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中国人50岁后的健康工作寿命期望值为6.87年,且具有个体差异

2024-09-15 梅斯学术 梅斯学术 发表于上海

一项来自武汉科技大学的研究利用来自中国的大规模纵向数据,估算了健康工作预期寿命,即从50岁开始预计在健康和工作中度过的平均年数,强调了不同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地理区域的健康工作预期寿命存在巨大差异。

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国家都在调整退休年龄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但这种解决方案可能会忽视不同人群在健康和工作条件方面的差异。

近期,一项来自武汉科技大学的研究利用来自中国的大规模纵向数据,估算了健康工作预期寿命(HWLE),即从50岁开始预计在健康和工作中度过的平均年数,强调了不同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地理区域的健康工作预期寿命存在巨大差异。该研究题为“Determinants and inequities in healthy working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

图片

一、研究背景

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加速和预期寿命上升导致生产性劳动力减少,引发了人们对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的担忧。作为人口最多的中低收入国家(LMIC),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人口结构转型,老龄化人口急剧增加。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可能面临着比许多其他国家更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挑战。

目前,中国官方养老金制度包含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和居民养老金制度两部分,旨在为所有达到老年年龄的居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其中,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覆盖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正式就业人员,标准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蓝领女性50岁、白领女性55岁。

健康工作预期寿命(HWLE)被提议作为一项人口指标,表示从50岁开始人们可以预期健康并工作的平均年数。它被广泛用于评估人口的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以满足延长工作寿命的需要。

基于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的大规模纵向数据——中国健康与养老纵向研究(CHARLS),研究人员旨在估算中国50岁以上人群的HWLE,并进一步研究不同性别、居住地、教育、收入、职业和地区的差异。在本研究中,HWLE被定义为从50岁开始预计在健康(未确诊慢性疾病)下从事有偿工作(就业或自主就业)的平均年数。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和参与者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是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纵向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概率比例抽样方法,收集了中国28个省150个县(区)和450个村(城镇)的数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调查对象为 4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了关于其人口背景、健康行为和状况、家庭特征和退休细节的全面信息。

 

在2011年基线,共有来自10,257个家庭的17,708人参加了访谈,为保持数据的代表性,在第2-4轮调查中使用了7,000个更新样本。

2. 健康和工作状态评估

本研究将每轮调查的参与者分为四种活着、健康和工作状态或死亡。四种“活着”状态包括:健康且在工作、不健康且在工作、健康且不在工作和不健康且不在工作。这四种状态可以在内部转换,而死亡状态只能从四种活着状态转换而来。

3. 人口亚群分类

按性别、居住地、受教育程度、收入、职业类型和地域划分亚总体。

4. 生活方式因素的评估

本研究包括三种可改变的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饮酒和体力活动。所有生活方式因素的详细信息都是通过CHARLS 中的结构化问卷获得的。

三、研究结果

CHARLS的研究样本包括23,975名受访者,其中11,572名(48.27%)为男性,12,403名(51.73%)为女性。

平均而言,中国50岁时的HWLE估计为6.87年。此外,在50岁时,中国人口的总预期寿命(TLE)为30.06年;工作预期寿命为16.06年;健康预期寿命为10.61年。

在50岁时,HWLE与TLE之间的差距估计为23.19年。此外,HWLE与工作预期寿命之间的差距为9.19年,这表明工作预期寿命不健康(UHWLE)。HWLE与健康预期寿命之间的差距为3.74年,这表明健康不在工作预期寿命(HNWLE)。

图片

通俗的来讲,如果我们在50岁时的TLE是30.06年,那么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预计只有约6.87年的时间是处在工作的同时也能保持健康的状态。

图片

就职业类型而言,农业劳动者的UHWLE几乎是企业员工的两倍,企业员工的HNWLE大约是农业劳动者的两倍。

对于50岁的男性和女性来说,不健康工作年限最长的是高血压。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导致男性不健康工作年限比女性长;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脏病与女性不健康工作年限增加的相关性高于男性。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炎成为男性70岁以上不健康工作年限的第二大原因。

图片

四、总结

此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人群的健康预期寿命和工作预期寿命存在差异,且模式不同,这为延长健康的工作寿命提供了机会。

减少差异对于改善中国人口的健康工作寿命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针对特定人群的有针对性举措来实现,以改善其晚年工作寿命中的健康或工作机会。

来源:Li, C., Wang, L., Ding, L. et al. Determinants and inequities in healthy working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 Nat Med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4-03184-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6071, encodeId=304822260e1e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60724e429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人口老龄化#</a> <a href='/topic/show?id=bea51191448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工作寿命#</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4742, encryptionId=360724e429b, topicName=人口老龄化), TopicDto(id=119144, encryptionId=bea511914480, topicName=工作寿命)],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Sep 16 12:45:40 CST 2024, time=2024-09-1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人口老龄化加速应“尽快放开三孩”?人口学专家:意义不大

近日,恒大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建议先放开三胎:中国人口报告2020》。文章称,中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老龄化加速到来。因此,应尽快全面放开三孩,应对人口少子化老龄化。

50年来中国人口首次下降?国家统计局:2020年人口持续增长

4月29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消息称,2020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具体数据将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发布。

面对互联网风口下的人口老龄化 AI智能如何做好医疗健康管理?

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有的是独居的空巢老人,因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疾病无法得到救治;有的是随子女迁移城市的农村随迁老人,作为一类新型边缘的弱势群体,适应能力较差,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身心健康也面临着巨大威胁。

人口老龄化挑战袭来!应对“银色挑战”,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银发浪潮”扑面而来,养老话题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如何破题?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什么样?带着这些问题,重阳节前夕,记者专访了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

麦肯锡医药研究:数字化浪潮 机遇与挑战并存

麦肯锡发布医药报告预测,未来生物制药行业的EBITDA指标能达到500-1500亿美元。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引海外关注 日本企业嗅出商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主任医师教授陈香美今天两会上谈到老龄化问题时表示,中国老年人的特色和特点是在经济还没有完全发达起来的时候,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2018年的统计报告,现在老年人口已接近2.5亿,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比例是17.9%。65岁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比例是11.9%。陈香美认为,中国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会一直增加,因此要有一个长远的发

Nutrients:老年人需摄入更多奶制品以降低骨质疏松风险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老年性疾病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的焦点。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典型的老年性疾病,其引发的多部位骨折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

BMJ:全球人口寿命越来越长,然而这些疾病的死亡率却有所上升!

全球预期寿命持续上升,主要是因为慢性病的减少。生活在高收入国家和拥有更好的医疗服务和质量的地区的≥70岁的成年人被发现拥有最高的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

两会热议智慧养老 市场还有三大痛点待解

近年来,针对智慧养老出台的政策份量重,目标宏大,但搭上大数据和信息化快车的智慧养老,在现实中的落地情况究竟如何?

BMJ子刊:1990-2019年中国1型和2型糖尿病的长期发病率趋势和人口老龄化对死亡率的影响

根据中国最新的全国调查,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上升到2017年的11.2%(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