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下載指南 最新發(fā)布 最多下載
共查詢到137條結果
2014 美國免疫缺陷基金會:免疫缺陷患者及其接觸者接種活病毒細菌疫苗推薦意見 其它

The present uncertainty of which live viral or bacterialvaccinescan be given to immunodeficient patients and the growing neglect of societal adherence to routine immunizations has prompted the Medical

出生缺陷防控健康教育專家共識 共識 其它

2022-03-01

暫無更新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婦女兒童健康事業(yè)發(fā)展,近年來隨著母嬰安全保障措施的開展,孕產婦死亡率和兒童死亡率逐步降低。然而,出生缺陷仍是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和社會問題,出生缺陷不僅影響兒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而且影響

2025 WHO:出生缺陷監(jiān)測數字適配工具包 指南 其它

先天性異常,又稱出生缺陷,是指出生時即存在的結構性或功能性異常(包括代謝紊亂)。開展出生缺陷監(jiān)測對各國至關重要,有助于確定防控重點、制定規(guī)劃并提供預防、治療及支持服務。

出生缺陷預防的倫理指導原則專家建議 指南 其它

2022-10-01

暫無更新

出生缺陷預防的倫理指導原則專家建議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神經治療:綜述 共識 其它

2021-08-21

暫無更新

本文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神經治療研究進展進行綜述。腦電圖-神經反饋的測試已經進行了大約45年,最新的隨機

2017 ACOG實踐簡報:神經管缺陷(No.187) 其它

2017年12月,美國婦產科醫(yī)師學會(ACOG)發(fā)布了關于神經管缺陷的實踐指南,用以替代2003年發(fā)布的第44號文件。神經管缺陷是先天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脊柱結構異常,本文主要診斷補充葉酸的方法,母親血清α-胎甲球蛋白檢測和超聲篩查神經管缺陷,神經管缺陷的管理等內容提出指導建議。

2024 中國指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的診斷和治療(英文版) 指南 其它

新版還增加了關于“不完全免疫重建”的新章節(jié),首次提出了“艾滋病毒易感人群”的概念,并就其診斷和治療提出了建議。

2025 SASOP/PsychMg 指南: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指南 其它

2025-02-25

暫無更新

這些指南并非旨在全面回顧與注意力缺陷 / 多動障礙(ADHD)相關的所有文獻,而是著眼于提供一套貼合南非實際情況的診斷和治療指南。它們應與其他國際指南結合使用。

AMSSM立場聲明: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運動員 共識 其它

美國醫(yī)學會運動醫(yī)學學會對患有多動障礙的運動員發(fā)布立場聲明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執(zhí)行功能的評估與干預 共識 其它

ADHD兒童認知障礙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執(zhí)行功能損害,涉及包括前額葉皮層在內的特定腦區(qū)域及多層級腦網絡異常。執(zhí)行功能按照功能性分為冷-熱兩方面:冷執(zhí)行功能損害主要表現于反應抑制、工作記憶以及認知靈活性等;

2022 UKAAN共識聲明:大學生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共識 其它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A)與不良教育結局相關,可能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幸福感以及深灰經濟結果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關于大學生ADHA的心理健康服務往往不足,本文主要介紹了ADHA對于大學生教育結局的

2021 歐洲專家共識:一線BRCA/同源重組缺陷檢測 共識 其它

HRR缺陷的卵巢癌通常對于PARP抑制劑敏感,本文推薦了一系列基因檢測的方法,以確定卵巢癌對于PARP抑制劑敏感性的預測因子,并確定遺傳易感性。

同源重組修復缺陷臨床檢測與應用專家共識(2021版) 其它

隨著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劑在臨床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腫瘤患者從其治療中獲益。

圍受孕期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指南(2017) 其它

為了解答婦幼保健人員和公眾在增補葉酸預防NTDs方面存在的疑問,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出生缺陷防治與分子遺傳分會組成圍受孕期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工作組,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是在充分復習國內外文獻,參考其他國家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指南或建議,并結合NTDs在中國的分布特點、居民膳食葉酸攝人情況及血液葉酸水平等因素后制定的。

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抗感染治療與預防專家共識 其它

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PID)典型臨床表現為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炎癥性疾病和腫瘤易感性增高,兒童期以感染為突出表現,常表現為反復、嚴重、持續(xù)性或條件致病菌感染。PID合并感染是臨床的棘手問題,癥狀和體征不典型、病原菌和感染灶常難以確定、感染死亡率極高,給臨床治療帶來困難。PID患兒急性感染期必須及時給予經驗性抗感染治療,部分PID患兒尚需積極采取

共137條頁碼: 1/10頁15條/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