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H-MRS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亚群分类方面的能力及价值

2024-06-05 shaosai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质子磁共振波谱 (H-MRS)是一种定量磁共振技术,提供了对脑肿瘤代谢活动的显示及评估。

世界卫生组织 (WHO)在2021年发布了中枢神经系统(CNS) 肿瘤的分类标准。这种新的分类方法给临床带来了重大的变化,促进了分子诊断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的作用。新的分类标准优先将分子标记物应用于组织学肿瘤的诊断和分级。新分类标准定义三种肿瘤类型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DH突变和lp/19q共缺失)和胶质母细胞瘤 (IDH野生型)。

质子磁共振波谱 (H-MRS)是一种定量磁共振技术,提供了对脑肿瘤代谢活动的显示及评估临床上对脑肿瘤的H-MRS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MRS为脑肿瘤的一般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新的价值,尤其是低、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的鉴别。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测试了2021年更新的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对对质子磁共振光谱(1H-MRS)分离高级别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亚群的影响。

本项研究回顾性检索已知IDH突变状态和可用1H-MRS的CNS WHO分级3级和4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患者,根据IDH突变状态和组织学分级分为4组。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各组1H-MRS差异。选择谱上显示最大差异的点来评估1H-MRS区分3级和4级肿瘤(WHO 2016年定义)以及IDH突变型和IDH野生型肿瘤(WHO 2021年定义)的性能。利用这些点构建ROC曲线,计算并比较AUC值。

研究纳入223例高级别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患者。IDH突变型和IDH野生型肿瘤的AUC值较高(最高AUC短TE, 0.943;长TE, 0.864),且视觉差异比3级和4级肿瘤的区分更显著(短TE, 0.885; TE, 0.838)。


 高级别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肿瘤类型与选定的H-MRS ppm点分类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1H-MRS更适用于2021标准定义的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分类。采用新标准的1H-MRS,代谢组稳健性的提高和同质组的增加使得肿瘤类型的区分效果更好。

原文出处:

Carles Majós,Albert Pons-Escoda,Pablo Naval,et al.Proton MR spectroscopy shows improved performance to segregate high-grade astrocytoma subgroups when defined with the new 202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rs.DOI:10.1007/s00330-023-10138-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8256, encodeId=d5e522082567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70a596847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星形细胞瘤#</a> <a href='/topic/show?id=140d1151821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H-MRS#</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5182, encryptionId=140d11518217, topicName=H-MRS), TopicDto(id=59684, encryptionId=c70a5968472, topicName=星形细胞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n 04 16:03:01 CST 2024, time=2024-06-0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6-04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病例分享 I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一例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是一种星形细胞瘤,肿瘤细胞具有多形性,以梭形为主,可见上皮样及多核巨细胞和脂质化细胞,通常伴有大量嗜酸性颗粒小体和网状纤维沉积。

European Radiology:MR实现星形细胞瘤的无创病理分级预测!

近年来,ADC和rCBV值可广泛用于预测胶质瘤的遗传状态。敏感性加权成像(SWI)可应用于评估肿瘤微出血和血管,使用瘤内敏感性信号强度(ITSS)。

成人不典型鞍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

患者男,30岁。因“视力进行性下降1年,行走不稳半年”于2017年12月1日入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8,左眼指数20CM,眼底视乳头水肿,边界消失,视野检查无法配合完成;双侧轮替、指鼻及跟膝胫试验欠稳准,余无阳性体征。

不典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1例

患者,男性,21岁。因头痛伴恶心呕吐5天余入院。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后枕部明显,呈持续性,疼痛剧烈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余无异常。头颅CT示:左侧侧脑室占位性病变、脑积水。头颅MRI平扫+增强检查(图1~3)。

透明隔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

患者女,50岁。间断性头晕行头颅CT、MRI平扫+强化检查,显示侧脑室室间孔无强化肿块,考虑胶质瘤。入院CT检查:双侧侧脑室之间占位性病变,密度混杂,多发钙化影,边界不清,最大截面积约2.1 cm×2.8 cm(图1A)。MRI平扫:透明隔处肿块,大小约3.2 cm×3.0 cm×1.9 cm,信号不均匀(图1B),增强扫描时肿物未见异常强化(图1C)。实验室检查:血糖15.45mmol/L,糖化

Int J Epidemiol:1988年-2012年全球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的趋势变化

全球,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约占儿童癌症的20%。随着科技的进展、医学的进步、生活环境的改善等等,儿童CNS肿瘤的发生率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手臂麻木竟是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作祟,埋在脊髓内的不定时炸弹该如何治疗?

手术最主要的目的是脊髓功能保护与恢复,在保护脊髓功能的前提下,安全分离肿瘤-脊髓界面尽量全切肿瘤。术中操作轻柔,力求最小程度牵拉脊髓,始终注意保护正常的脊髓。

Radiology:人工智能在星形细胞瘤DCE MRI药代动力学参数中的应用

动态增强(DCE)MRI既可以用于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又可以用于识别肿瘤的假性进展。

European Radiology:MRI深度学习网络在无创预测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分子状态中的应用

现阶段,在基于胶质瘤MR成像预测肿瘤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方面,深度学习方法的进步已经超过了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然而,目前没有使用机器学习预测IDH突变星形细胞瘤的CDKN2A/B纯合缺失状态的相关研究。

常考常用免疫组化总结 || 中枢神经系统

本文总结了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肿瘤、室管膜肿瘤等的免疫组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