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2024)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态不仅参与IBD的发病,并已成为IBD潜在的干预和治疗靶点,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阐述肠道微生态与IBD的关系,制定《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态不仅参与IBD的发病,并已成为IBD潜在的干预和治疗靶点,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阐述肠道微生态与IBD的关系,制定《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
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2024)
2024-12-12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病因未完全阐明的慢性复发性的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肠道微生态及免疫紊乱相关。近十多年来,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态不仅参与IBD的发病,并已成为IBD潜在的干预和治疗靶点,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阐述肠道微生态与IBD的关系,制定《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将有助于增进对两者关系的理解,也为IBD的诊疗实践提供依据。
暂未更新 · 2024-10-10
国外消化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 2024-08-22
暂未更新 · 2024-08-15
暂未更新 · 2024-08-14
儿童RD患者中IBD共存率为1.2%-7.5%,FMF及CNO患者风险较高。
益生菌可能有效诱导UC患者的临床缓解,并预防复发,特别是在轻中度UC患者中与5-ASA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为显著。
研究旨在探讨SJXXD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UC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炎症性肠病发病率攀升,现有疗法不佳。中科院团队开发 W@ZnNPs 纳米粒子,能增强肠道黏膜屏障、调节微生态,经小鼠实验证实对 IBD 治疗效果良好。
四个关键基因及其下游通路中,QDPR和HP与IBD风险增加相关,而DBI和MAX则对UC具有保护作用。这些发现为未来肠-脑轴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研究人员发现LE8可作为UC患者的预后工具,强调通过综合心血管健康管理改善IBD结局的重要性。
加拿大胃肠病学协会(CAG,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Gastroenterology) · 2014-03-01
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协会(ESPGHAN,European Society for Pa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 · 2014-06-10
加拿大胃肠病学协会(CAG,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Gastroenterology) · 2014-07-04
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SGE,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 2015-03-20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 · 2016-07-30
意大利炎症性肠病研究组(IG-IBD,Italian Group for the Stud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 2017-01-25
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