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厦门大学郑子峥/陆一涵/夏宁邵/北京大学王麟揭示了鼠戊型肝炎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造成的巨大外溢负担

2025-05-07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本文报道了一种区分鼠HEV暴露的“区分抗体反应引出法”。

Rocahepevirusratti基因型1(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大鼠HEV)在人类中的出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然而,大鼠HEV传播给人类的风险尚不清楚。

2025 年 4 月 29 日,厦门大学郑子峥、陆一涵、夏宁邵及北京大学王麟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Substantial spillover burden of rat hepatitis E virus in humans”的研究论文。本文报道了一种区分鼠HEV暴露的“区分抗体反应引出法”。

使用来自中国的4个研究集进行大规模人群分析:来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云南省的研究集1(医院就诊)和研究集3(ALT异常),来自非热点对照地区江苏省的研究集2(体检)和研究集4(ALT异常)。云南大鼠戊型肝炎暴露风险明显高于江苏,分别为21.97%(190 / 865)和13.97%(70 / 501),而江苏为0.75%(9 / 1196)。在第1组中发现6例鼠HEV外溢感染,其中1例出现ALT异常,鼠携带的rat-1d毒株与人感染密切相关。本研究揭示了鼠戊型肝炎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造成的巨大外溢负担,强调了DARE方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动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图片

老鼠是一种啮齿动物,是医学上重要病原体的天然宿主,大鼠体内的病毒多样性和丰度可以为新的或已知的高毒性病毒的出现创造有利条件。汉坦病毒病的暴发与啮齿动物种群密度的波动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将汉坦病毒暴露的程度与大鼠与人类之间的更密切接触联系起来。气溶胶途径是汉坦病毒在大鼠与人类之间传播的主要方式,而病毒通过叮咬传播可能发生在一些大鼠中,偶尔会导致人类感染。汉坦病毒暴露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个体中更为常见,因为较差的住房和农业活动增加了大鼠与人类的接触。然而,郊区化和户外娱乐活动也使中高收入人群暴露于病原体。此外,生物多样性区域的景观干扰增加了人与鼠的接触,加剧了传染病的溢出。人畜共患病毒从大鼠传播给人类构成了重大的公共卫生威胁。

大鼠是Rocahepevirusratti基因型1(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大鼠HEV)的天然宿主。已在多个国家/地区的大鼠中发现大鼠HEV。鼠HEV以前被认为仅限于啮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宿主预计是人类致病HEV的非近期进化起源。然而,自2018年以来,全球已报告37例鼠HEV感染病例,挑战了这一假设。通过对同一地区鼠和人的毒株分析,证明了鼠HEV的人畜共患性。鼠戊型肝炎病毒的外溢对人类构成了罕见和前所未有的威胁。大多数感染鼠戊型肝炎病毒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这种病毒。我国大鼠肝组织标本中HEV RNA检出率分别为19.1%(13/68)和20.19%(124/614)。如果鼠戊型肝炎病毒变得更具传染性,它可能会造成更大规模暴发或大流行的风险。鼠HEV对人类的外溢负担尚不明确,提示需要在人鼠热点地区进行常规鼠HEV暴露检测。

鼠HEV与balayani (balayani戊型肝炎病毒;b戊肝病毒)。暴露于鼠戊型肝炎病毒或B型肝炎病毒的人由于约50%的氨基酸同源性可能存在跨属抗体反应,这使评估鼠戊型肝炎病毒在人类中的外溢负担复杂化。因此,区分鼠戊型肝炎病毒和B型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抗体反应至关重要。研究表明,HEV暴露者抗-HEV IgG至少可维持5年,但10年后可能显著下降。因此,针对人类对鼠戊型肝炎病毒全球外溢负担评估的盲点,建立了“区分抗体反应引出(DARE)”方法。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陆地边境,与东南亚大陆的缅甸、老挝和越南有着文化和地理上的联系,该地区被称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这一地理区域是造成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病毒出现的流行中心。在该地区,由于传统的混合养殖方式,b HEV在人、牛和山羊中的流行率较高。此外,在野生鼠中观察到约20%的鼠HEV感染率。中国东部沿海的江苏省是b型HEV的流行省,约50%的人血清检测呈阳性。在沿海地区城市化程度更高,可以作为生物多样性热点的有价值控制。分析云南省和江苏省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鼠戊型肝炎病毒(HEV)从鼠到人的外溢情况,了解鼠戊型肝炎病毒对人群的外溢负担,为更好地预防暴发和大流行提供依据。

