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骨折臨床治療不足,美國骨骼和礦物質研究學會(ASBMR)建立了多利益相關聯(lián)盟,針對65歲及以上的髖部或脊柱骨折患者二次骨折的預防提供最佳指導建議。
2018年12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發(fā)布了應用子宮收縮劑預防產后出血建議,文章的主要目標是為減少產后出血的發(fā)生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提供基礎指導。產后出血比較常見,本文主要針對應用子宮收縮肌預防產后出血提供指導建議。
2018年11月,美國預防醫(yī)學工作組(USPSTF)發(fā)布了預防兒童虐待的干預措施建議,本文是對2013年USPSTF基層醫(yī)療干預措施預防兒童虐待建議的更新,USPSTF指出目前證據不足以評估兒童初級保健干預措施預防兒童虐待的風險和獲益。
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病因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黃曲霉毒素,藍藻毒素和多種可干預的個體行為方式在肝癌發(fā)生發(fā)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實施肝癌病因的一級預防措施是在我國降低其疾病負擔的重要途徑。根據我國肝癌的流行病學特征,依據在我國人群中開展并獲得的肝癌一級預防證據,共識探討了乙肝疫苗接種,包括針對不同HBV 感染狀態(tài)母親的新生兒及兒童的乙肝疫苗接種程序;慢性乙型、
2018年6月,美國預防醫(yī)學工作組(USPSTF)發(fā)布了關于篩查骨質疏松預防骨折的建議聲明,該建議聲明是對2011年骨質疏松篩查建議的更新,USPSTF建議對年齡大于等于65歲人群通過骨測量試驗篩查骨質疏松進而預防骨折的發(fā)生。
2018-06-02
乳癌是香港婦女中最常見的癌癥,構成嚴重的醫(yī)療負擔。癌癥事務統(tǒng)籌委員會于2002年成立「癌癥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專家工作小組),負責檢視和評估本港及國際間的科學證據,并就癌癥預防及普查方式制定建議。專家工作小組在檢視本地流行病學、國際及本港的最新科學證據及普查做法后,認為目前仍未能肯定全民乳房X光造影普查是否對一般風險的無癥狀的本地婦女利多于弊。該小組認為目前并沒有足夠科學證據支持或反對為本港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指導圍手術期團隊成員實施預防靜脈血栓栓塞方案的措施,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機械預防和藥物預防以及深靜脈血栓形成并發(fā)癥肺栓塞的預防。
2017-12-30
該文針對預防非戰(zhàn)傷所致的創(chuàng)傷性感染,如與農業(yè)生產相關的切割傷、碾壓傷等皮膚軟組織損傷,與創(chuàng)傷相關的開放性骨折、顱腦損傷、腹部創(chuàng)傷等。除動物咬傷感染外,不涉及創(chuàng)傷感染的抗菌藥物治療使用。提出創(chuàng)傷后3 h內是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黃金時間”,針對創(chuàng)傷路徑可能的污染菌,選擇適當的單一品種,避免不必要的聯(lián)合使用,嚴格控制氟喹諾酮類藥物作為外科預防用藥,預防用藥時間一般不超過3 d。
2017-10-20
腦血管病是嚴重威脅中老年人健康及生命的主要疾病,我國腦血管病近年在全死因順位中已上升為第一位,1990至2013年,我國因腦卒中死亡導致生命年損失(years of life lost,YLLs)居首位的省從16個上升至27個。因此,加強一級預防降低腦卒中發(fā)病率,是減輕其疾病負擔的基本策略。近年來我國腦卒中(急性腦血管病)的防治工作受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提出了"關口前移"的預防策略,但我國
2017年4月,國家骨質疏松指南組(英國)(NOGG)更新發(fā)布了骨質疏松的預防和治療指南,主要目的是為絕經后女性以及年齡大于50歲的男性骨質疏松以及脆性骨折的預防和管理提供指導。
2017-04-12
旅行者腹瀉是全球范圍內持續(xù)存在的問題,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為旅行者腹瀉的臨床管理提供循證指導建議,建議內容涉及相關定義,預防,輕、中、重度旅行者腹瀉的治療,隨訪以及診斷測試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