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居家心脏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康复团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结合最佳证据,严格筛选参与居家康复的患者。重点开展抗凝管理、并发症管理及随访管理,以实现对瓣膜功能的动态监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居家心脏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4-03-10
康复团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结合最佳证据,严格筛选参与居家康复的患者。重点开展抗凝管理、并发症管理及随访管理,以实现对瓣膜功能的动态监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居家心脏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4-03-10
暂未更新 · 2023-11-2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 2021-09-27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 2022-01-30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 · 2022-01-24
我国 TAVR 发展迅速,新版专家共识提出 35 个核心观点,涵盖团队构成、适应证、禁忌证、围术期评估、手术操作、并发症、急诊处理、简化手术、合并症处理及术后管理等内容。
《美国医学会心脏病学杂志》数据显示年轻 TAVR 患者死亡或再入院风险更高,虽有指南建议,但近年 65 岁以下接受 TAVR 比例上升,研究分析相关患者情况及心脏团队的病例选择情况。
《IJCHeart&Vasculature》:低风险患者,SAVR与TAVR对比。30天死亡率近,三年后有别,十年时SAVR存活37%、TAVR18.2%,TAVR重复手术率低,可供治疗参考。
中国 TAVR 临床应用渐广,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研究表明,从医保角度,在外科手术中危和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中,TAVR 较 SAVR 暂不具成本效益。
本文介绍《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2024 版)》更新情况,涵盖团队构成、评估、手术过程、特殊患者管理等方面,强调规范发展,还提及围术期及远期管理重要性,助力技术造福患者。
尽管自2011年以来,美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结局有了显著改善,从2019年1月到2022年3月,经风险调整的30天死亡率略有上升。
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 2015-03-01
暂未更新 · 2018-03-20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 2018-12-30
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 · 2019-11-03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CCCP,Chinese College of Cardiovascular Physicians) · 2020-07-30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 2020-08-30
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