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子刊:早期应用吗替麦考酚酯在新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4-09-23 潘华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对于新发SLE且抗dsDNA抗体高滴度但无主要器官受累的患者,早期应用低剂量MMF联合标准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严重复发和狼疮肾炎的发生风险。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多种自身抗体,尤其是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升高为特征的疾病,可能导致多器官受累。抗dsDNA抗体与疾病复发和狼疮肾炎(LN)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对于新发SLE患者,是否应在早期应用吗替麦考酚酯(MMF)以预防疾病复发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MMF联合泼尼松和羟氯喹对无主要器官受累但抗dsDNA抗体高滴度SLE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是否可降低严重复发和狼疮肾炎的发生率。

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观察者盲法、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纳入130例新发SLE患者,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所有患者均伴有抗dsDNA抗体高滴度,但无主要器官受累。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接受MMF(500mg,每日两次)、泼尼松(0.5mg/kg/d)和羟氯喹(5mg/kg/d)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泼尼松和羟氯喹治疗。治疗持续96周,期间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主要终点为患者发生复发的比例,次要终点包括96周时处于低疾病活动状态(LLDAS)的患者比例、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泼尼松剂量的变化。

130名患者中,119人完成了研究(随访完成率为91.5%)。结果显示,试验组发生严重复发的风险显著降低(10.8% vs 27.7%,相对风险RR=0.39,P=0.01)。此外,MMF组患者中狼疮肾炎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5% vs 13.8%,RR=0.11,P=0.008)。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感染,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3.8%和30.8%。试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较对照组有所改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显著性。泼尼松剂量在两组间的减少幅度无显著差异。

根据SFI,对照组和MMF组96周随访后的结局

本研究表明,对于新发SLE且抗dsDNA抗体高滴度但无主要器官受累的患者,早期应用低剂量MMF联合标准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严重复发和狼疮肾炎的发生风险。MMF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未来还需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进一步评估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原始出处:

Mycophenolate Mofetil and New-Onse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Netw Open. 2024;7(9):e2432131.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4.3213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7182, encodeId=83cc222e182e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d95109e27e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a> <a href='/topic/show?id=03e61194117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吗替麦考酚酯(MMF)#</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9411, encryptionId=03e611941176, topicName=吗替麦考酚酯(MMF)), TopicDto(id=109727, encryptionId=8d95109e27ef, topicNam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Sep 23 10:26:38 CST 2024, time=2024-09-2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Rheumatology: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长期死亡率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死亡率依然高于一般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发病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Arthritis Res Ther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率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

SLE群体中CVE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尤其是在男性、西班牙裔和非西班牙裔黑人患者中。

Arthritis Res Ther:贝利尤单抗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基于真实世界的回顾性研究

贝利尤单抗在SLE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改善了免疫学及生化指标,显著降低了LN患者的尿蛋白水平。

Lupus Science & Medicine: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SLE患者的脑结构网络在全局和局部水平上均有显著改变,且NPSLE患者的变化更加明显,主要影响默认模式网络和感觉运动网络。

Lupus Science & Medicine:系统性红斑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中不同临床和血清学活动与病情加重及器官损伤的相关性

不同类型的低疾病活动状态(LLDAS)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预后都有保护作用。

Rheumatol Int: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神经精神损害可导致神经系统以外的器官损害

与不涉及神经系统的SLE患者相比,NPSLE患者的总体器官损伤更为严重。

Ann Rheum Dis:贝利木单抗和利妥昔单抗序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贝利尤单抗联合利妥昔单抗在严格减少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情况下,并未显著提高活动性SLE患者的疾病控制率。

JAMA 子刊:羟氯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心血管事件保护作用

SLE患者持续使用羟氯喹与心肌梗死、中风及其他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有关。

Lupus Science & Medicine:儿童期起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后的感染发生率

cSLE患者在使用利妥昔单抗后的感染住院率较高,尤其是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感染风险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