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03
免疫介導的炎癥性疾病(IMIDs)包括多種疾病,每一種都代表了一種獨特的、器官特異性的或系統(tǒng)性的臨床實體。本文是對2019年JAK抑制劑使用專家共識的更新。
2025-01-02
本文主要針對ICI-AKI的初步評估和診斷、管理和免疫抑制治療以及AKI發(fā)作后ICI再挑戰(zhàn)的考慮提供臨床實踐要點。
免疫療法為一些患者提供了深度和持久的疾病控制,但許多腫瘤對單劑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治療沒有應答。在各種實體腫瘤的隨機試驗中,與腫瘤靶向或抗血管生成治療相比,與ICIs的聯(lián)合治療策略顯示出了增強
2021-12-30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的臨床應用顯著改善肝細胞癌(簡稱肝癌)病人預后。隨著ICIs在肝癌中的廣泛應用,免疫相關不良反應(irAE)越來越受到重視。肝癌復雜的疾病特征和多手段結合的治療模式對irA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的引入開啟了腫瘤治療的新紀元,免疫相關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可能會使ICIs的療效和安全性方面帶來影響。在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中,約有40%的患者會出現(xiàn)皮膚相關毒性。
2019-10-30
惡性腫瘤的免疫治療是當前腫瘤研究和治療領域的熱點,免疫檢查點分子程序性死亡受體-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1, PD-1)和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 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相關信號通路的激活可以抑制T淋巴細胞活化,腫瘤細胞通過激活該信號通路實現(xiàn)免疫逃逸。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

2025-02-20
希望對免疫相關皮膚不良反應的規(guī)范診療提供幫助,同時強調免疫相關不良反應是多器官多系統(tǒng)累及,需同時關注皮膚、心臟、肺、內分泌和消化系統(tǒng)等損傷。
2021-04-20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肺癌最常見的病理類型。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是惡性腫瘤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但由于其作用機制使然,出現(xiàn)了假性進展、超進展等特殊腫瘤應答模式,對臨床治療決策和療效評價帶來了困難與挑戰(zhàn)。2017年,歐洲核醫(yī)學年會根據(jù)已公布
2019-10-30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可引起神經系統(tǒng)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在0.1%-12%,80%發(fā)生在應用前4個月內??梢砸鹕窠浵到y(tǒng)各部位的病變,包括無菌性腦膜炎,腦膜腦炎,壞死性腦炎,腦干腦炎,橫貫性脊髓炎等中樞神經系統(tǒng)病變,也可引起顱神經周圍神經病、多灶性神經根神經病、格林巴利綜合征、脊神經根神經病、重癥肌無力、肌病等周圍神經病變。對于神經系
2025-06-08
本文綜述了關于ICIs治療患者高血糖原因的現(xiàn)有文獻和專家管理指南,并提供了專家多學科建議的最新綜合意見。
2024-12-31
由于當前指南在對于由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引起的以肝硬化為主要表現(xiàn)的肝毒性的認知上存在不足,隨著研究的深入和臨床經驗的積累,指南需不斷更新和完善。
2024-07-02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通過阻斷免疫檢查點信號傳遞解除免疫抑制,恢復T細胞功能,從而有效激活免疫系統(tǒng)并產生抗腫瘤免疫應答殺傷腫瘤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