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见乙肝2024】合并脂肪肝的HBeAg阴性不确定期慢乙肝患者采用间歇治疗策略获HBsAg血清学转换

2024-09-10 雨露肝霖 雨露肝霖 发表于上海

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合并脂肪肝的HBeAg阴性不确定期患者采用基于PEG IFNα的间歇治疗策略获HBsAg血清学转换的病例。

编者按:为进一步提升全国慢乙肝诊疗水平,为慢乙肝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疗服务,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由《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愈见乙肝2024慢乙肝临床治愈病例赛”已在全国陆续开展,旨在为全国肝病感染临床医师搭建交流平台,通过病例比赛方式提升慢乙肝临床治愈实践能力,最终促进慢乙肝领域事业的发展。目前已推选出部分优秀的临床治愈病例,我们后期将陆续与大家分享这些临床治愈的成功案例。

近年来,不确定期慢乙肝患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项研究表明不确定期患者易发生分期转变,存在较高的疾病进展风险。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就指出,不确定期患者疾病进展风险较高,建议抗病毒治疗。“启航”项目的前期试验性研究数据表明HBeAg阴性不确定期患者接受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治疗效果良好。此外,对于慢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已有研究表明合并脂肪肝不影响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且接受PEG IFNα治疗可获得更高的HBsAg清除率。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合并脂肪肝的HBeAg阴性不确定期患者采用基于PEG IFNα的间歇治疗策略获HBsAg血清学转换的病例。

病历简介 

患者姓名王XX

性别

年龄27岁

现病史3余年前查体发现HBsAg阳性,肝功正常,无不适,未治疗。1个月前查体发现转氨酶升高(ALT 57 U/L),无其他不适

既往史:既往脂肪肝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史

个人史:偶有少量饮酒史,乙醇平均摄入量< 10 g/d

家族史:否认乙肝、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

治疗前检查结果:

病毒学: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 15 IU/mL);

血清学:HBsAg: 197.75 IU/mL; HBsAb (-);

HBeAg (-); HBeAb (+);

HBcAb (+);

生化学:ALT: 57 U/L(ULN:50 U/L);

AST: 36 U/L;

B超:轻-中度脂肪肝

诊断:HBeAg阴性慢乙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开始治疗时间2021年3月

治疗方案

图片

注:PEG IFNα-2b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治疗过程

4周,ALT急性升高

HBsAg: 205.28 IU/mL;

 ALT: 136 U/L; AST: 57 U/L;

12周,HBsAg轻微下降,ALT、AST持续升高,给予天晴甘平保肝降酶治疗12周

HBsAg: 181.82 IU/mL;

 ALT: 236 U/L; AST: 90 U/L;

24周,HBsAg大幅下降至较低水平,降幅超2 log10 IU/mL

HBsAg: 2.54 IU/mL; 

 ALT: 462 U/L; AST: 304 U/L;

32周,HBsAg水平下降至极低水平,ALT、AST下降 

HBsAg: 0.56 IU/mL;

 ALT: 151 U/L; AST: 63 U/L;

48周,HBsAg下降处于平台期,停用PEG IFNα-2b

HBsAg: 0.21 IU/mL;

 ALT: 130 U/L; AST: 66 U/L;

96周,HBsAg基本维持极低水平,ALT、AST复常,重启PEG IFNα-2b单药治疗

HBsAg: 1.64 IU/mL;

 ALT: 37 U/L; AST: 22 U/L;

 B超:轻-中度脂肪肝;

104周,ALT、AST再次急性升高,获得HBsAg清除

HBsAg: 0 IU/mL;

 ALT: 249 U/L; AST: 91 U/L;

108周,HBsAb转阳,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

HBsAg (-); HBsAb: 69.6 mIU/mL;

 ALT: 231 U/L; AST: 93 U/L;

116周,HBsAb水平升至200 mIU/mL以上,停药随访,持续观察肝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情况

HBsAg (-); HBsAb: 287.08 mIU/mL;

 ALT: 335 U/L; AST: 148 U/L;

