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30
該文針對預防非戰(zhàn)傷所致的創(chuàng)傷性感染,如與農業(yè)生產相關的切割傷、碾壓傷等皮膚軟組織損傷,與創(chuàng)傷相關的開放性骨折、顱腦損傷、腹部創(chuàng)傷等。除動物咬傷感染外,不涉及創(chuàng)傷感染的抗菌藥物治療使用。提出創(chuàng)傷后3 h內是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黃金時間”,針對創(chuàng)傷路徑可能的污染菌,選擇適當的單一品種,避免不必要的聯合使用,嚴格控制氟喹諾酮類藥物作為外科預防用藥,預防用藥時間一般不超過3 d。
2022-09-28
手術后感染導致所有年齡組人群顯著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無菌技術、抗生素預防以及術后傷口護理均有助于減少手術部位感染。本文主要針對兒童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提供指導建議。
2016-10-15
抗菌藥物的應用包括預防性和治療性應用,其中預防性應用是預防特定病原菌所致或特定人群可能發(fā)生的感染,用于尚無細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2025-05-27
本共識為不同侵入性診療操作場景下抗菌藥物預防使用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有助于提高抗菌藥物的使用合理性、減少細菌耐藥的發(fā)生,同時可能有助于提高侵入性診療操作的安全性,改善患者預后。?
2019-11-02
菌血癥和其他侵襲性細菌感染在接受強化化療以及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兒童患者中非常常見,系統(tǒng)性抗菌預防可減少這些感染風險。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針對兒童腫瘤和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抗菌預防管理提供指導意見。
2019-08-30
目前,國內關于人工流產手術是否應使用抗菌藥物以及如何應用尚有爭議,缺乏規(guī)范化。中華婦產科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基于我國的具體情況,結合國內外的相關規(guī)范和研究進展,制定“人工流產手術預防性抗菌藥物應用的中國專家共識”,供臨床參考。本共識適用于人工流產負壓吸引術及鉗刮術。

2023-06-15
普外科Ⅰ類手術術后手術部位感染率較低,局部聯合靜脈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切口局部帶菌率降低,但對手術部位感染率無明顯影響。
在自我識別為青霉素過敏的患者中,IgE 介導的過敏的真實患病率低于 1%,據報道,在這些患者中,多達 10% 的患者對第一代和第二代頭孢菌素產生了青霉素和頭孢菌素之間的交叉反應,例如如頭孢呋辛。缺乏證
成人惡性腫瘤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fā)熱抗菌藥物預防和門診管理臨床指南,旨在為門診中的成人惡性腫瘤中粒缺伴發(fā)熱患者提供抗菌藥物預防治療方案。PurposeTo provide guidelines on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for adult neutropenic oncology outpatients and on selection and treatment

2024-04-25
本文結合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對該指南進行解讀,以期減少MDR-GNB 定植患者手術部位感染的發(fā)生,使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