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稳定期肺动脉高压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3-06-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军事护理 发表于安徽省

汇总了运动评估、运动形式、运动频率与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风险防范、效果评价6个方面的21条证据。

中文标题:

成人稳定期肺动脉高压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发布日期:

2023-06-15

简要介绍:

目的 总结成人稳定期肺动脉高压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运动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6月,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 Best Practice等网站中与成人稳定期肺动脉高压相关的临床决策、推荐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证据并进行证据分级。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汇总了运动评估、运动形式、运动频率与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风险防范、效果评价6个方面的21条证据。结论 总结的最佳证据对开展成人稳定期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康复有指导意义。在应用时,应基于具体临床情景,制订个体化运动康复方案,以促进证据的落实。
 

相关资料下载:
成人稳定期肺动脉高压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Cardiovasc Res:C-C 基序趋化因子受体 2 阻断剂可改善大鼠肺动脉高压并与肺血管扩张剂产生协同作用

本研究为深入理解PAH的炎症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并提出了靶向CCR2的精准治疗策略。这一策略结合传统治疗方法,可能为难治性PAH患者带来更佳的治疗效果,未来需要进一步在人类研究中验证其临床价值。

Nanobiotechnology:磁性纳米放射性示踪剂用于肺动脉高压中的中性粒细胞靶向检测

利用靶向多模态纳米探针进行磁共振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还可实现对病程的实时监测和评价,从而为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新疗法开发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JACC Basic Transl Sci:从生物质角度观察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和改善疾病的治疗机会

通过生物量这一概念来探讨PAH的病理生物学,不仅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标志物,也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JAHA:超级增强子驱动的 Syndecan-4 调节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细胞间相互作用

研究syndecan-4在PH中的表达调控机制,以及其在其他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也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选择。

Nat Metab 北京大学肖武生揭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HIF1α常氧激活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支链氨基酸的α-酮酸衍生物是尚未被识别的信号代谢产物,可诱导HIF1α常氧激活;该BCKA-HIF1α途径参与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与功能,且与肺动脉高压病理相关。

Hypertension:陈丰原、卜军团队和李晓晖团队揭示Cathepsin L促进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

组织蛋白酶L通过降解PAECs中的BMPR2在内皮细胞焦亡及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揭示了Cathepsin L作为PH疾病进程的关键一环,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及靶点。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 2012-12-01

2013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

中国心血管病相关专家小组(统称) · 2013-05-16

2014 肺动脉高压治疗流程

中国呼吸科专家组(统称) · 2014-01-02

2014 ACCP成人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指南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 201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