图片

图1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外溢感染个体2的肝标志物回顾性分析(摘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参考消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9345-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3767, encodeId=a2d62263e67a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4b3538088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戊型肝炎#</a> <a href='/topic/show?id=916c1266e40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3808, encryptionId=34b3538088b, topicName=戊型肝炎), TopicDto(id=126674, encryptionId=916c1266e40a, topicName=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06 22:09:05 CST 2025, time=2025-05-0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2018 EASL临床实践指南:戊型肝炎感染

2018年3月,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发布了戊型肝炎感染指南,戊型肝炎感染是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卫生问题。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对于戊型肝炎感染的理解已经完全改变,本文主要针对戊型肝炎感染的诊断,治疗的相关内容提出指导建议。

《2018年欧洲肝病学会HEV感染临床实践指南》摘译

2018 年3 月,欧洲肝病学会(EASL)发布了HEV 感染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采用GRADE 系统,将证据质量分为高(A)、中(B)、低(C),推荐等级分为强(1)、弱(2)。现就其推荐意见进行翻译。

香港发现全球首例老鼠传染人类戊型肝炎病例

香港大学医学院28日宣布发现全球首例老鼠传染人类的戊型肝炎个案,首次证明戊型肝炎可经老鼠传染给人类。据香港大学医学院介绍,患者为一名56岁男子,曾接受肝移植手术,术后一段时间被发现肝功能异常。目前,患者接受利巴韦林治疗后情况稳定。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及其研究团队表示,通过检测患者肝移植手术中使用的血液制品发现无任何污染,排除患者因换肝受感染。研究团队在患者粪便、血液及肝脏组织临床样本中均

专家论坛|王艺瑾:戊型肝炎病毒感染重症化和慢性化的机制

本综述基于以往的研究报道,对HEV感染的重症化和慢性化机制进行讨论,为往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思路。

中国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病率和发病率研究

本研究基于体检数据估计中国人群抗 HEV IgG 阳性率及 HEV 血清阳转率,发现阳性率为 18.02%,阳转率 1.79/100 人年,确定 HEV 感染高风险因素,为防控提供依据。

Nat Commun :厦大研究人员与合作团队研究揭示戊型肝炎疫苗跨型广谱保护分子基础

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戊型肝炎是我国急性肝炎的首要病因,慢性肝炎患者感染戊肝后的肝衰竭和死亡风险将提高10倍,是我国慢性肝炎突发肝衰竭和死亡的重要诱因。

INFECT DIS P:巴西成人戊型肝炎的血清流行率如何?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肝病毒科的一种;包括四种主要的基因型及一种血清型。1型和2型基因可引起流行性肝炎,通过水和粪口途径传播,而3型和4型基因是人畜共患型。在巴西的各种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率研究中,报告差异很大,且难以解释。本研究旨在分析巴西成人戊型肝炎的血清流行率现况。 研究人员通过检索PubMed、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卫生科学和Embase数据库,包括截止到 2018年5月12日在巴西发表的无

2018 SEIMC共识文件:戊型肝炎的诊断,管理和预防

2018年7月,西班牙临床微生物和传染病学会(SEIMC)发布了戊型肝炎的诊断,管理和预防共识,戊型肝炎是导致急性肝炎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主要针对戊型肝炎的诊断,管理和预防提出共识建议,主要目的是为临床医生在管理戊型肝炎患者时提供指导。

Infection: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之间没有相关性

戊型肝炎多数病例症状较轻,黄疸不很严重。治疗 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

述评|曹红翠:戊型肝炎——从幕后走到台前

戊型肝炎病毒是一种非包膜、正股、单链RNA病毒,直径为27~30 nm,隶属于肝病毒科的正肝病毒。HEV是人畜共患病病毒,其中基因1~4型与人类疾病关系最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