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閱讀
Adv Sci:蘇州大學嵇富海等人研究發(fā)現Igfbp2是治療反復麻醉引起的認知障礙的潛在靶點
該研究發(fā)現,反復新生兒麻醉會損害雌雄青春期小鼠的恐懼記憶,并導致室旁丘腦 (PVT) 中谷氨酸能神經元活性降低。
Adv Sci:復旦大學許蜜蝶等人研究揭示胃癌中CAF通過CCT6A驅動化療耐藥與代謝適應
該研究發(fā)現,CCT6A 是一種 CAF 衍生因子,其高表達與 GC 進展呈正相關,并在干細胞特性、化療耐藥性和糖代謝中發(fā)揮關鍵調控作用。
Adv Sci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楊寶峰/杜偉杰團隊發(fā)現“腫瘤-心臟”互作新機制
該研究發(fā)現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癌癥患者全因死亡率與心血管死亡率顯著高于非癌癥患者,提示癌癥可能影響PCI術后患者的臨床轉歸。
Adv Sci:浙江省腫瘤醫(yī)院朱驥等團隊研究發(fā)現FOXP4通過抑制鐵死亡誘導結直腸癌放射抗性
該研究旨在利用患者來源的類器官(PDOs)鑒定放射抗性基因并闡明其潛在的分子機制。
Adv Sci:中山大學譚家莉研究提出牙周病原體是引發(fā)炎癥初始誘因,雌激素缺乏加重的慢性全身炎癥是牙周炎惡化主因的觀點
該研究發(fā)現在雌激素缺乏的小鼠中,VAT中的巨噬細胞呈現促炎狀態(tài)。去除VAT可減輕OVX小鼠的牙周炎。
吳小劍/高峰/王連生團隊Adv Sci:發(fā)布首個結直腸癌CT影像大模型CRCFound,賦能多任務精準診療
該研究通過開放預訓練模型,為解決醫(yī)學影像領域標注數據稀缺問題提供了有效范式,并為全球CRC研究提供了強大的基礎工具。
Adv Sci 西安交通大學袁祖貽、李鋌團隊揭示阿司匹林通過腸道菌群-丁酸軸抑制巨噬細胞焦亡和動脈粥樣硬化新機制
這些發(fā)現為干預益生菌防治ASCVD提供新思路。?
Adv Sci:南京大學甘振繼等團隊研究揭示了PAGR1在骨骼肌適應高血糖中的作用
該研究發(fā)現,PAXIP1相關谷氨酸富集蛋白1(PAGR1)是骨骼肌中一個葡萄糖反應調節(jié)因子,其表達受高血糖誘導,并調節(jié)全身葡萄糖穩(wěn)態(tài)和肝臟代謝。
Adv Sci:山西大學李卓玉研究揭示DDX6是治療乳腺癌化學耐藥的潛在新靶點
該研究證明夫西地酸(FA)可降低ABC轉運蛋白MRP1、P-gp和BCRP的表達,促進藥物在體內蓄積,并發(fā)揮化學增敏作用。
Adv Sci:中山大學云徑平等團隊研究揭示了SNORA58作為食管鱗狀細胞癌放射抗性關鍵調控因子的作用
該研究通過snoRNA PCR芯片鑒定出ESCC中上調的snoRNA——SNORA58。
Adv Sci:北京大學周健等團隊研究揭示了ICG在肺癌手術顯像中的機制
該研究將巨噬細胞含量確定為 ICG 成像結果的關鍵預測性生物標志物,并就這種差異性提供了機制和臨床見解。
【Adv Sci】徐衛(wèi)/梁金花教授團隊發(fā)現PTPN2是ALK+ ALCL的潛在治療靶點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徐衛(wèi)/梁金花教授團隊開展研究,探討了PTPN2在ALK+ ALCL中的功能及AC484的治療潛力。
Adv Sci:南京醫(yī)科大學袁寅等團隊研究揭示HCC中ASH2L乳酸化水平及其在肝癌發(fā)生中的作用
該研究利用高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揭示了Set1/Ash2組蛋白甲基轉移酶復合物亞基 (ASH2L) 賴氨酸312乳酸化 (K312-lac) 是進一步研究的候選蛋白。
Adv Sci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唐其柱教授團隊揭示HINT3通過抑制HDAC1介導的SDHA去乙酰化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
該研究為我們理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新視角,也為尋找心肌保護的新策略指明了思路。
Adv Sci:江南大學柴高尚等團隊研究發(fā)現辣椒素通過上調PPARA-ATP6V0E1-V-ATPase通路減輕AD病理
該研究揭示辣椒素通過激活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α(PPARA/PPARα,脂質代謝的關鍵調節(jié)因子)來促進脂質代謝,并逆轉自噬-溶酶體通路缺陷,從而改善AD相關病理。
Adv Sci:河北醫(yī)科大學趙連梅/單保恩研究發(fā)現索拉非尼通過上調TRIM21抑制食管鱗癌生長
該研究發(fā)現TRIM21是一種新型的E3泛素連接酶,可靶向ID1在賴氨酸91位點進行K11連接的泛素化。
Adv Sci: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王金華等團隊研究發(fā)現抑制UBE2C可抑制乳腺癌細胞增殖并誘導其衰老
該研究發(fā)現,UBE2C在乳腺癌中顯著上調,并受FOXM1的轉錄調控。抑制UBE2C可抑制乳腺癌細胞增殖并誘導其衰老。
Adv Sci:中山大學夏建川等人研究揭示了EBV相關上皮癌中腫瘤相關中性粒細胞免疫抑制的新機制
該研究發(fā)現,在EBV相關上皮癌中,中性粒細胞的浸潤與含有顆粒酶B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s)的浸潤呈負相關。
Adv Sci:廈門大學何偉等團隊研究發(fā)現RVLu@ICG構建結直腸癌精準治療新平臺
該研究介紹了一種新型的多功能熒光納米探針RVLu@ICG,該探針在第二近紅外(NIR-II)范圍內發(fā)射。
Adv Sci:復旦大學等研究團隊揭示SLC7A11-INF2軸在卵巢癌等代謝脆弱腫瘤中的診療潛力
該研究利用 LASSO Cox 回歸構建了涵蓋 33 種癌癥類型的 DRG 評分模型,并開發(fā)了包含 DRG 評分的列線圖用于預后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