随访至约128周,ALT、AST复常

ALT: 17 U/L; AST: 11 U/L。

指标变化

治疗过程中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

图片

治疗过程中HBsAg和ALT的变化

图片

病例总结

该病例是HBeAg阴性的不确定期年轻男性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HBsAg水平较低,ALT轻度升高(57 U/L)。为追求临床治愈、改善远期结局,采用PEG IFNα-2b单药治疗。前24周ALT、AST持续升高,24周HBsAg大幅下降;32周HBsAg下降至极低水平,但之后HBsAg下降进入平台期,于是48周时停止PEG IFNα-2b治疗,让机体的免疫应答得到恢复。停药48周后,HBsAg维持极低水平,遂重启PEG IFNα-2b治疗,再次追求临床治愈。8周即获得HBsAg清除,ALT、AST再次急性升高;12周HBsAb转阳,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20周HBsAb升高至200 mIU/mL以上,对患者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停药随访。停药后3个月复查显示ALT、AST复常。

总结几点:

1 不确定期患者易发生分期转变,存在较高的疾病进展风险,应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改善远期结局。

2 HBsAg水平较低的优势人群临床治愈率较高,可启动基于PEG IFNα的治疗方案。

3 对于进入HBsAg下降平台期的患者,间歇治疗有助于恢复机体免疫,提高机体对干扰素α的敏感度,最终实现临床治愈。

4 在PEG IFNα治疗期间ALT急性升高较为常见,往往预示着患者免疫应答的激活,与更好的治疗结局相关。

5 随着PEG IFNα治疗经验的积累,临床中应加强对HBV治疗目标的认知和对更高治疗目标的追求,提高临床治愈率,以改善慢乙肝患者的整体预后。

6 随着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发布,可见当前抗病毒治疗适应证正不断扩大,而对于符合抗病毒指征的患者仍需进一步提升治疗率,做到应治尽治。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5073, encodeId=0e3922250e37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803851e5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HBsAg#</a> <a href='/topic/show?id=315a534256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乙肝#</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517, encryptionId=e803851e58, topicName=HBsAg), TopicDto(id=53425, encryptionId=315a5342562, topicName=慢乙肝)],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Sep 10 22:59:22 CST 2024, time=2024-09-1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9-10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期刊导读】HBsAg高水平的HBV相关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更短

研究结果表明HBsAg高水平的HBV相关肝癌患者术后的无复发生存期显著更短,并为这类患者开发了一个预测复发的列线图。 

【数据阅独】横断面调查:我国肝癌筛查目标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5.23%

我国肝癌筛查目标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5.23%,2015-2023年基本维持在5%左右,男性HBV流行率显著高于女性,按年龄分组后55-64岁组HBV流行率最高。

【临床治愈集结号】HBsAg高水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母女经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治疗同获HBsAg血清学转换

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对HBsAg高水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母女经基于PEG IFNα的治疗同获HBsAg血清学转换的病例。

【期刊导读】HBsAg清除预测新指标:sPD-L1水平

研究表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24周时sPD-L1水平联合HBsAg下降幅度是48周时HBsAg清除的独立预测因素。

【期刊导读】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获得HBsAg清除后联合乙肝疫苗可增强免疫应答,提高HBsAg血清学转换率

在PEG IFNα治疗的基础上接种乙肝疫苗的抗-HBs阳性率高达100%。乙肝疫苗可显著增加总B细胞、类型转换记忆B细胞、浆细胞、Th2、Th17和Tfh细胞比例,降低Breg细胞比例。

庄辉院士权威解读:慢性乙肝患者HBsAg清除后,HCC监测关键要点

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分享了《慢性乙肝患者HBsAg清除后HCC监测》的精彩报告。肝胆相照平台特将精华部分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期刊导读】系统综述与网状荟萃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停药后的HBsAg清除率随观察时间递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琦、陈靖教授团队发表的研究系统地评估PegIFNα停药后HBsAg清除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慢乙肝患者在停用PegIFNα后的1-5年内HBsAg清除率呈递增趋势。

【愈见乙肝2024】长期核苷治疗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通过个体化间歇治疗策略获HBsAg血清学转换

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核苷治疗10余年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通过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的间歇治疗,合理应对不良反应,最终获得HBsAg和HBeAg血清学转换的病例。

【EASL2024速递】通过抗病毒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肝癌发生风险或更低

通过抗病毒治疗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肝癌发生风险或显著低于自发清除的患者。

【期刊导读】HBV S区突变导致的HBsAg检测不到可能形成隐匿性HBV感染

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娄金丽教授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HBV S区单一突变或联合突变可致细胞内外HBsAg水平显著降低,从而导致HBsAg检测不到,可能形成O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