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閱讀
J Clin Psychiatry:艾司凱明鼻腔噴霧劑加口服抗抑郁劑治療耐藥性抑郁癥的安全性良好
艾司凱明鼻腔噴霧劑聯(lián)合新型口服抗抑郁劑(OAD)已批準用于治療耐治性抑郁癥(TRD),但是有研究顯示艾司凱明鼻腔噴霧劑的諸多副作用,為明確艾司凱明鼻腔噴霧劑聯(lián)合OAD治療TRD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研
J Clin Psychiatry:艾司凱明鼻腔噴霧劑可快速且有效的減輕重癥抑郁癥患者的自殺意念
重性抑郁癥是最常見的與自殺有關的精神診斷,自殺意念的出現(xiàn)與自殺未遂之間的時間往往很短,需要立即干預。最近,美國和歐盟批準了艾司凱特明鼻腔噴霧劑用于治療耐治性抑郁癥。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3期、雙
J Clin Psychiatry:早期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改善癥狀可預測AD患者神經精神癥狀的后續(xù)治療反應
本研究旨在利用干預有效性臨床抗精神病試驗-阿爾茨海默病(CATIE-AD)的數(shù)據集,確定個別癥狀的早期改善有助于隨后對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神經精神癥狀(NPSs)的治療反應。
J Clin Psychiatry:焦慮和抑郁對青少年甲狀腺功能影響幾何
編者按:雖然目前美國兒科學會指南建議初級保健機構對青少年進行焦慮與抑郁癥的基本篩查與治療,但目前仍無充分信息供兒科醫(yī)生來評估青少年焦慮和抑郁與甲狀腺疾病相關性。在這種情況下,臨床醫(yī)生通常難以確定針對焦慮及抑郁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進行合理篩查與評估的時機和特征。近期美國學者發(fā)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線索。
J Clin Psychiatry:帕利哌酮不同劑型停藥后的復發(fā)率
精神分裂癥的病情較為復雜,到目前為止,預防和延遲復發(fā)是精神分裂癥的主要目標。舊病復發(fā)對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都會產生極大的傷害。理想狀況下,精神分裂癥患者應長期接受治療,這是推遲復發(fā)的重要策略。與此同時,鑒于其他因素的考量,也有針對性和間歇性的抗精神病藥治療策略,但這種策略與復發(fā)風險的增加有關。
J Clin Psychiatry:SSRIs暴露會增加年輕患者的卒中風險
暴露于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了年齡和時間效應對暴露于SSRI的成年患者首次中風發(fā)作的風險。
J Clin Psychiatry:修正QT間隔和美沙酮劑量及孕婦及產后婦女的濃度
美沙酮,又名鹽酸美沙酮、美散痛、非那痛、阿米酮,是阿片受體激動劑,屬麻醉性鎮(zhèn)痛藥。美沙酮的化學結構不同于嗎啡,但藥理作用卻與嗎啡非常相似。其突出的特點是鎮(zhèn)痛作用強、口服有效,對阿片類毒品成癮者的戒斷癥狀抑制作用持久,反復應用持續(xù)有效,適用于成癮病人的脫毒治療。
J CLIN PSYCHIAT:睡眠剝奪有利于對抗抑郁癥
最近,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醫(yī)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了睡眠剝奪的抗抑郁作用的定量薈萃分析,以補充針對應答率的定性評價。研究人員通過PubMed和PsycINFO數(shù)據庫搜索了1974年至2016年的英文研究內容,實驗的關鍵詞是睡眠剝奪和抑郁癥。
J Consult Clin Psychol:患兒父母的教育干預的影響
近期,J Consult Clin Psychol雜志中有一篇文章,對患有哮喘或濕疹的兒童的父母進行了教育干預的研究。目的在于比較教育干預對父母的育兒能力的提升、情緒的調節(jié),對兒童情緒及行為的調節(jié)有無相關性。父母在兒童患病后的護理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直接影響到兒童的行為及康復。然而,關于父母的教育干預與慢性疾病患兒之間相關關系的研究報道較少。該研究選取了107名確診為哮喘或濕疹的兒童的父母,隨機
J Clin Psychiatry:人會“越老越開心”
(圖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一項最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隨著年紀的增大,將會變得越來越開心。因此,如果你現(xiàn)在還處于掙扎的20多歲的時候,不必擔心,生活將會變得越來越好的。 雖然此前的研究已經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大我們將會提高對生活的享受程度,但這一新的研究結果則證明了我們成年之后這種現(xiàn)象會持續(xù)地存在下去。 來自UCSD的研究者們招募了1546名年齡在21-100歲之間的
J Clin Psychiatry:看好你的貓,弓形蟲感染讓你想自殺
研究者進行了一項研究,探究通過循環(huán)中弓形蟲(T. gondii)IgG抗體識別的潛在T. gondii感染,是否與自我侵略有關。該研究安茹了1991-2008年間的358名成年人,包括間歇性爆發(fā)性(精神)障礙(IED)、非IED精神疾病(精神控制)、沒有精神疾?。ń】祵φ眨Tu估參與者的侵略、憤怒、沖動、憤怒的狀態(tài)和特點、抑郁、焦慮。以T. gondii血清反應陽性 (IgG > 12 IU
J Clin Psychiatry:癡呆患者停用膽堿酯酶抑制劑,認知和神經精神功能惡化
目的: 這項薈萃分析研究停用膽堿酯酶抑制劑(CHEI)對阿爾茨海默?。ˋD)患者的影響。數(shù)據來源:搜索MEDLINE,EMBASE,PsycINFO,Cochrane圖書館、聯(lián)合補充醫(yī)學數(shù)據庫及護理與醫(yī)療文獻累積索引中2014年3月前的電子記錄。搜索條件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和膽堿酯酶抑制劑,加上終止,停止或減量或停藥。沒有語言限制。研究選擇:根據標準規(guī)范標準(國家神經和語言障礙,卒中/阿爾茨海默病及相
J Clin Psychiatry:非致命自我傷害后自殺風險
為了研究非致命性故意自我傷害后短期內的自殺風險,以及其與并存精神疾病和自我傷害方式的關系。根據瑞典國家登記記錄設計一項34219名患者的群體研究,其中,女性占59%。這些患者在2000-2005年間因故意自我傷害入院(根據ICD-10定義)。跟蹤隨訪3-9年?;颊咦詺ⅲS訪結束。應用Cox回歸模型分析自殺風險的HR值。應用kaplan-meier生存曲線標記時間模式,分別計算每種精神疾病以及先前自
J Clin Psychiatry:藥物對于重性抑郁障認知功能的影響
在重性抑郁障礙的患者中,會經常伴隨認知功能受損,并會持續(xù)到緩解期,針對這種情況,來自杜克大學醫(yī)療中心精神與行為醫(yī)學部的Richard S. E. Keefe博士等人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的目的是評價藥物對于重性抑郁障礙認知功能的影響。 該研究為一項系統(tǒng)評估,研究納入的數(shù)據截止到2013年7月30日,數(shù)據來源于PubMed和EMBASE,研究的使用的語言為英語,內容主要是包括對于重性抑郁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