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分析了2012-2013年接受Fontan手术的39名儿童或成年患者,且这些患者均接受了心脏磁共振(CMR)检测和心肺功能测试。患者接受CMR的平均年龄为18±7.2岁,接受Fontan手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