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克罗恩病部分解读

2018-05-1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 临床荟萃

本文主要对《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中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和治疗部分进行解读,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新共识的理解,提高CD的诊治水平.

中文标题: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克罗恩病部分解读

发布日期:

2018-05-15

简要介绍:

2018年5月,中华消化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制订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该共识意见在2012年共识意见的基础上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治进展进行了更新与完善,为医务人员规范诊治炎症性肠病提供了更新、更全面的依据.本文主要对共识意见中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和治疗部分进行解读,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新共识的理解,提高CD的诊治水平.

下载附件:

(因为版权问题,不支持下载)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Nature:全肠道细胞图谱如何重塑我们对炎症性肠病的理解?

Nature 研究通过单细胞分析建全肠道细胞图谱,揭示炎症性肠病中化生现象及新型炎症上皮细胞 INFLAREs 特点、起源与作用,为理解疾病机制、开发治疗策略提供基础,相关数据集已公开。

IVD前沿丨基于微生物组的炎症性肠病诊断

作者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微生物组的IBD诊断测试。

J Ethnopharmacol:胆汁酸作为炎症性肠病的信号分子:对治疗策略的影响

本文综述了胆汁酸及其受体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作用,以及基于胆汁酸的IBD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探讨胆汁酸代谢及其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总结临床治疗IBD的药物,分析治疗IBD的作用机制。

IBD:多吃鱼油可以预防炎症性肠病的发生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等。

APT:炎症性肠病、组织学活动性和骨折风险的全国性队列研究

IBD的组织学炎症可预测短期骨折风险小幅增加。降低疾病活动度的措施可能会降低IBD患者的骨折风险。

APT: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中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淋巴瘤风险

IBD患者患淋巴瘤的风险仅小幅增加,克罗恩病的风险略高于溃疡性结肠炎。在IBD中,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似乎没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