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首个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突破性口服维持疗法,落地瑞金海南医院

2024-08-18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8 月 15 日依氟鸟氨酸片落地瑞金海南医院,首位患儿接受治疗。介绍神经母细胞瘤特点,该药能降低高危患者复发风险,为治疗提供新选择。

8月15日,治疗成人和儿童高危神经母细胞瘤(HRNB)的创新药物依氟鸟氨酸片(Eflornithine)落地瑞金海南医院。该药能降低高危神经母细胞瘤复发风险。当天上午,首位患儿小北服用依氟鸟氨酸片完成首次治疗。

小北是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先前已接受过多次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这次,为了降低复发风险,在瑞金海南医院接受新药治疗。依氟鸟氨酸片在瑞金海南医院可及,将为中国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长期治疗和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儿童肿瘤之王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由身体多个部位的未成熟神经细胞发展而来的一种颅外恶性实体肿瘤,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它通常始发于肾上腺,但也可以在颈部、胸部、腹部以及脊柱中发生,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占所有因儿童肿瘤致死人数的15%,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0.1/100万。该肿瘤大多数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因为它具有发病率高、疾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的特点,被称为“儿童肿瘤之王”。

不同部位,症状不同

患儿的症状和体征通常会因肿瘤所在的部位有所不同:

腹部神经母细胞瘤 :

最常见的类型,肿块常位于腹膜后,从神经根发出或来源于肾上腺,腹痛表现多见,有的为无意间触及腹部硬块,部分患儿会也可以表现为大便习惯如腹泻、便秘等改变。

胸部的神经母细胞瘤:

肿块常位于后纵隔,常见胸痛、喘息、单侧眼睑下垂或瞳孔不等大等表现。

腹膜后或纵隔肿瘤累及椎管,易出现肿瘤压迫症状,表现为进行性肢体无力、排便困难。

其他:

皮下包块、单侧眼球突出、熊猫眼、骨疼、发热、背疼、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

恶性程度高、易复发

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程度较高,但是经过规范治疗后,低危组和中危组患儿有较好的疗效,低危组患儿的五年总生存率高达97%,治疗以主要以手术切除+定期复查为主。中危组患儿五年总生存率可达92%,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化疗。高危组患儿的五年总生存率只有约57%,治疗方法有化疗、干细胞收集、干细胞移植、放射治疗、免疫治疗、13-CRA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复发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如何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获得更长久的健康生活,一直是临床和家长所关注点。

依氟鸟氨酸片

依氟鸟氨酸片(Eflornithine)是一种鸟氨酸脱羧酶抑制剂。2023年12月13日,美国FDA宣布批准依氟鸟氨酸片上市,用于降低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复发风险。这是首个获FDA批准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的突破性口服维持疗法。

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非随机、单臂外部对照研究的数据,研究结果显示,依氟鸟氨酸片可改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EFS)和总生存期(OS)。在免疫治疗后4年,复发风险降低了52%,死亡风险降低了68%。

据悉,根据相关规定,患儿离院时,医生将根据患儿继续使用特许药品的实际情况,可将仅供自用、合理量的该产品带离使用,利于患者的长期疾病管理。这样,依氟鸟氨酸片落地瑞金海南医院,可以为国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带来新的帮助和优质的健康生活。

参考资料:

[1]林梅珍,李志杰.神经母细胞瘤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24,27(02):139-145.DOI:10.14053/j.cnki.ppcr.202402013.

[2]Man S, Yan J,Li J,et al. Value of pretreatment IF-FDG PET/CT in prognosis and the reflection of tumer burden: A study in pediatrie palients with newly diagnased neuroblastoma. Int J Med Sci, 2021,18:1857-1865

[3]朱富艺.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诊疗中的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20.DOI:10.27366/d.cnki.gtyku.2020.001032.

[4]王宝平,张泓,余绍兵,等.血清CA125、NSE及24h尿VMA检测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癌症进展,2019,17(07):837-839+868.

[5]李洪文.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形态和细胞化学染色特点初探[J].检验医学,2013,28(08):733-734.

[6]贺晶,李佳倬,田鑫,等.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23,28(06):342-34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1204, encodeId=061122212041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c1ee4340c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神经母细胞瘤#</a> <a href='/topic/show?id=33831180e23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依氟鸟氨酸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8072, encryptionId=33831180e235, topicName=依氟鸟氨酸片), TopicDto(id=74340, encryptionId=3c1ee4340c9, topicName=神经母细胞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Aug 18 23:18:54 CST 2024, time=2024-08-1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JIC:CD3/GD2双特异性抗体标记T细胞靶向治疗复发/难治性神母和骨肉瘤

研究结果支持了在更大规模的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中对GD2BATs疗效的进一步研究。

Neuro-Oncology:苏州儿童医院团队鉴定新的神经母细胞瘤超级增强子

这项研究为NB生物学提供了新的见解,并有可能为NB下调ALK提供替代策略。

“绘”解读真报告丨染色体异常+FLCN胚系突变,神经母细胞瘤基因检测究竟有哪些意义?

这里,我们结合近期的一例检测案例,来更好地理解神经母细胞瘤需要检测的内容,以及检测带来的临床意义。

Cancer Letters:潜在基因治疗“药物”—环状RNA可通过编码肽抑制神经母细胞瘤

此项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有潜力应用于NB基因治疗的分子circ-SHPRH,其有望对NB的治疗带来新策略、延长NB患儿生存时间、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JCO: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难治/复发神经母细胞瘤(ITCC-SIOPEN BEACON研究)

替莫唑胺(T)联合新靶向疗法伊立替康(I)、托泊替康(To)的骨干化疗方案和添加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B)的开放标签、多中心、多臂、多阶段、因子设计、随机二期试验结果。

JAMA Netw Open:缺牙不少见,但可能会增加早发性癌症风险

这项队列研究发现,先天性牙齿发育不全与从儿童期到成年早期的多种癌症类型之间存在关联。需要进一步评估这些关联,以评估可能的临床意义。

Ann Surg:中国数据!166例神母手术的国际标准系统报告

研究通过前瞻性登记并收集166例腹盆腔NB患儿的INSRF,并且收集了部分儿童外科肿瘤医生对于INSRF的意见。

论文解读|汪健/潘健教授团队揭示超级增强子相关基因TTC8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旨在探讨超级增强子在NB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发现其中的关键基因,为NB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有助于提高对NB发生发展的认识,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Nature 子刊:提高ALK靶向药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效果的新策略

该研究提出了基于miRNA或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FTI)通过靶向NRAS以增敏ALK抑制剂的联合治疗策略,对改善ALK异常表达的(r/r)NB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母细胞瘤常见DDR通路相关基因变异,靶向联合疗法有望使患者获益

研究者回顾了靶向DDR缺陷和/或复制成瘾NB的药物的机制、临床前证据和正在进行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