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临床实践指南更新:瘦型NAFLD的诊断和管理(专家评议)

2024-03-20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发表于上海

本文作为美国胃肠病学会临床实践更新,将提供“最佳实践建议”以通过循证医学途径来帮助临床医师对瘦型NAFLD进行诊断、分期和处理。

中文标题:

AGA临床实践指南更新:瘦型NAFLD的诊断和管理(专家评议)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4-03-20

简要介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被公认为是引发慢性肝病的一大主要病因,其影响了超过25%的美国以及全世界人口。每4例NAFLD患者中就有1例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可以导致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细胞癌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与患病和死亡显著相关。尽管NAFLD主要存在于肥胖和(或)2型糖尿病患者中,但据估计有7%~20%的NAFLD患者为瘦人体质。在临床评估患有遗传性疾病、脂肪代谢障碍、药物源性脂肪肝和炎症性疾病等的瘦型NAFLD患者时,临床医师所能参考的指导性意见十分有限。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为瘦型NAFLD患者的流行病学、疾病自然史、预后和死亡的特征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证据。多项研究发现,瘦型NAFL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与肝脏疾病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率相较于无NAFLD的瘦人群体均有升高。本文作为美国胃肠病学会临床实践更新,将提供“最佳实践建议”以通过循证医学途径来帮助临床医师对瘦型NAFLD进行诊断、分期和处理。

相关资料下载:
AGA临床实践指南更新:瘦型NAFLD的诊断和管理(专家评议).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Adv Sci:香港中文大学邵鹏柱团队研究首次报道游离胆固醇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损伤的机制和使用二氢丹参酮I的治疗干预

该研究发现首次报道了FC在NAFLD中的有害作用,这可能导致通过利用DhT和PPARα途径的治疗潜力来开发新的NAFLD治疗策略。

特别关注|生物钟调控的线粒体动力学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本文总结了生物钟调控的线粒体动力学在NAFLD病因学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早期防治NAFLD提供理论依据。 

专家论坛|姚树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与中医病机

本文将从遗传因素,饮食不节和氧化应激,脾胃湿热和胰岛素抵抗,湿热邪气和有机酸代谢,肠道微生态几个方面对MAFLD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专家论坛|赵文霞:中医外治疗法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机制

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中医外治法治疗NAFLD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从而为今后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Radiology:光子计数检测器CT在代谢异常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

光子计数检测器(PCD) CT的引入标志着多能CT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PCD CT中检测到的x射线光子的直接转换过程测量了每个光子的比能量,从而实现了固有的光谱分离和常规的虚拟单能图像输出。

专家论坛|胡义扬:中药有效成分及其复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现状与展望

本文就治疗NAFLD的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有效成分复方进行综述,旨在为中医药防治NAFLD提供研究思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 2017-10-0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 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