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204个国家和地区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全球负担 

2022-12-20 Naomi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在北非、中东和东南亚等SDI低的地区,年轻人缺血性卒中负担继续增加。不同SDI地区主要危险因素存在与缺血性卒中负担相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具有成本效益的政策和干预措施是减轻年轻人缺血性卒中负担的迫切需要

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的结果,卒中是第二大致命性疾病,也是全球总残疾调整寿命年增加的第三大原因。众所周知,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病例的62.4%。尽管缺血性卒中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新出现的证据一直在报告年轻人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增加,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近日,一项发表在Neurology上的研究旨在评估204个国家和地区15-49岁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 Ys),以及按性别、年龄组和社会人口指数(SDI)划分的相关危险因素。

使用了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伤害和风险因素研究(GBD)的数据。计算了估计的年度百分比变化(EAPC),以评估从1990年到2019年的时间趋势。我们还估计了导致缺血性卒中导致DAL Y的危险因素。

  • 从1990年到2019年,全球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年龄标化发病率(EAPC=-0.97)、死亡率(EAPC=-0.11)和DAL Ys比率(EAPC=-0.55)都有所下降。
  • 年龄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s率的最大增长是在低和中低五分位数的SDI。在区域层面上,北非、中东和东南亚的缺血性卒中的年龄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和死亡率的增幅最大。
  • 2019年,年轻女性的年龄标化发病率高于年轻男性。
  • 在全球范围内,高环境温度、高体重指数(BMI)和高空腹血糖导致了1990至2019年间年龄标准化DALY比率的最大增幅。
  • 在同一时期,高SDI地区和低SDI地区年龄标准化DAL-Ys率增幅最大的分别是环境温度高和饮酒。

在北非、中东和东南亚等SDI低的地区,年轻人的缺血性卒中负担继续增加。不同SDI地区的主要危险因素存在与缺血性卒中负担相关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具有成本效益的政策和干预措施是减轻年轻人缺血性卒中负担的迫切需要。

文献来源:Zhang R, Liu H, Pu L, et al. Global Burden of Ischemic Stroke in Young Adult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Oct 28]. Neurology. 2022;10.1212/WNL.0000000000201467.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146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亚健康”还是“不健康”?

6月7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世界上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人可以称得上完全健康,剩下的多多少少都有点健康问题。

柳叶刀重磅:想减少一半癌症死亡,避开这些风险因素即可!

Lancet:2010-19年全球风险因素造成的癌症负担: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系统分析

Lancet Global Health:人类感染SARS-CoV-2的血清学证据汇总

现有的血清学证据表明,没有个人防护设备的密切接触者和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较高。在大多数环境下,人群免疫远未实现。

重磅!柳叶刀8文聚焦2017全球疾病负担:死亡率、死因排名等大量数据公布!

今日,最新一期的《柳叶刀》杂志新鲜出炉,2017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GBD)专题公布了全球以及各地区/国家的疾病数据!图1 (图片截自柳叶刀网站)该专题有8篇文章(不包括社论),包括:① 不同年龄、性别的死亡率和预期寿命② 282种死因的年龄-性别特异性死亡率③ 354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④ 359种疾病的伤残调整寿命年(

拓展阅读

Stroke:缺血性中风后血管内治疗患者不完全再灌注的自然演变

近一半的 eTICI<3 患者实现了延迟再灌注,从而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结果。

【综述】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调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RhoA/ROCK信号通路参与的调控和介导作用机制进行梳理,并对当前该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应用和药物研发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缺血性卒中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综述】颈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笔者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ISR发生机制、危险因素、治疗选择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对ISR的诊疗提供借鉴。

【综述】水通道蛋白4在缺血性卒中后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者综述了AQP4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缺血性卒中后的表达变化和作用,特别是AQP4在缺血性卒中后脑水肿形成、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以及神经炎症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深化对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解,

CNS Drugs:急性中度及中重度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替卡格雷与氯吡格雷疗效比较——TICA-CLOP研究

替卡格雷在非心源性中度及中重度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表现出优于氯吡格雷的疗效,显著降低了新发卒中和复合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增加出血风险。

【论著】2013—2021年山东省滕州市缺血性卒中死亡率时间趋势分析

本研究通过分析2013—2021年山东省滕州市户籍居民IS死亡监测数据,旨在探讨高血压综合防控期间IS的死亡率及其时间趋势。

2024 ESO指南:脑小血管病—第2部分:腔隙性缺血性卒中

欧洲卒中组织(ESO,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 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