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團隊合作揭示接種不同新冠疫苗對Omicron變體突破感染的免疫反應
研究結果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即從宿主免疫反應的角度來看,Delta變體沒有與Omicron變體共同循環(huán)。
轉化醫(yī)學網 - 疫苗,免疫反應,Omicron變體 - 2022-12-24
BMJ:吃起來!全谷物可以減少慢性疾病和過早死亡風險!
研究者對通過檢索PubMed和Embase數據庫,納入報告全谷物和特定類型谷物的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總癌癥、全因死亡率和特定病因死亡率之間風險關聯(lián)的前瞻性研究,進行系統(tǒng)回顧和薈萃分析,使用隨機效應模型,計算全谷物和特定類型谷物的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總癌癥、全因死亡率和特定病因死亡率之間風險大小,以及兩者間風險的劑量-反應關系。最終納入了45項研究(64篇出版物),數據顯示,每天攝入全谷物90g(相
MedSci原創(chuàng) - 全谷物,飲食,心血管,癌癥,死亡 - 2016-06-17
Heart:復發(fā)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流行病學特征和預后
IVDU與再感染的風險增加了四倍有關,藥物治療的PVE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增加了復發(fā)的風險,但各組的院內和長期死亡率相當。
MedSci原創(chuàng) - 復發(fā),感染性心內膜炎,流行病學,預后 - 2019-10-04
NEJM:3D療法用于各型先前治療失敗的HCV感染者
Sofosbuvir–velpatasvir–voxilaprevir 治療12周可有效提高先前DAA治療失敗的各型HCV感染者的治愈率
MedSci原創(chuàng) - Sofosbuvir,Velpatasvir,voxilaprevir - 2017-06-01
解開抵抗病毒感染“超能力”的秘密
一般而言,人體感染病毒后,無論能否戰(zhàn)勝病毒,都有跡可循:在血清中會檢測到抗體----免疫系統(tǒng)與病毒斗爭的“痕跡”。
生物探索 - 先天抵抗HCV的女性干擾素基因表達增強,先天抵抗HCV的女性細胞因子產生增加 - 2022-11-11
Nat med:流感病毒感染引發(fā)新型抗原呈遞機制
當他們發(fā)現胞外的抗原在利用MHC-II進行呈遞時需要在胞內體中進行,而利用MHC-I進行呈遞時在胞漿中進行。這使得他們構建出一個長達30年的理論:凡是利用MHC-I進行呈遞的都是細胞內部的物質,而利用MHC-II進行呈遞的是胞外的物質。這一理論出現在免疫學教科書甚至一些前言的研究性論文中。
生物谷 - 流感病毒,抗原 - 2015-10-13
Intens Care Med:固定化多黏菌素B血液灌流與成年膿毒癥/感染性休克危重患者死亡率!
由此可見,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常規(guī)使用PMX-HP來治療膿毒癥或膿毒性休克患者。
MedSci原創(chuàng) - PMX-HP,膿毒癥/感染性休克,危重患者,死亡率 - 2017-12-15
J Clin Rheumatol:生物制劑治療狼瘡性腎炎的療效和安全性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多系統(tǒng)的結締組織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點是以核抗原為目標的自身抗體、緩解和發(fā)作,臨床表現、病程和預后變化很大。
MedSci原創(chuàng)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腎炎,生物制劑 - 2023-04-02
Science:植物類黃酮“聯(lián)手”腸道微生物抵御流感病毒,中草藥抗流感也許找到科學依據了!
今天,華盛頓大學醫(y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科學》雜志發(fā)表了一項重磅研究,他們發(fā)現廣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黃酮類化合物,經過腸道微生物的降解,產生的代謝物被吸收后,能夠上調I型干擾素信號通路,進而增強機體抗病毒免疫反應
奇點網 - 黃酮,微生物,腸道,流感,病毒,中草藥 - 2017-08-05
Metabolism:肺表面活性物質DMPC和PMPC降低使得肥胖患者SARS-CoV-2感染。
肺表面活性物質是脂質和蛋白質的復雜混合物,約90%為脂質,主要是磷脂酰膽堿(PCs),10%為蛋白質(質量百分比)。
MedSci原創(chuàng) - SARS-CoV-2感染 - 2022-04-24
SCI TRANS MED:病毒性HIV疫苗可持久保護免受致死病毒的傷害
許多猿猴和猿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分別為SIV和SHIV)已被用于評估HIV-1疫苗策略的功效。其中,SIVmac239被認為是最嚴格的,因為與SHIV模型不同,它的全基因組在其獼猴宿主中共同進化,其3級包膜糖蛋白(Env)特別難以中和。
MedSci原創(chuàng) - HIV,疫苗 - 2019-07-29
Metabolism:幽門螺桿菌感染與NAFLD
由此可見,幽門螺桿菌感染與中年人群中NAFLD的患病和發(fā)生風險略有增加有關。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特別是非亞洲人群的研究和機制研究,以更好地闡明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與NAFLD之間的聯(lián)系。
網絡 - 幽門螺桿菌,感染,NAFLD - 2019-05-07
科普:關于I型干擾素與感染性疾病
人體產生的已知的干擾素共有13種(小鼠中有14種)分為三大家族:I型,II型,III型。I型干擾素以IFN-α與IFN-β為主由先天性免疫細胞分泌;II型干擾素即IFN-γ,主要由活化后的T細胞分泌產生;III型干擾素為幾種IFN-λ,其已知的分布與功能都比較有限。 I型干擾素的產生:I型干擾素是參與抗病毒免疫的重要效應分子。它的產生主要由先天性免疫細胞(主要是巨噬細胞)表面或內
生物谷 - 干擾素,感染性疾病 - 2015-01-26
Nat Commun:抗藥性H7N9流感病毒有高度傳播性
新出現的H7N9流感病毒的一個突變能使其對惟一一類對該病毒有活性的藥物產生抵抗力,而不會影響其在動物中傳播的能力。發(fā)表在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一篇研究論文中的這一發(fā)現表明,與季節(jié)性流感不同的是,抗藥性H7N9病毒能夠與非抗藥性H7N9病毒同樣高效地在動物中復制。Nicole Bouvier及同事對從中國一位患者身上分離出的突變的H7N9病毒進行了分析,以了解它對藥物的
Nature中文網 - H7N9,抗藥性,高度傳播性 - 2014-01-14
Nat Commun:中和先前非 Omicron 感染的 Omicron SARS-CoV-2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SARSCoV-2)繼續(xù)進化,導致關注變種(VOC)、關注變種和監(jiān)測變種的出現。這些變體可以增加病毒傳播、免疫逃避和/或疾病嚴重程度。
MedSci原創(chuàng) - SARS-COV-2 - 2022-03-15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