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0
75 歲以上(≥ 75 歲)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fā)人群,且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呈顯著增加趨勢。約1/3 罹患心肌梗死和2/3 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過75 歲。制訂《75 歲以上老年抗栓治療專家共識》,旨在通過總結臨床研究結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風險評分系統,提出適合我國75 歲以上高齡患者的評價體系和抗栓建議。
2017-03-30
衰弱是人體內多個系統生理功能和儲備的進行性下降,不僅可使老人面對應激時的脆性增加、發(fā)生失能、功能下降、住院和死亡的風險增加,還可導致老年人對長期照護的需求和醫(yī)療費用增加口 。如能早期識別衰弱并給予相應的處理,可減少失能、降低照護機構的人住率、長期照護的需求和醫(yī)療/社會的花費,衰弱前期可被逆轉至健康狀態(tài),一些衰弱狀態(tài)也可被逆轉至衰弱前期。但目前的證據表明,僅通過處理傳統的慢性疾病并不能克服衰弱,必須
2016-07-30
為更好地規(guī)范高齡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提高臨床診治水平,中華醫(yī)學會老年醫(yī)學分會組織國內專家就高齡老年冠心病常見類型穩(wěn)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的臨床特點、風險評估及處理原則制定以下共識,供臨床醫(yī)生參考。

2024-09-19
經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研究中心組織部分專家共同商議,遴選出我國骨科醫(yī)師最為關注的7個問題,在檢索國內外文獻基礎上,最終形成了相關推薦意見,供廣大創(chuàng)傷骨科醫(yī)師在臨床工作中參考和應用。
2024-08-28
本文在充分研讀指南基礎上,結合該領域已發(fā)表相關文獻,對鎖骨骨折臨床治療展開論述,總結鎖骨骨折治療進展和最新診療要點,以期提高臨床治療預后。
2024-07-25
總結的閉合性骨折患者外固定架針道感染預防護理的證據內容全面,臨床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推動針道護理的循證證據向臨床實踐轉化,降低閉合性骨折外固定架固定術后患者發(fā)生針道感染的概率。
2024-07-04
本文在充分研讀指南基礎上,結合本領域已發(fā)表相關文獻,對鎖骨骨折臨床治療展開論述,總結鎖骨骨折治療進展和最新診療要點,以期提高臨床治療預后。
2024-01-20
指南包含4項建議和10項可選事宜,為骨科醫(yī)生和相關從業(yè)人員提供鎖骨骨折的治療依據。本文對其進行簡要解讀,以便幫助從事于骨創(chuàng)傷相關臨床工作人員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指南中的內容。
2022-06-25
將術后康復鍛煉的最佳證據總結干預應用于盆骨骨折患者護理中,可顯著提升患者康復鍛煉依從性及康復有效率,降低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2020-10-30
ERAS理念的引入,可以為脛骨平臺骨折的診治提供更全面的平臺,也為診療方法的選擇和優(yōu)化提供了更為明確的導向和標準。因此,經全國創(chuàng)傷骨科專家代表討論,在循證醫(yī)學基礎上,以ERAS理念為指導,特制定本共識
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增加,盡管這些患者的骨密度(BMDs)并未一直降低。本文主要由35位中國專家共識商討制定,為糖尿病患者骨折的風險的管理提供指導建議。